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weekly.013 —— 是工具提高了生產力?

似乎這個問題有點怪,不過很多人在買一些電子產品或使用一款軟件時,都會提到“提高生產力”這個話題,似乎也真的成了只要生產力不夠就是工具的原因。但在這個話題上也有同樣一種說法:“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

有了這樣的發現之後,我也不禁的想問,爲什麼?

工具常常有人介紹而且各種工具也不斷的層出不窮,但是方法卻只有少數人能夠講解透徹,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方法上的推陳出新是非常罕見的。去年有一定流量的書籍《卡片筆記寫作法》,其實介紹的就是卡片盒的方法,而這套方法盧曼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發明瞭,只是由於種種原因在去年纔在中國有翻譯版本,但是基於這套方法,國內很多人撰寫的書籍中就有了這套方法的影子。如:古典的《躍遷》、趙周的《這樣讀書就夠了》等等。

曾經有段時間我喜歡打羽毛球,在那段時間接觸到一些羽毛球的愛好者,當時就發現一些人會更加關注羽毛球的裝備而非技術,打羽毛球的水平怎麼樣先不說,但是一定要有好的裝備😁。很多人說這種叫“要有一流裝備,三流的技術”

無論是工具還是裝備,技術或是方法,人在關注這些時都離不開人性的使然:

方法並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明白的,而工具不一樣,在談及工具時可以很簡單的對工具做個介紹,更簡單的可以只是告訴對方工具的名稱。這也促使了一些人只關注工具本身卻不在乎使用工具的方法。試想一個原始人拿到一把手槍後,他可能只會認爲這是一件造型獨特的鐵塊吧。在戰場上士兵們雖然有着同樣的裝備,但在一場大戰後,有的人可以提升戰鬥經驗,而有的人卻只能成爲別人的經驗。

當然工具與方法並不是對立的,如果工具是習武之人的外功,那麼方法就像是內功。普通的習武之人拿到神兵之後雖可以提升很大的戰鬥力,但是他一定無法成爲像南帝北丐那樣的人物。就像在高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很多人在軟件的輔助下,也達不到柳比歇夫[1]對時間管理的水平。很多時候我們在享受科技強大之時,也使自己產生了錯覺,以爲自己也很強大。

同樣的錯覺不止於此,即使是我們人類引以爲傲的學習能力上也是如此。每年中考或高考過後,學霸的筆記成了“聖物”,就像寺廟的頭柱香一樣讓人趨之若鶩,似乎有了這些筆記後可以考出與其同樣的成績。

其實,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回到最初的問題上,到底要如何提升自己的生產力?

  1. 明確自己的問題。問題誰都會提,但是關鍵在於“明確”二字,可以採用“豐田5W分析法”,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是什麼?目的:確認自己的目標。
  2. 清楚問題的四象限。清楚的知道現在問題所處的四象限(按照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組合分成四個象限)位置,對於那些緊急且重要的你一定要先做,並且要馬上找到最有效的方法,而對於那些不緊急且重要的就是提升內功所在之處。目的:確認實現目標的方法。
  1. 選擇合適的工具。當明確了目標與方法之後,就可以選擇相應的工具了。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工具時,要選擇更加合適的而不是功能更多的。功能的強大雖然會給使用者帶來驚喜,但同樣使用者也需要更多的學習成本。所以,選擇一款可以覆蓋你的目標與方法的工具就可以了,少即是多。
  2. 馬上行動。不可否認當你完成上面3步的時候,可能已經消耗了大量甚至是全部的精力,幾乎沒有行動的慾望了,但還是請你拿出最後的一些精力,開始行動吧。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你認清不是爲了選擇工具而選擇工具,工具只是一個載體是我們與目標和方法的交互方式。

🍭寫在最後

是工具流還是技術流,這其實沒有什麼定論更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我認爲無論是哪個流派都不是最終的目標,只是一種起步的方式,最不可取的就是認爲流派是最終的形態。

工具也好技術也罷,最終依然還是要達到平衡的狀態,生產力最終還是要遵循短板理論,生產力將取決於你最短的那塊板子。

注:

[1]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是蘇聯昆蟲學家柳比歇夫 56 年如一日對個人時間進行定量管理而得名的。這種方法建立在數學統計的基礎之上,重點是對消耗時間的記錄進行分析,使人們能正確認識自己的時間利用狀況,並養成管理自己時間的習慣。簡單地說,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就是要記錄時間、分析時間、消除時間浪費、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是個人時間定量管理的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