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柱山,嚮往人生的N種模樣

說起天柱山,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以爲是安徽省的天柱山景區。確實,中國之大,同名的城鎮、村莊、街道不知有多少。鄉鎮和景區同名也就不足爲奇了。

據百度百科介紹:天柱山鄉,隸屬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地處縣境西南,東緣以烏峯間、高橋洞、白石岡連成一線與武夷山鎮爲界,南緣以尖峯頂、嶺上岑、篁碧嶺爲一線與篁碧畲族鄉爲界,西以毛慄岡諸山與陳坊鄉、太源畲族鄉爲界,西偏南以雲霽關、馬鈴關諸峯爲分水嶺與福建省司前鄉毗鄰,北以葛仙山高坡嶺爲線與葛仙山鄉爲界。從市區驅車前往,百餘分鐘即可抵達。

聽說該鄉疊石村有一個叫老人塢的古村落,我們首選那裏爲第一站。時爲傍晚,夕陽斜照下的村莊籠罩在一片金色朦朧之中,裊裊炊煙蔓延至山頂與空中雲霞和諧交融,妥妥一幅寫意唯美的水墨卷軸。路旁田地裏不斷響起的陣陣蛙聲更襯托出這裏的古樸與寧靜。

我們緩緩而行,一路上果真見到好幾位年過八十的老者。有坐在門口抽着菸斗的老頭,也有在水池邊洗刷碗筷的阿婆。無一例外地,他們都眼睛明亮,精神矍鑠。聽說我們要給他們拍照,他們立馬露出了孩童般羞赧的笑容,同時還醞釀着畢恭畢敬的站姿。從廚房出來的阿婆揩乾淨自己的雙手後,還想順勢解去腰上的圍裙……

一個小小的舉動讓我們大家都笑了。我們原本想要探訪他們的長壽是否有什麼祕密,卻在無意間發現了他們身上暗藏着的那份可愛至極的童真。長壽哪有什麼祕籍,除去自然山水的環境滋養,每日三餐的膳食合理,我想最主要的還是在於人心的豁達通明與赤誠如一吧。

那一刻,我好想自己也是老人塢的一員。我向往這樣的生活:在這世外桃源般的村莊一隅,於每一個朝霞瀰漫的清晨或雲彩絢麗的黃昏,提着竹籃或擔着水桶,走進自家的菜園,採摘、澆灌那些茄子辣椒冬瓜南瓜……看它們肆意生長,開多豔的花,結多大的果,都隨自個兒樂意。

如果說不失本真是做人的至高境界,那麼心懷熱愛就一定有趣靈魂的練成術。

天柱山鄉漿源村的一座山坡上,六十多歲的鄭樂榮已經在這裏養了十幾年的蜜蜂。其實養蜂在整個村子裏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從一兩箱到數十箱不等,我們隨時都能在村民的屋檐下或後院裏,大樹底或溪流邊看到擺放規整的蜂箱。蜂養得少的人家所割的蜜僅供自家食用,蜂養得多的人家則以出售蜂蜜爲業,用來維持生計。在天柱山,蜂蜜是與茶葉齊名的農產品之一。

鄭樂榮的特別在於他養的蜂足有五十箱,顯然是算數量多的。但他卻不賣蜜於他人,除了贈送一些給親朋好友,剩餘的全部留給自己服用,他的身體也因爲常年喝蜂蜜而越來越健康。他不是本地人,租住在村民家,就是爲了一年中的那麼幾個月,方便來山坡上照料他的蜜蜂們。精心選址,不計成本,還帶着妻子一起上山投入其中,十幾年持續不斷,如此這般究竟是爲了什麼?“因爲他喜歡!”隨行鄉幹部的一句話簡短有力卻道出了其中的奧祕與真諦。是的,鄭樂榮喜歡養蜂,也熱愛天柱山這片土地。

他因年輕時的下放結緣此地,後來又被安排在鉛山縣汽車運輸公司當司機,專門跑這條線路,年月逐增,他對這裏鄉民與事物的情感也愈加深厚。隨着兒女們成家,事業發達。鄭樂榮全然沒了後顧之憂,一頭扎進自己喜歡的事中,從此樂不思蜀。

哲學家周國平曾說幸福就是和喜歡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無疑,鄭樂榮是幸福的,正如名字裏的“樂、榮”二字,他活得快樂且光榮。他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也活成了我們的榜樣。

那一刻,我好想做他蜂箱裏的一隻蜂。以自己的勤勞爲他這樣的主人釀造更多的甜蜜。我也向往他這樣的生活:不被任何俗世牽絆,爲了自己所愛,能隨心所願地行走與停留。盡情看看這世間的風景,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或描摹、或記錄。

在鄭樂榮的養蜂基地,我們感受到了一個人的清歡。轉身來到佛寨村的一家糉葉加工廠,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又是一羣人的熱火朝天。正值山裏野生糉葉成熟之季,加工廠繁忙異常。

說是加工廠,其實就是一戶村民的自家房,整個一樓以及門前的空地便是工人們的勞作坊。工人也都是村裏人,女人負責清理、捆紮新鮮糉葉並放進鐵筐,男人則負責將捆紮好的成筐的糉葉擡上車再運至烘烤房。烘乾後的糉葉壓縮、打包之後,就可以送往人盡皆知的嘉興糉子的生產商了。

工廠老闆放下手裏的活向我們認真介紹糉葉的加工工序。幾位老人倒是一刻也不停歇,始終埋頭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我們自然是都聽說過也喫過嘉興糉子的,卻還是第一次知道包裹嘉興糉子的糉葉原來出自天柱山。驚訝之中也帶着驚歎,忍不住想要親手摸摸這些糉葉,也近距離看看把它們一片片理順、捆紮、入筐的村民們。

“奶奶,笑一下。她們要給你拍照呢!”看到我們舉起相機,老闆的兒子在一旁用地方話提醒着,他口中的零工“奶奶”果然擡起頭來,對着鏡頭笑眯眯的,咔嚓一聲,不僅拍下了她的笑容也打開了她的話匣子。“我是江蘇人呢,19歲那年逃難來這裏的。都四十幾年了啊……”沒等我們提問,她便自顧自地講述起來。可見這段經歷對她的意義。天柱山是她結束逃難,重寫人生新篇的歸屬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老闆娘的一句“只要肯動手,都能過上好生活!”如雷貫耳,亦是真理。他們一家如此,其他百姓也是如此。說話間不斷有村民開着摩托車來賣糉葉,剛剛採摘來的新鮮糉葉過秤之後就能得到每斤6元的報酬。如果每位村民每天摘個五六十斤,就能日入300多元。一個月下來……如此可觀的收入讓我都有幾分羨慕了。

勞動是人生最美的姿態。不管是佛寨村靠摘糉葉變現的村民,還是其他村裏從事種藥、種茶、開民宿、養蜂,以及那些沒有任何特色產業,只是每日靜默耕耘在自己田地的天柱山人,他們都在躬身演繹着“勤勞持家”這一質樸信念,他們遵從內心,遵照時令地生活與勞作。所以他們能把稻田種成一幅畫,能把茄乾製成藝術品,能把曬秋做成風景照……棲息於這片山水,每一個人都在生命的旅途中,安靜而執着的綻放着屬於自己的美好。

那一刻,我也好想寄居在這裏。我向往這樣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完一天的活計就在家門口吹吹晚風,聽聽蛙聲,待到夜裏看星空,再枕着月色入夢。

嚮往終歸只是嚮往。關於天柱山的更多,只要你願意靜下心來,瞭解它的故事,細品它的內涵,你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