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班记】这个暑托,我们干了啥


炎热的七月终于过去,为期20天的暑期托管也正式宣告结束。想必很多家长都想知道,这20天来,42个孩子和我,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在教室里上的是什么内容?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回答,我会选“写”。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回答,我会选“读写”。如果要用三个字来回答,我会选“读写说”。

正如人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人也只有在写作中才能学会写作。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我把教学生写作作为了此次暑托课程的中心任务。

可以说,学生在这20天里所写的内容几乎相当于过去一个学期的习作量。如此大量的练笔,素材从哪来?正如我一以贯之的原则,写作源于生活。写作素材当然也取之于生活。

生活在校园,就从校园中的事入手;生活在课堂,就从课堂中的事入手;生活在家里,就从家里的事入手。

暑托期间,我们进行过课堂上的专题写作训练如观看名著电影,撰写观后感。刚开始,学生丈二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下手。我便引导他们从对比电影与书籍的异同这个角度切入,又或者是模仿写读后感那样先概述整体内容再发表个人感受,还可以通过捕捉细节镜头谈对人物的理解。

以及听名人故事撰写听后感,我的本意也是希望通过介绍名人生平传递给他们一些精神力量。进行写作指导时,我将重点放在提醒他们从归纳名人个性爱好、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状态与其事业成功的关系入手,进而总结出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成长养分。

我们还进行了每周一记的专项写作训练。每到周五,我都会带着孩子们先一起回顾与梳理这一周的学习内容,然后或总结综述比如《一周的收获》或挑选亮点事件比如《我们班的西瓜“接力赛”》《解锁我的新技能》《晒在教室里的厨艺》,全班统一标题,规定字数,现场完成。

在这样的书写中,(如果长期坚持),孩子们一方面可以逐渐形成对自己生活的反思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慢慢使自己语言表达更为通顺流畅。(目前,语句不通是学生习作中的最大问题)

偶尔,课堂或班级中的突发事件也会成为孩子们笔下的写作素材如余铂辰奶奶送来的果粒橙硬是被滞留到了第二天才分发,此事影响很大,当然要被写成文字。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万世磊一下课就在我耳旁念叨“老师,如果发了果粒橙给我们喝,是不是也要写作文?那你还是不要发给我了。不行,如果我不要,你一定又要叫我写不要的理由和感受。天哪,我好纠结啊……”其实我当时真没那样的念头,他的念叨提醒了我也使我突然感受到孩子们已经有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的意识了。

以及有个周末我布置全班同学在家给同学发邮件,对于人生中的第一次发邮件,这么特别的事,当然也要被写成文字的了。就这样,我们一边热热烈烈地生活着,一边热热烈烈地写作的。写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写作。

如果说写作是输出,那么阅读就一定是输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语文学习的常识。大量训练写的同时,我也强调学生要读书,除了鼓励他们自告奋勇写好好书推荐稿来找我拍视频外,我还要求他们每个周末读一本课外书,周一到校第一件事就是谈谈心得,不爱说不敢说的可以先写稿,写好了再上台来说。读与写、与说便这么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每一次,看着他们在观赏完一部电影、聆听完一个故事、共读完一本绘本后埋着头奋笔疾书的样子,我就在想:此刻,他们的心中是有着怎样的情感波涛在汹涌啊?

每一次,听着他们就电影或故事或绘本或书籍中的内容各抒己见,我就在想:这样的理解是源于他生活的经验还是阅读的积累?

但,这样的写、这样的读、这样的说,不管哪一次,无论如何,也总有人是没有完全投入进来的。我能做的也只是友善提醒与包容鞭策。或者不限定时间,或者不规定字数。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愉悦与宽松的环境中构思、写就。写作最忌讳逼迫,如果一味强求就会出现得不偿失的结果。

虽然天气很热,虽然上课疲惫,我依然感慨有这样一段完整的时光,可以不考虑教学进度、不顾及考试压力、不用刷题讲练习,而只是单纯地、尽兴地沉浸于阅读与写作之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