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锦囊157|深度工作有哲学,看看你适合哪种哲学?

Q:素心,上次你说我们需要深度工作能力,我也很认同,但是我一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很碎片,我要联系很多人,真正留给自己深度思考的时间并不多,怎么办?

36岁的大学教师小凡,除了授课和行政工作之外,还要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做科研时,发现很难专注思考,前来咨询。


Q: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深度工作》一书。我们已经知道了,深度工作能力将是未来很有竞争力的稀缺能力之一。

它让全神贯注的状态占据了我们的感官器官,使我们避免了很多充斥在我们生活中难以回避的、细小不快的事情,让我们情绪更稳定;它让我们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让我们看见最好的自己,更容易带来享受和满足感;它让我们创造出意义,使知识工作从令人心烦意乱、心力交瘁的责任变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事情。

总而言之,深度的人生是美好的。

如何让自己获得深度工作的能力?作者提出,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简而言之,就是习惯。那我们需要哪些惯例和固定程序?它其实由我们的实际情况决定。我们必须精心挑选一种适用于自己所处特定环境的哲学,因为不匹配的哲学会让你在深度工作习惯成形之前脱离轨道。

在书中,一共提到了四种哲学,其实也就是深度工作的方式:

第一种哲学是禁欲主义哲学。

优先深度工作的事情就只有最重要的一件,而尽量剔除或减少其他所有类型的工作。例如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克努特就采用的禁欲主义哲学,他不使用电子邮箱,而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掌握某一领域的全部知识,努力消化这些知识,将其形式加以转化。

采用禁欲主义哲学的深度工作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而且他们在职业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如果你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可以个体化的,那么你可以以此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第二种哲学是双峰哲学。

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在深度时间里,双峰工作者会像禁欲主义者一般工作——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在浮浅时间里,专注并非首要目标。你可以以周来划分,也可以以年来划分,而深度工作的单位时间至少是一整天,这样才能实现认知强度的最大化。

这类哲学适用于如果不在非深度追求中有实质投入便无法取得成功的人。比如你除了个体化贡献之外,还需要广泛和他人联结,才能取得成功。

书中所举的例子就是卡尔·荣格,他会在一段时间内隐居在自己的小石屋中专注写作,而其它时间则接诊病人,讲学和听课等。而你也不用担心隐居的日子,因为人们往往会尊重你隐身的选择,只要你能够很好地决定离开的时间段,并广泛告知,而且在这些时间段之外,你要很容易联系到。

第三种哲学是节奏哲学。

这种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也就是让你创造一种工作节奏,不需要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一种方式是每天都做这项工作,可以通过红色的大X灯视觉符号帮助自己;另一种方式则是每天在这个时间开始深度工作。

节奏日程安排者通过雷打不动的惯例支持深度工作,确保能够定期完成一定的工作,在一年的时间里往往能够累积更多的深度工作时长。这样的人,内在也有很笃定的信念感,并且享受过程,才能让自己形成节奏,也需要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但贡献却未必是个体化的。

在书中,查普尔就是选择每日从早上5点半工作到7点半,完成4-5页学术论文写作,每2-3周就能完成一个章节的草稿。如果要养成写作习惯,《写出我心》一书中也建议选择节奏哲学。

第四种哲学是新闻记者哲学。

新闻记者哲学认为只要有空闲时间,就立刻转入深度工作模式。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深度工作的新手。

因为,未经练习,这种转换可能会严重削弱你有限的意志力储备。这种习惯同时还需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坚信自己所做之事是重要的而且将会成功。这种坚定的信念往往建立在已取得的职业成就基础之上

如果你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价值有足够的信心,实现深度工作的技能也足够熟练,记者哲学将是一种好办法,能帮助你在紧密的日程安排中挤出大量的深度工作时间。

例如,记者艾萨克森大部分时间是做记者,但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能立刻转入深度工作模式,苦心打磨他那本书。

这四种哲学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人生目标来选择。

就我来说,现在还是有本职工作,所以,目前比较适合自己的是节奏哲学,因此,每天都在养成语写、阅读的习惯。目前已经坚持每日小文分享700多天。

我也渴望能进行新闻记者哲学,在短时间内是可以做到的,比如之前要写交给壹心理读书会的解读文章,刚好又正逢线下培训,那几天就早上5点起床写作,每天见缝插针地写,最终也完成了稿件。但我很难持久,可能还是信念感不太够。

我未来渴望是采用荣格的双峰哲学,因为,我也很喜欢一段时间隐居,一段时间和人联结。

“我想了一下,我可能也比较适合节奏哲学,那我就排出专门的时间来做。”小凡有了自己的领悟。

你适合什么深度工作哲学?欢迎分享和交流。

小贴士:

今天的分享来自《深度工作》,它是一本帮助你提供学习和工作效率,提升专注力的书籍。如果你感兴趣,请关注我接下来的心理锦囊。

心理/生涯咨询师素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美国正面管教父母讲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人际关系咨询顾问,英国思维导图导师。

个案时长1000+小时,10年+管理,5年+心理,以结果为导向,陪你玩转职场,情感家庭幸福,设计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欢!

本锦囊来自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在此鸣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