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我比

棉花是我在讀書會認識的著名書友,她的著名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她的勇氣,她人到中年裸辭,央企從業21年財務工作後轉軌到了心理諮詢行業。
前年她在讀書會做關於探索自我、打算辭職的分享時,很多書友都獲得了共鳴,從她身上我們似乎照見了自己。她從小就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一名好學生努力學習,考取大學,學習一個熱門的專業,從事別人口中好的工作。成爲別人眼裏好的妻子、母親、優秀的員工。但這些是真正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我們很多書友就非常關心她的後續動作,那時她還不明確到底將來的路如何走,但是再次見到她,她已經朝着成爲一名心理諮詢師和人生教練的方向,邁出了非常堅定地步伐,以下是她的自述。

1. 從什麼時候開始萌生辭職的想法的呢?

我的辭職其實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14年,那時我對於育兒有很大的焦慮,我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不知道怎樣才能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其實從孩子出生起我就有這種焦慮。正好我知道單位有EAP(員工心理援助),之後接受了將近半年約12次的諮詢,感覺非常的好。然後我又通過朋友介紹參加了其他身心靈相關的課程、自己看書,多方面的學習之後,彷彿給我打開了一扇向內探尋的門,我開始改變自己,育兒的焦慮沒了,也收穫了家人非常好的反饋。我不再感到無力、感到焦慮,有更多的熱情深入的學習心理學知識,參加心理所的週末研修班,並在2015年考了三級心理諮詢師的證。這期間是因爲感受到自身的成長和變化,覺得對學習心理學有熱情和衝動,所以第一次萌發了辭職的念頭,但這個熱情很快也就消退了。雖然沒有真正辭職,但我也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

2016年我的身體出了一點小狀況,工作中人際關係也產生了一些衝突,再加上有些職業倦怠,那時我又一次萌生了辭職的念頭。不久我的工作崗位調動,工作內容也有所變化,人際關係等方面也順暢很多。那段時間我感覺自己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找到了平衡,所以暫時打消了辭職的念頭,並在工作之餘繼續在自我探索的路上學習。

時間再來到2020年,疫情的影響,加上工作中發生的一些新變化、新要求,我感覺壓力增大,挑戰也多了。這些讓我認清了一件事,不是我不會做,沒有能力去做,而是我不想做。而且,這期間通過自我探索,我也看到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於是我逐漸下定決心,想要辭職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這樣慢慢的交接工作21年8月終於辭職了。

2. 爲什麼選擇心理諮詢和人生教練?

我從接受心理諮詢到學習心理學的知識都受益很多,我相信既然我能夠收益,那麼也一定能夠幫到別人。也許不接觸心理學我還沒有那麼確定要辭職,我可能也就普普通通的過下去了,可以一旦發現我喜歡的是什麼,我就沒法在繼續原來的工作了。特別是要辭職的最後兩個月,走在上班的路上,我就覺得愧疚,我就是爲了那份錢纔去幹這個工作,可是我明明爲這份工作都創造不了什麼價值,我明明有真愛了,我竟然有了一種有外遇、腳踩兩隻船的感覺。
教練是21年初接觸到的,我發覺它跟我一直在學的後現代心理學的理念非常相通,所以我就去上了教練的課程。通過深入學習,我發覺我很喜歡教練對話,並在學習之後參與到公益教練實踐中。

3. 人生教練到底是什麼,與心理諮詢的區別是什麼呢?

我理解教練是心理諮詢中的一個分支,對那些具備自我覺察的意願和一些初步的認知的人,接受教練會效果更好。教練是這幾年從國外傳進來,更多應用於高管個人成長和企業管理中。在國外,教練不像心理諮詢有嚴格的執照要求,但教練也是要專業的學習,如果你學習過了心理學的課程就會發現教練的知識跟心理學很相通。教練有一個很有效的對話工具,有一套實用的框架體系,更容易上手。

4. 你有過焦慮嗎?

在辭職之後我就沒有焦慮了,我現在每天過的都很充實,要說焦慮反而是我正在辦理離職手續的那兩個月在思考自己到底幹什麼的時候有些焦慮,因爲我想我離職後大把的時間到底做什麼呢?然後我也進行了各種調研、蒐集資料,詢問一些朋友,最後選定了我認可的機構進行培訓並且將來它也能給我提供實習機會,一旦認定了就不再焦慮了,就按部就班的進行就好了。我同時也在上着教練的課程,這個課程也給我提供了一個公益教練實習的機會,也是我喜歡的,所以我就去做。在去年年底一個之前一起學習課程認識的朋友又給我提供了一個實習的機會,這樣我就提早開始了實習,即使沒有這個提早實習的機會我也知道按照計劃,我明年能夠開始實習,這就是一個早晚的事,慢慢的我就會積累經驗,所以我一點都不焦慮。教練的實習機會即使沒有,我也覺得慢慢來一步一步,等機會來了就去做,比較踏實,這個只是時間的問題。

5. 對於年齡你會有焦慮嗎?

沒有,這個對我來說還真沒有。當然確實我上課的那些同學裏面80%都是80後90後,30-35這個年齡段是主流,但我好像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年齡。從小到大我就覺得我似乎沒感覺過自己年齡多大,也不在意自己的年齡。

6. 家人支持你的決定嗎?

一開始我老公對我這個決定的態度就是不支持也不反對,其實這個態度已經不錯了,但是當時我還是跟他吵了架,就是因爲我覺得他不理解我,現在想來是太強人所難了,雖然我非常需要被理解,但是其實讓他理解我太難了。而當時我之所以迫切希望獲得他的理解就是因爲我還沒有那麼堅定,等到後來他看到我那麼堅定之後也就支持我、理解我了。因爲他一開始也是擔心我在逃避和擔心我不知道想幹嘛。除了先生,我還跟一位朋友聊過我的想法,那個朋友給了我很大的心理支持。後來當決定告訴父母我的辭職計劃時,我內心起初也有些忐忑和不安,主要是不希望父母爲我擔心。幸運的是,我的父母一直都非常開明和尊重孩子們自己的決定。父親聽聞這個消息,並看到我堅定和自信的狀態,非常明確地表達了支持,媽媽也沒有提出反對。

7. 考慮過經濟因素嗎?

首先工作這麼多年我也是有一些積蓄的,其次我這個人物慾很低,除了旅遊、學習上面要花錢之外也沒什麼花費。此外因爲要辭職,我也買了一些保險,然後也開始做一些理財、投資。經濟上的準備是一定要做的,這層安全感要給自己做好,要確保未來兩三年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家庭的經濟狀況能夠比較穩定。

作者後記:之所以起名“別跟我比”,就是因爲我在聊我的困擾的時候,不由自主的跟她說“我比你還是。。。”棉花馬上說“別跟我比”,當時我就覺察到了我又陷入了“比較”的思維模式,恐怕很多人看了上面的文章也會不由自主的將自身跟棉花進行比較。那麼這裏的“別跟我比”,我是想說別跟棉花比較你與她相同和不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更希望是看到上面的文字後,從中得到啓發,獲得勇氣,去探索和覺察自己喜歡什麼,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你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你覺得好奇的是什麼,你做了會開心的的事是什麼!

當女性被要求成爲好的妻子、母親、員工的同時,她有可能成爲自己嗎?探尋之路無論何時開啓都不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