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本文繼續品讀《論語》第十九篇“子張篇”,本篇全部是孔子學生的言論。據記載這些言談都是發生在孔子去世以後,而那些先於孔子去世的一些學生均未出現,如顏回、子路等。

上文品讀了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文中先是提到曾子的學生陽膚來問學。

孟氏讓陽膚擔任掌管刑罰的職務。上任之前,他問曾子:“我現在要去做典獄長了,請問老師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曾子大致告訴他,現在世道不穩,這份工作不容易做。

隨後又補充到,不能單純爲了破案,還要多瞭解民情的苦,不能過於嚴厲。

後文提到子貢談論古代君王的名聲。

子貢是一個敢說真話的人。子貢讀古書時,琢磨來琢磨去,認爲紂王沒有那麼壞。

子貢認爲紂王沒有那麼壞,沒有大家說的那麼糟糕。

然後反思說出,“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下流”不是通俗意義上理解的下流,此處的“下流”是說,君子不要居於下風。倘若君子在鬥爭中失敗,那麼所有的髒水全都會潑到君子身上。

這是子貢的感慨。認爲他只是剛好居於下風,所以才染上了很多髒水。


繼續下章: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註譯:

日月之食:指日食和月食。

更:改正。

原文解析: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像日食月食一樣。有過錯時,人們都看得見;改正過錯的時候,人們都仰望着他。”

有感解讀:

子貢說,君子的過失,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

日食和月食的特點是,天上的一個黑影緩緩移動過來,擋住了太陽和月亮。每次出現日食和月食,大家都看得見。

君子知名度高,所以大家都非常關注君子。一旦君子犯了錯誤,那就像日食、月食一樣,大家都能看見。

“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如果他改正了,人們都會仰望他,爲他能夠改正這個錯誤而讚歎。

子貢說這段話,一定是因爲在孔子死後,有很多關於孔子的爭論。

本篇從此節開始,都是關於孔子的爭論。很多人認爲孔子沒有那麼好,不像他的弟子們傳說的那麼值得敬仰,還列出了孔子存在的很多問題。

子貢爲孔子辯論,不是說孔子沒有犯過錯,而是說,孔子肯定有錯,因爲是人都會犯錯。但孔子是個君子,他能改正,他知錯能改,這使得他的人格更偉大。

從錯誤當中不斷地學習,修煉自身,這纔是君子之道。

子貢的見解很有深度,我們今天的每個人也都能從中受到啓發。

每個人都會犯錯,即使像孔子這樣的人也會犯錯,所以我們不要害怕犯錯,不必文過飾非,要敢於承認錯誤,然後改正。

身居高位的人就像太陽和月亮那樣受人矚目,這樣的人犯了錯誤很容易被人覺察。

所以,身居高位的人需要謹言慎行,嚴格要求自己,以免稍不注意犯了錯誤被衆人關注。

繼續下章: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

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註譯:

衛公孫朝:衛國的大夫公孫朝。

仲尼:孔子的字。

原文解析:

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說:“仲尼的學問是從哪裏學來的?”

子貢說:“周文王和武王的道,並沒有失傳,還留在人間。賢能的人可以瞭解它的根本,不賢的人只記住了細枝末節,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老師何處不學,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師傳播呢?”

有感解讀:

質疑孔子的人來了!

衛國的一個大夫叫公孫朝。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哪兒來的呀,沒聽說他上過什麼大學呀,他有啥學歷啊。

子貢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文武之道”指的是文王、武王之道。

他們學的都是周朝的文王、武王之道,這是五百年前的事。公孫朝的疑問就是,五百年前的事,孔子憑什麼說自己知道呢,有什麼證據證明他真的知道。

子貢說,文王、武王之道,雖然是五百年前的,但是它並沒有失傳,它一代一代地影響在人的身上。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運氣好,碰到厲害的老師,比如老子這樣的老師,跟他求教,就能學到大道。如果遇到了師襄子,能夠向他學習擊磬,學一點小手藝。所以,遇到大人物,學大道,遇到小人物,學小道。孔子最大的特點是好學、愛學。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這些大人物、小人物身上所傳承的,不都是從文武之道而來的嗎,夫子爲什麼不能學?

“而亦何常師之有”:爲什麼非要有一個固定的老師呢?《師說》裏就提到“聖人無常師”。

孔子開風氣之先,他沒有固定的老師,他是各處問教,誰能給他啓發,誰就是他的老師。“子入太廟,每事問”,連進太廟這樣的事情,他都能變成學習的機會。

這裏告訴人們,多提問多思考,就會比人知道的更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