管理及管理咨询的发展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我常常间歇性地在想当前大环境下企业对管理的需求将会是怎样的走向?尤其是自己从事了十多年的管理咨询行业到底是江河日下,还是更有希望?我思考的结论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面向未来,企业对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及有效性的需求将会日趋高涨,这进一步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类似地,企业对管理咨询的需求将进一步高涨,但是对管理咨询顾问综合素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行业的很多企业经营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不少企业的经营情况一日不如一日,但不少企业仍在“硬撑着”……这样一来,尽管我们看到的是企业经营情况很不理想,但在企业内部却暴露了非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诸如人浮于事、职责不明、多头领导、部门深井、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一切向“钱”看的企业文化、流程混乱等无处不在。

实际上,大多数企业并非最近才存在或这样或那样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说基本都是“久病缠身”,只是过去经营情况比较理想,掩盖了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最近几年,我一直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智力密集型企业,在外界看来应该是管理很完善的,实际上,当我们近距离接触后,发现他们中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都非常粗放,他们中很多单位仍在沿用90年代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倒并不是因为当时制定的制度有多好,能管30年,而是过去30年他们几乎都处于高速快速发展阶段,根本无暇关注管理制度的优化,对管理的要求基本就是“能用就行”,实在不能用,有问题了就用“钱”解决——事实上,这一招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

举个常见的例子,我服务的不少企业到今天为止,很多企业内部根本没有绩效管理体系,仅是有“业绩统计”,每到年末,公司会统筹统计各业务部门、各生产人员的“产值”,然后按比例算一下对应发的绩效(奖金),对于那些非直接产生产值的员工,通常的做法就是设一个与生产人员挂钩的“奖金系数”,一波操作下来,一年的绩效管理就翻篇,年复一年重复……这样的制度很粗放,但在过去整体经营情况连年高涨的情况下,也很是有效,直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均高产值之最。但是这样的管理制度下,企业一旦停止快速增长,就会发现哪儿哪儿都是问题

所以,在我看来,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环境的背景下,企业更重视经营,且不少企业经营情况大多情况下处于高速快速增长态势,忽略“管理”是顺其自然的选择,面向未来,增长滞缓或“原地踏步”甚至负增长时,企业更应该也更需要优化和掌握各项管理套路,向“管理”要效益将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样一来,企业内部各层级管理者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压力,事实上,最近我所到之处,很多管理者都表示压力山大,各项工作都不似之前那么“得心应手”了。过去“重经营,轻管理”的环境下,尽管管理者并不受“重视”,但实际上,也不被寄予什么大的期待和压力——因为没有什么是经营业绩好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因此,不同层级管理者能力的提升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及管理者需要不断投资的方向。实际上,不少企业过去是觉得某位员工技术、生产能力退化了,或者到一定年龄了,想要稍微“轻松点”,就给安排个管理岗位的……

第二个问题,据我所知,今年开年以来,很多咨询公司业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不少咨询公司的咨询人员处于一种“闲时”状态,我和我的一些从事管理咨询的朋友,以及我现在一些同事偶尔聊到管理咨询行业未来的发展情况,有一次,我们讨论到了这样一个类比。

企业对管理咨询的需求,就像一个(看上去)健康的成年人对体检的需求,通常成年人40岁之前都是由公司安排体检的,比如,我知道很多公司给40岁之前的员工是每年安排一次体检,40岁之后的员工是每年安排两次体检。同时,据我的观察,40岁之前的员工在例行公司安排的体检时,通常不会加项目,但是40岁之后的员工去体检时,通常会主动加很多项目……

类似地,过去40年,随着大环境的一路向上,很多企业也是水涨船高,很多企业及其负责人会时不时总结自身成功的经验,这些总结各有各的特点,但一个共同的点都是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也就是张瑞敏总结的“没有优秀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以,过去很多企业请管理咨询公司有一半都是在做“锦上添花”的事,还有四分之一是因为有“管理咨询”的预算,要将其花掉,当然,还有约四分之一是“真需求”,所以,过去管理咨询行业也算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非常典型的行业之一。

未来,企业对管理咨询的需求将进一步强化,但大多数的需求将由过去的“锦上添花”衍变为“雪中送炭”,企业需要的将不仅是观念、思维层面的,更不是“虚头八脑”的概念,他们将更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咨询。我个人判断,未来,企业对咨询的需求将更倾向于内部运营管理等方面,同时,并购重组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这就对管理咨询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我近两年在项目现场的经验来看,客户对管理顾问的要求由过去“搜索引擎”转变为“百科全书”,过去,客户提出一些问题,客户允许我们“回去研究研究”再给他们更系统、全面的答案,现在,客户提出一些问题后,希望我们能够马上给出关键答案,而且要给出确定的、不模棱两可的答案。实际上,这也是近两年来,管理咨询从业者在项目中感到越来越吃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前,在管理咨询行业也存在一种现象(可能很多企业都存在这一现象),项目做得不怎么样,但是酒量很好,通常是在“里程碑”时和和客户喝一顿大酒,项目成果也就过去了(该回的款也就回来了),我甚至碰到有些客户和我讲,以前我们请咨询公司方案一做完,就放抽屉里了,尽管我们觉得你们的方案都蛮好,但是我们即便不用你们的方案,公司还是“蒸蒸日上”,所以根本没有“折腾”的动力以及压力,有个方案主要的功能是应对上面检查,以及“交个朋友”。

所以,当企业对管理咨询的要求越来越“务实”的时候,管理咨询从业者也势必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但是,在我看来也是行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的机会。最后,对于行业内的从业者,有两点共勉,一是对行业的未来要有信心,二是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管理培训师、商业作者。专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著有《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