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居家小记

生活常有意外,也时常让人惊喜不已。

8月26日,原本在家期待着第二天由区作协举办的写作培训、采风活动暨代表大会时,突然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说隔壁区发现疫情,可能我们区也会受到影响。毕竟物理距离近,唇寒齿亡。

我下楼去超市买菜,却发现门口的购物推车、提篮放置处早已空空如也,大家都在准备囤物资了。这是封城的预兆!

果不其然,下午两点左右,各社区的核酸检测开始了。还有人在陆续往超市赶,但我估计那里应该没啥菜了。微信群里,原本已经准备妥当的活动也被告知要延期。

第二天一早,官方静态管理通告正式发布。就这样,我们再次开启了闭门居家模式。

相比前两次,我已经坦然淡定了许多。家里一点存货没有,我也不像以前那么慌张了。冷静的背后是我们整个社区、城市、政府防疫能力的增强。我相信大家不会再手忙脚乱,只要按部就班,遵照各项通知执行即可。

静态第一天8.27,小区物业群就发布了网上购菜链接。核酸采样点也从隔壁小区门口转移到了我们自己小区里面。

第二天8.28,继续全员核酸,第三天8.29,城区继续全员核酸,各乡镇没有安排。同时,部分区域开始解封。我也打听到小道消息说再过一天城区也解封。第四天8.30,仍然是城区全员核酸,乡镇没有安排。

第五天也就是今天8.31,我于凌晨一点差几分的时候醒来,真的看到了群里发出的解封通告。于今日早晨5点30分开始执行。

也就是说此次静态管理我们只持续了4天,上次是13天,再上次是29天。封的时间在缩短,一方面是防控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大家已经内耗不起。交通停止,经济停止,工作娱乐都停止,人心却更焦虑、空虚、躁动了。封得越久,要维持静态所消耗的成本就越高。

但,与之齐步的,疫情发生的间隔时间也在缩短。2021.11到2022.5相距5个月,2022.5到2022.8末相距差三个月。疫情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人类也在慢慢适应它的存在,并逐渐趋向与之和平共处。

我在思考,我们如何才能彻底阻断传播链?每次疫情的发生要么是境外输入所致,要么是本土互相感染。作为市民,日常怎么做?如何防?我希望能有明确具体的招术。

自从上次静态管理之后,核酸检测便进入了常态化阶段。组织学生核酸又成了我们教师的一项工作。间隔时间三五七天不等,只要有通知,就要做。

陈述完意外,再来记录下惊喜。一篇写于去年三月的教育随笔此次疫情期间在教师苑公众号发布了。且还收到了稿费120元,好玩的是先收到稿费,后面才看到文章推送。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平台?

说来话长,原本我自己关注的公众号里压根没有这个教师苑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微信开始出现自动推荐功能,也就是说它会推荐一些与你平时所看的文章相同类型的公众号的链接。我也是在无意中被它的几篇文章标题所吸引进去阅读之后,也不知道是在具体的哪一天,关注了它的公众号。

大约是在8月22号的时候,我在浏览公众号的时候发现教师苑推送了一则征稿启事,可以写与学生的故事、对教育的看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教育故事等。

我立马想起自己曾经写过一篇与学生相关的文章,冲着文末那句“凡是参与者均可获得六本《中国教师》杂志”这一诱惑,然后照着上面的邮箱把文件发送了过去。

8.25晚八点半左右,我收到了一封编辑的回复邮件。邮件告诉我说,文章被选中了,希望我能够提供诸如作者简介,个人生活照以及银行账号之类的信息,并告诉我后期还会给寄送礼物,要我提供地址。

坦率地说,看到文章得到编辑的认可,我还是感到挺欣慰的。又得知还有礼物以及稿费,真觉得非常惊喜和惊讶。这应该算是第一次在微信平台领取稿费吧?以前那种读者打赏的不算。一直以来,我在教育类微信平台发布稿件,对方都会以赠送书籍作为回报。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式。没从想过会有稿费,那是纸媒才有的待遇。

按要求回复好邮件后的第二天上午,我的银行卡就出现了一笔进账。这速度!第三天,该公号推送了我的文章。原来我的是第一篇被推送的啊?征稿启事有说明会从所有投稿者中择优十篇,难道我就是那幸运的十分之一?还是投稿的人少?

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具体择稿标准,但我将文章转发在朋友圈后,得到了朋友的好评。她们都认为故事很动人。我相信编辑也一定这么想。

这个故事就不是我今天要写的主要内容了,在此省略。我从这件事得到的感受是:(其实好像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写文章从来不是为了发表,出于本能悄悄写下的文字,总会在不期然间就见到了阳光。出现在他人面前。

往往不为发表而写的文章,却最有发表的可能。相反,很多时候,特意围绕征稿主题来写的,反而不一定能成。我的很多经历就是这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