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型人格和安全感@三七寫作營


想起了一本早前的小說,張小嫺的《麪包樹上的女人》。

小說的主人公程韻,是一個既想要愛情又想要麪包的女人。

麪包,其實就是安全感的隱喻。

可惜這個願望,在她最愛的男人林方文身上,始終無法實現。

林方文才華橫溢,他愛程韻,卻也會爲了尋找創作靈感而去體驗不同的感情。

兩個人之間磕磕碰碰,相戀,分手,和好,再分手。

程韻說:我的不治之症是愛着一個不能給我半點安全感的人。

後來她遇到了很多能給她安全感的男人,奇怪的是,每一段感情都沒走到最後。

兜兜轉轉,她終於明白,歸宿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張小嫺說:“每個人都想要安全感,都用各種方法想要得到安全感,可無論我們多麼努力,無論我們擁有多少,到頭來還是覺得沒有安全感。

惟有當你認清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事實,你才明白,

安全感從來無法外求,也從來不在這世界以外,它是你內心世界的平安。”

在心理學上,安全感其實就是安全型依戀。

心理學研究發現,安全感和嬰兒依戀有關。

嬰兒對母親的依戀分爲三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矛盾型。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是天使寶寶,信任別人,長大後也容易建立親密關係。

迴避型與矛盾型的孩子,在親密關係中呈現出更多的不安、退縮與疑慮。安全感還與人格成長有關。

有些成年人的人格中,仍然保留着一些嬰兒的心理殘餘。

當他們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時,內心會退行成一個嬰兒,視另一半爲母親,渴望有一段母嬰般高度融合、共生的關係。他們將安全感完全置放在另一個人身上,無法忍受分離。

如同開頭講到的女生,沒辦法接受男友遲迴信息、不接電話、約會遲到等,是因爲她渴望和男友彼此之間能融爲一體,達到母嬰般共生的關係。

然而,我們都不是嬰兒了,這種渴望註定要落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