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精神(拆書稿)

圖書信息

《中國文化的精神》,作者:許倬雲,2018年11月第1版,2021年1月第5次印刷,九州出版社,ISBN 978-7-5108-6101-7,上架建議:歷史、文化。

閱讀感受

第一次看見這本書是在新華書店。隨手翻看了十頁的《導讀》部分,就果斷掏了腰包。不知道撰寫《導讀》部分的許紀霖是何方人也,更不知道本書作者許倬雲是誰,僅僅是被《導讀》中的文字簡單吸引罷了。

這本書總頁數280頁,不算厚,但若要讀懂,還是要燒燒腦的——集合了宗教、歷史、文學等,通讀一遍後,再次整理讀書筆記時,又簡單回憶了每一章的主要內容,才梳理出還算像樣的讀書筆記。書中所述,需要仔細回味,才漸漸明白作者其用意。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華夏文明需要炎黃子孫好好發揚光大。中國國學魅力無窮,要靜下心來去體會她的美。

我來拆書

每一本書的寫作立意,都要有寫作思路,也就是寫作主線,而小說的寫作不僅僅限於一條主線,兩條或兩條以上主線交叉,作品纔會更加豐盈,有了矛盾衝突,人物的描寫刻畫才更加立體生動。

《中國文化的精神》當然不是小說,但由於是集合了宗教、歷史、文學等多領域的背景知識,若寫作主線不明確,那麼就會造成冗長繁複的絮絮叨叨,280頁不會交代清楚寫作用意。顯然,主線就藏在《導讀》部分。

《中國文化的精神》寫作主線:借用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這一概念,全書按照血緣——信緣——地緣這條線索寫作。

中國的社會結構是差序格局。

人們依據血緣關係組建家庭,依照血緣的親疏遠近進一步形成家族。基於共同的信仰,家族與家族之間又組成宗族團體,多個宗族團體漸漸形成鄉鎮、城市,於是就產生了地緣。若有死去之人,家族中的成員仍會繼續交往相處,並不受其影響,進而鞏固了一方水土的信緣和地緣,社會結構也會穩定持久。

之所以會有差序格局的社會結構,原因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即儒、佛、道三合一而形成的中國人的宇宙觀和生死觀。

中國文化以人爲本,人與天、地是統一的,而宇宙是變化的,所以,中國文化講究的就是“平衡”二字——人自身內外要平衡,人與人之間要互助互補,人與自然要和諧。正是我們的文化根基傳遞着“平衡”的理念,中國人看待生和死的問題,也就有了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死輪迴的生死觀。儒、佛、道反映的也是我們看待人和事是辯證的、發展的、變化的思維模式。

解讀讀書筆記

爲了避免給讀者帶來突兀和枯燥的感受,本書作者在《第一章 時空中的生活美學》中寫到了我們最熟悉的中國陰陽曆法和朗朗上口的二十四節氣,並引用了古代詩詞歌賦、列舉了名家畫作,這些都體現了中國文化融入民間民俗生活,華夏文明是以農業生產爲基礎的文明系統。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說,以及中醫所講的“精、氣、神”,還有民間傳說的蛇精狐仙等等,都是中國人民俗生活中最熟悉的,也因此,中國人的宇宙觀是從無生有的自然演生觀,這是中國文化的特色。

《第二章 天地人神的世界》交代了中國文化的根基,那麼《第三章 神鬼故事的傳說》就是中國文化的橫向延展。這一章的內容依然是我們老百姓熟悉的古代神話傳說,甚至是幾歲的小孩子也能娓娓道來,可見這些神話傳說深入民心。

《第四章 多元互動的秩序》的內容可以視爲是中國文化的縱向延伸。中國文化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喜歡爲事物分類,特別是以數字分類,例如“五行”、四季、三辰,其中“五行”是應用最廣泛的分類法,它見諸於中醫藥療、烹飪、鍼灸等方方面面。

以上所有,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多元互動互補的局面,再結合中國人的宇宙觀,中國傳統經典《易經》和後世對於《易經》的理解和補充,及堪輿之學和奇門遁甲之學,構建了中國人自己的宇宙模式——數字與圖形組織的巨大系統,且這個系統是變化的,系統中的各元素是互動平衡、和諧共生的。這也爲儒、佛、道的合一奠定了基礎。

有了宇宙觀,人類自然會思考生和死的問題。與西方文化不同,以中國爲代表的東方文化認爲生是死,死是生,生死有輪迴之說,而西方文化中,以基督教爲例,認爲生就是生,死就是死。

中國人的祭祀/喪葬形式體現了對於死去的人有“魂魄”的觀念,這種“不朽”的觀念同樣也體現在儒家和佛教中,因此,中國宗教信仰的兩套主題:神祇和祖靈,應運而生。這樣的信仰輾轉在民間,在由血緣關係組成的家族、宗族,即親緣系統中流轉,構成了信緣,地緣也就產生了,隨之有了鄉鎮、城市,“同胞”的觀念和炎黃子孫就出現在了中國文化中。

無論哪種宗教信仰,人類的宗教情緒是敬畏。中國人對於自然力敬畏,形成了神祇系統;對於死者尤其是祖先產生了崇拜,形成了祖靈崇拜。由於敬畏,民間民俗中傳說的衆神,成了守護人間的神。《第七章 守護人間的衆神》中,以無錫和臺灣爲例,列舉了很多神和仙,讀起來一點兒不枯燥。

至此,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由神聖轉化爲凡俗,宗教情緒已融入日常生活中。

《第八章 世俗化的宗教》,儒、佛、道在這一章中合而爲一。儒家文化爲中國文化中最主要的思想系統——慎終追遠,崇功報德,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宇宙觀這個大系統中的所有元素經過千年的洗禮,與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逐漸形成了今天所見到的儒、佛、道三合一的華夏文明。

作者在第八章陳述中,以臺灣爲例,列舉了當地知名的宗教團體,同時簡要生動的描述了佛教和道教在中國是如何傳入興起、發展分派的。

《第九章 共生共存的人際網絡》這一章顯然是差序格局這個名詞的具體解釋,作者以祖籍地無錫爲例,說明了構建中國社會結構的差序格局,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中“推己及人”的思想。中國文化是具有超越性價值的,可以擴充成爲人類社會的普世價值。

《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演義》、《西遊記》,這四部古典名著,在《第十章 小說傳達的境界》中,作者從儒、佛、道的角度闡釋說明,傳遞給讀者這樣的信息——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分爲二、辯證的看待名著,就能體會其中更深刻的道理,重新建構認知體系,會顛覆三觀,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不過,作者用這四部名著舉例,最終說明的是中國文化——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已滲透在民間,這就是神聖融入了凡俗,凡俗昇華爲了神聖。

在《後言 中國文化的新生》中,作者許倬雲先生再次總結梳理了本書的脈絡內容,並再次總結了四部名著的不朽價值,體現了作者本人對於中國文化的深深喜愛,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對青年一代深深的希望。

西方文明作爲主宰,統領世界百餘年的時間,中國——大國之崛起,中國文化、華夏文明在這個特別的時代,不能被棄之在默默無聞的角落。在西方文明的影響下,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難免在巨大的思潮碰撞下被“西化”,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傳統文化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要時刻被記起,中國人不該忘本。

許倬雲,江蘇省無錫市人,1930年7月出生,匹茲堡榮休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53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史學系,1956年獲文科碩士學位,後入芝加哥大學進修,1962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獲人文科學哲學博士學位。

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等職,1970年赴美,任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教授、校聘教授。1986年當選爲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九十年代以來,許倬雲先後被聘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夏威夷大學講座教授、杜克大學講座教授、匹茲堡大學歷史系退休名譽教授等職。1980年當選爲臺灣中研院院士。

後記

人,都愛鑽牛角尖。人,都有憂鬱煩愁的時候,都有爲昨天抑鬱,爲未來焦慮,當下又彷徨的時候。這是人性。

但若是研究一下中國文化,試着參透儒、佛、道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學會辯證的看待人和事的思維模式,學會用發展變化的視角思考問題,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而學習儒、佛、道,並不是去迷信,更不是強迫自己非要有什麼宗教信仰。但,自身認知系統的廣袤寬闊,看到的天空都比別人看見的大好多,這是真的。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是最近的新聞熱議。中國的外交政策是不選邊站隊,即凡事都講究個原委。西方世界對此很不理解——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凡事都是非黑即白啊。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平衡”二字很重要,凡事都有兩面性,並不是絕對的對或者絕對的錯。可這一點,人家就是不理解啊。

瞧,中國文化,多麼博大精深啊。一本書看完,是不是也悟出一些道理呢?

凡事不設限,不框定,留個門,留扇窗,說不定透進來的陽光就會照亮內心的黑暗,一切光明瞭呢。

聲明:文章和思維導圖爲作者“追陽葵花”原創,未經允許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