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本内容是个人综合了多个版本的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本着尊重原文为基础去解读。

以简明清晰的逻辑分析,系统性地概括书中的知识关联,不过度推理及过度化书中内容的态度去阐述书中知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们多多指正。

上文品读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提出“善下”和“处后”的重要性。

“善下”,“处后”都是不争的思想。老子以自然界的江海比喻处下的好处,认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正因为其处在低下,所以才成就了它的强大。

因此,老子提出统治者要懂得表现在人民之下,懂得处在百姓之后,以无为而治,才符合大道,才能长久。

老子认为,常善下,处后,不妄加干涉去管理百姓,百姓就不会感到压力,如此也不会与之争夺什么。


继续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

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上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我道:即道,我们的道。“我”不是老子自称。

天下人都说道广大,却无形无状,什么也不像。

夫唯大,故似不肖。

肖:像,这里引申为不像任何东西,即无形。

正因为它的广大,所以不像任何东西。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如果它像某种东西,那它就变得渺小了。


下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我有三种宝贝,对它执守而珍视: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一叫慈爱,第二叫节俭,第三叫不敢居于天下人前面。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器长:万物的首领。器,万物。

有慈爱所以能勇武,有节俭所以能宽广有余。

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才成为万物之首领。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现在的人舍弃慈爱而取勇武,丢下节俭而取铺张,舍弃退让而争先,结果就是走向死路。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慈爱,用来征战则可取胜,用来守卫则能巩固加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道要救护谁,就用慈爱来保卫他。


本章又出现“错置”内容,还是先把它分成上章和下章。

上段文讲“道”,下段文讲“慈”,两者不相应。暂且还无法对应在哪章,有研究者认为可以移到第三十四章,但又缺少肯定的依据,暂且就本章解读。

上文提出道之大,是不能与任何物质所对比,因为万物都由道而产生的,道涵盖万物。所以,万物之中没有一物可以概括它。

老子说,如果能有一物能概括道,道也就变得渺小了,因此也不能成其为道了。

下文提出“三宝”:慈爱、节俭和不为天下先的重要性。

有慈爱则能坚强勇敢,有节俭则能宽广富足,不敢为天下先则能先天下而治。

其中慈爱最贵,既有柔又有爱,正合大道,如水的柔软而滋润万物。所以慈爱能战能守。为什么?因为爱养万物,不与万物争,所以万物甘心归附;因为有弹性,能屈能伸,能进能退,无往而不胜。

老子身处乱世,目击暴力的残酷面,深深地感到人与人之间慈爱的缺乏,因此极力加以阐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