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信丨“關於交流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關於“爲什麼發出去的私信很少有人回覆?”感想如下:

我基本都有回,不過我回的往往是:「?」

沒看錯,就是一個問號。

我的意思很簡單,你給我發私信,不論出於什麼樣的動機或意圖,總該先了解一下對方這個人吧?

瞭解完了之後,大概心裏有底了。審視一下自己的需求和對方的條件,即對方是否有條件能夠幫助到你。

別說什麼不試試怎麼知道對方能不能幫助到你……這真的很不禮貌、也很不懂得尊重人,且尤其浪費彼此時間。

如果你都不確定對方能不能幫到你,那你可以先確定一下自己的需求,即需要怎樣的條件才能滿足自己。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那就找確定人去問,或者先查一下資料……

很多問題,書讀到了答案就出來了;很多事情,去行動了反饋就出來了;很多情感,經歷過了再慢慢懂也沒關係;還有,學會尊重自己的時間也尊重他人的時間……如果對你至關重要,那你就要多下功夫在上面,而不是指望其他人。再怎麼樣也是你在乎、對你至關重要而已。(這裏的比例應該是自己做了百分之八十,或最少百分之六十,然後把基礎的、能查到的、能自己做到的、能想到的……先把這些解決掉,然後直入主題。)

那麼,在直入主題前該如何呢?

1。禮貌點,客氣點,親切點。別就“你好”,也結合一些對對方的瞭解情況(這和接下去的話題要有相關,別人纔多少有個心理準備),這裏才能看到一定的誠意,說明你是用心過的,是尊重對方的,是誠心誠意的……(相當於邀請)

2。學會給問題畫個圈。說淺顯點就是介紹下問題的背景,比如你的目標是什麼,爲什麼,以及解決這個問題你都嘗試過哪些方式方法,然後當前的問題是什麼,你希望對方給到你怎樣的幫助等等。自己先過一遍,然後挑選出對方需要知道的,或你希望對方知道的。話說,你都向別人請教了,態度就誠懇點,最起碼得坦誠點吧。實在不行就看看“連嶽”。(相當於話題描述)

3。交流過程中要及時反饋,不要讓人一直巴拉巴拉講,要把自己懂的或不懂的希望別人重點講的說出來。還是那個原則,你都向別人請教了,這個時候要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作爲標準,少浪費彼此的時間,不要問些和解決問題無關的問題。(學會做一個好的聽衆)

4。要懂得感恩。或者從一開始就把它當成交易、合作去做。說白了就是你可以幫我做什麼,我可以幫你做什麼。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一些有助於對方的事兒,這個不要偷懶。比如點贊、關注、收藏之類等……(做個有禮貌的人、懂感恩的人)

5。希望後續跟進一下。比如你按照對方提供的方式方法去做了,結果怎麼樣,如果成功,那是分享彼此的收穫,如果失敗,也能反饋給對方,從而彼此都能從中有所收穫。最忌諱的是,聽了,聽進去了,結果問題還在,壓根沒有後續。那這實在是對彼此的浪費呀!(要有總結和反思)

舉個例子:前兩年我向一個很佩服的作者的提問(當然我也不是很有禮貌 )

後面的反饋:又出問題了,再次請教……(前面禮貌打招呼也還是要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