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的一(2)班12.5

                  步履不停

       班裏流行重感冒,每個孩子請假就醫的病名都不一樣,也不能確定是不是流行性感冒。我也被傳染了,在家感冒發燒,咳嗽流淚,到今天還只是勉強能上課,嗓子喑啞。只能大冷天的,全天開着教室門窗,生怕和孩子們再交叉傳染。

       老師們建議我考慮停課,我又捨不得班裏這三十多個還堅持來的孩子們。他們太小了,在家上網課的效率,閉着眼睛都能想到。所以,我們還是匆匆的,在一羣空着的座位中穿行,一天一篇課文地上。除了做好中午晚上的消毒,不敢停留。

       最近外面在拆遷,隔着挺遠都能聽到教室外轟隆隆的聲音,那是挖掘機在工作。下午被吵到不行,悄悄把門一關,聲音就小了,頗有種“風進來,雨進來,國王進不來“的自在感。可惜,不能長時間關門,講完一個重點,還是要回歸到喧鬧裏面去。

       好在,這周的開始雖然讓人疲累,孩子們卻非常給力,不再像原來那樣收不住心,上課的效率奇高。


             我能解決問題

       孩子們熟悉了以後,會開始習慣性地打小報告。有的,會直接來找我談;有的,會在回家以後跟父母說。而跟父母說,再讓父母來轉告的一批,很容易就會因爲表述不清楚,讓家長誤會,甚至是怒火中燒。

       實際上,兒童尋求成人的幫助,是因爲他們傾向於相信權威。但在解決兒童之間的問題時,我們需要做的,不是以成人的姿態去斷案,去直接給予他們明確的指令,而是要幫助孩子們養成自我判斷。

       在這裏,我貢獻一段我收藏了很久的筆記——

       “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博士提出,在教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時可以使用“我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而家長在問題發生時,要做的是注意傾聽,然後問一些能夠促使孩子獨立分析思考的問題。像小文媽媽這樣的做法,在默娜·B·舒爾博士看來只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因爲當家長代替孩子提出如何解決問題時,就意味着失去了鼓勵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會。如果你堅持某個辦法是最好的,孩子就不會再進一步思考該做什麼,只剩下擔心如何按照家長的建議去做了。這樣,孩子就無法在生活事件中學會成長。於是,她提出了家長指導孩子時的三條對話原則:

        第一,搞清楚孩子對問題的看法。

        第二,要記住,是孩子而不是大人必須要解決問題。默娜·B·舒爾博士總結了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時應該注意的對話基礎:

       1.發生了什麼事?怎麼了?(有時候你也可以加一句:因爲這會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問題所在。)

       2.(另一個孩子)有什麼感覺?

       3.你有什麼感覺?

       4.你能想個不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使你們兩個都不會生氣(或者他就不會打你,等等)嗎?

       5.這是不是個好主意?(如果是個好主意)去試試。(如果不是個好主意)“哦,你得想個不同的辦法。”

       第三,把重點放在思考過程上,而不是具體的結論上。”

       剛開始這樣做的時候,家長大概會覺得不習慣,因爲本來一件隨口就可以打發的事,會因爲跟兒童的交流變得很複雜。但是一旦孩子和家長都習慣了這種模式,親子溝通就會更加順暢,孩子也能越來越熟練地自己解決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