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打開的方式不對,則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關於“爲什麼我個人覺得哲學家都是騙子?”感想如下:

就像前提錯誤,能推導出正確的結果(也許能,但依據的是什麼就不知道了,反正不會是嚴謹的邏輯)?反之,以“結果論”爲導向較之如何?只怕更加漏洞百出(甚至本末倒置也未可知)。

哲學家講演繹、講邏輯、講辯證、講條件的可能性……你只講發生或已經發生。

再就像遇到算命先生,你覺得對方並沒有多麼神……然後你問他知不知道今天會捱打?

這裏的問題出在哪呢?是哲學家本身是騙子還是算命先生都算不準?

打開的方式不對。

簡單說,算命先生他預測的是未來的趨勢,是根據你當前狀況做的一個演繹,背後是一套系統的算法。它當然不能無所不包,也更做不到每一天會發生什麼都知道。

頂多他就告訴你一個大概的時間,會遇到一件怎樣的事兒,再就是告訴你可以怎麼去破解。如果你非得問人家到底啥事兒呀,都有誰呀……要這麼厲害,咋不叫人幫你算算彩票呢?(彩票有自己的一套系統或者叫算法,別難爲人家哈,人家的主要領域不在這兒……自然也很難起作用)

之所以舉這個例子是比較常見,比較好理解哈(不知道你是不是?哈哈)

再說回哲學家,哲學家的核心是人文,人文和科學還是不同的。但需要明白的一點是人文和科學也做不到解釋或解決所有問題。

這說的是什麼呢?——任何知識都是有針對性地(主要針對某些問題)、有各自的作用範圍(主要作用於某一領域)、有各自的體系構架(主要圍繞某一領域進行深入展開)。

再說淺顯點就是:天才,屬於某一領域,而不是所有領域。

所以,是否有所明悟呢?我是說,雖然同樣是尺子,但是你拿尺子去量體積……呃……明白我意思不?

這總不能算是尺子的錯吧。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點就是“概率”概念。

生活中其實很多人是沒有這種思維的,即綜合運算能力。他們的標準單一、思維僵固、物化嚴重,只講所見所聞所感所知,除此之外,他們都不認同。

所以常見的就有了這麼一種現象:懂的自不必多言,不懂的怎麼解釋還是轉不過彎來,甚至還會覺得你在故弄玄虛、裝神弄鬼。

換個詞就叫“雞同鴨講”,也就是“相對價值”無效(相對價值無效並不能因此否定它就是無價值的吧)。

比如你和我講賺錢,我和你講情懷,你和我講情懷,我和你講道理,你和我講道理我和你開玩笑,你和我開玩笑我卻當真了(它們都有各自的重要性,就像“信仰只起信仰的作用”,但你不會天真的把信仰當成全知全能吧?如果是,那你把自己看成什麼?一顆棋子?卑微不起眼的小角色、被操縱的傀儡、……)。

雖然,這些表面看起來是不是都有關聯?甚至可以說一定有關聯(更底層的邏輯是,世界是聯繫的。參照“蝴蝶效應”)。但是,問題是什麼呢?這裏面的關聯性(具體、到底、究竟)有多少?

這時候用概率問題去理解就比較好理解了,即轉化爲百分比是多少,又或者還可以分爲直接相關或間接相關,然後是毫不相干(以當前認知難以聯繫到一塊去),當然還可以是分爲客觀或主觀……

那麼,這又說明什麼問題呢?

用一句話說就是:“瘋狂,就是總在重複同一件事,卻想得到不同的結果。”

放到當前語境中就是:愚昧,就是總想用一兩句“話”(道理,“真理”,經典名言),卻企圖理解整個世界和人生。

哲學中很多話是不能斷章取義的(這是最容易引發爭議之處),甚至連“套用”都很危險(有教無類。此一非它。要明白,一件事是一件事。這並不是說經驗不靠譜,而是說要慎用),至於權威更多的也在於影響力產生之後的結果(權威是後來的產物,也可以說是成就背後的光環效應,消費的是身份和影響力,它並不能說明是正確的。而且,緊接着而來的是類似於“有罪推定”的找證據,就很容易帶進坑裏)。

所以,培根有句話說的就是:真理是時間的產物,而不是權威的產物。(你可以相信時間,但別輕信權威)

這裏的“真理”是需要打個雙引號的。因爲我們並沒有無窮的時間。但難道就要因此盲信權威呢?大可不必!實事求是就好。

“實事求是”是我認爲學習的最基本態度。

那麼,這裏存在的誤區是什麼,介於科學和常識之間的中間地帶是最容易引起誤讀和爭議的(大家都很模糊)。然後就是科學之上的地帶(大家都還在探索中)。這兩者是哲學家常被誤會的主要區域(哲學家通常都在這一位置深耕,一般人不會多想,一般人也不具備那樣的思想深度)。

舉個播音專業的例子哈(不是播音專業的也好理解)……

其實,大家都經常犯這個錯誤,卻又難以意識到這個錯誤。那就是:字的讀音的精準。

不是播音專業是很難深刻體會到讀音的精準性的(新聞播報員一般讀錯了是要罰錢的,所以比較容易漲教訓,但還是難免出錯),但是,它影響我們日常交流嗎?並不。因爲大家都在犯同樣(類似)的錯誤。但是,這能否說大家就沒錯呢?一旦遇到專業人員,一聽就明白了。但他會指出來嗎?沒必要。

對的,就是這個沒必要。放到我上面所講的就是科學的解釋通常不被注意(但可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常識和共識才是自身知識結構的大部分。至於科學之上的知識就更少得可憐了(一般人連基本的知識體系雛形都沒建立完成)。

而哲學跨越常識,甚至超過科學(當然,也有在中間地帶攀爬的,不過科學還是入門。區別就在於基礎科學還是某一領域深耕。總不能要求哲學家是全才吧?所以經常可以看見的是某哲學家同時他還是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心理學家……會有傾向性),這樣去理解,也就能夠明白爲什麼了吧!

至於語言、專業術語、表達……其內核是先了解其體系再深入其具體語境,再到具體語言和表達。這個順序反過來當然也是可行(真理的背面依舊是真理),但是,反過來的順序很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想想看,凡事都用常識去理解,如果常識是錯的呢?

不過,就像瞭解某本書的某個觀點,你從目錄出發(知識體系。比如從唯物主義、樸素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存在主義、實用主義等等)按圖索驥,這樣一來,錯誤的可能性是不是大大減小了呢?

所以,主要原因是什麼,打開的方式不對。

或者換句話說,你的認知水平還不足以支撐你從斷章取義中有所深入繼而看到哲學家的知識體系,兩者無法聯繫起來,自然也就難以客觀地看待其知識觀點。

需要注意到的一點是,哲學家都有自己的“道”(通常指非人爲、非物質,第三單元,第三界,比如老子的道和莊子的道,體系是不同的,包括“儒釋道”也各有相通卻也不同),它是體系的、獨立的(作核心區分的獨立,不在於外在表現形式的相同或不同)、嚴謹的(往往失之毫釐,差以千里),且往往同時具有各自的傾向性(思維是有方向和半徑的)。而如果打開方式錯了,無效也就理所當然了。

無效就是騙嗎?不見得吧!就像概率大就一定發生嗎?同樣不見得吧!又像相似和相同會一樣嗎?每天重複着昨日的生活習性,我們並沒有覺察到其中的變化就能因此否定它是變化的嗎(如果是這樣,我們的衰老如何發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