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悟道|“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是在修行。”

關於“感覺自己看破紅塵了,人活着太苦太累了可否出家當尼姑?”感想如下:

“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是在修行,可以於紅塵中悟道,也可以在生死關中頓悟,各不相同,但目標是一致的,並不應因別人看似超脫,走在一條光明大道上,就需要改變什麼。”

你這不就是普通人的想法,哪不一樣了?

(那麼普通人可不可當尼姑?它不是選擇問題。因爲你也還不是尼姑。更關鍵的是我沒那個話語權。不否認的是你有決定權,但能否得到承認又是另一回事兒了。當然,我更關注的是,普通人會否想當尼姑,以及爲什麼。)

看破紅塵——符合高人形象(YY也屬於,自欺也算,期待和幻想也起作用)。需要糾正的一點是,人的感覺往往不怎麼靠譜,有時甚至身邊的人對你的評價比你的主觀看法更貼近實際,因爲主觀很容易把自己擅長的或熟悉的或已知的納入進去,而忽略了起不知道的以及不知道的事物對自身的影響。

人活着太苦太累——很難有人不這麼覺得。

當尼姑——普通人都覺得當和尚、尼姑,就能超凡脫俗。(這連基本的慧根和緣估計都算不上……)

實際上,底層邏輯還是求(解脫)、逃避(苦累)、消極(避世)。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尼姑的超凡脫俗和清規戒律是有一定關聯的。且這並不代表說,你有了身份就有了德行(那玩意兒修行得來居多。天生的還是比較少的。)。有個詞叫德不配位。德在前,位則是條件允許的可能;若無德,即使在這個位置,實質也還是個普通人。

那麼,說說一般的得道高僧哈……

他們是經歷過常人所難以經歷的事兒(因爲看見、經歷,然後動心起念,又因爲無邪,故而具備度他人的條件),之後選擇普度衆生(無論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還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尼姑,往往修的是清淨,本質還是對善的一種保留和保護(這不是爲了避苦避難,而更多的是超越自己,把自己從各自關係中解脫出來這只是附贈、是條件允許的可能性,其背後更多的還是出於對信仰的虔誠和敬畏)。總之,與自身利益相關性居少——否則,和尚或尼姑也是德不配位的。更不會有當前的名氣和認可。

這背後是什麼原理呢?你愛別人很多,你就沒什麼時間胡思亂想爲自己去謀什麼利益了。就像你心懷天下,那麼一城一池的得失就比較容易看得開。還有句話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還有個什麼原因呢?那就是入世之前和入世之後。一般是有條件的,才能入世。畢竟,你掛着別人廟宇、庵、道觀的名頭,不能毀了香火不是。所以,一般入世前的修行是不爲人所知的,只有到了超凡脫俗(便於理解哈,實際上也沒那麼簡單,它背後是一套系統,需要辨別和證明,然後結合對信仰的理解……就是說你入世最起碼是不給自家丟人且還有助於傳播信仰……),你才被人們所認可、所信服、所尊重,這時候代表的也依舊是信仰、是宗教、是組織團體,而不是自己。

那麼,這背後的誤區是什麼呢?很多人天真的以爲換個環境、換個地方、換個城市,然後就能徹底改變自己,然後改變整個狀態,繼而改變當前的困境。實際上,這其實還是:勤於動心而懶於動腦——只看到他們換個地方卻不曾思量爲什麼要去那個地方,只看見他們德行高尚卻不思量他們要經歷什麼,只看見他們的名和利(所謂的利)卻不知其中的代價和艱辛。

這就有點像結果論爲導向的後事之師。

你看到別人功成名就,然後羨慕,羨慕的是他們的成果。於是,動心起念,你也想要獲得那樣的成果。然後,又天真的以爲只要重複他們的行爲就一定能達到他們的高度(脫離本質)。結果呢,你向別人打聽,道聽途說,然後你以爲你知道了他們之所以成功的祕訣(脫離實質)。再之後,你按照那些人的說法去做了……結果能不能行?(一般做不到,因爲個體不同,條件不同,以及形成的結果的先後次序不同。)

不行,你可能會說:對方果然很厲害,自己就是做不到;對方不過是運氣好,踩了狗屎運罷了;要是成功了呢?啊,我果然是了不起的!啊,我肯定能做到更好的!我要超越對方!又或者,你還可能以爲:這事兒我都做到了,其它事我肯定也能做到的……別忘了,當我們用手指指向他人的時候,其它手指是指向自己的,當我們用手指指向自己的時候,還有手指在向外呢!

接下來分享我的一個心得體會:

人們之所以被影響,主要來自於內部動力和外部刺激兩個方面,外部刺激又分爲已知的部分和未知的部分,內部動力又可簡單分爲恐懼和慾望。

接下來就可以進行梳理了,利用時空的概念,利用物理存在的概念,利用因果論和比較意識說。然後進行切割。

所謂切割就是幫事物歸位,即每一個事物本身都存在自身原本的位置(底層支撐),和該事物位置發生變化後的影響和差別(看見變化),再就是審視自身和事物之間的關聯(看見思維方向和半徑),從而因勢利導,實事求是地進行分割(劃分步驟),最後把所有的一切落實到下一步該怎麼做……

一般到這一步就結束了(答案往往在問題之上,在下一步,而不是從過去中找答案。之所以要找答案也是爲了下一步行動爲方向和動機,畢竟糾纏過去對現在和未來沒有任何幫助,因爲過去已成既定事實。)。

它形成一個獨立閉環(因人而異,因時因地制宜,因環境變化而變化)。

此時的狀態是身、心、靈、意志、事實、事理等的統一和前進(換個說法也可以說是知行合一)。

最後,我想說,真正幫助我們脫離苦海的,是堅定苦海的選擇(確立一種無解,然後開始各種求索),是接受苦海本身(接受一種現實,而不困囿於現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是身處苦海而不覺苦海(修行,且有更遠大的志向),且身體力行地去超脫苦海(落實到下一步的行動中去,證志向,證志氣,征服命運,積極地,向上地,勇敢地,也反抗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