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人都笼络不住,还当啥老板?

又到各公司开始着手年度绩效考核了的年底了。应该说,前几年,多数企业的多数员工到这个时候是比较开心和期待的,因为大部分企业和大部分员工都是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定的目标的,都在期待着获得年终奖过年肥年。但今年不一样,完成年初制定目标的企业并不多,本周,我接触(现场及线上)了15家企业,只有1家企业是超额完成了目标,还有1家企业刚好完成目标,其他企业基本都是未完成目标的,而且他们“肯定”剩下来的20多天也无法完成任务……

尽管那13家企业都没有完成既定目标,且其中1家企业目前仅完成年初目标的40%不到,但实际上,这些企业内部员工的辛苦程度横向看并不亚于那两家完成目标的企业,纵向来看,也不亚于过去5年任意一年的辛苦程度,而且因为目标完成得不好,在即将过去的1年里,还没少挨骂,更没少受煎熬,因为越是业绩不好的时候,老板“莫名其妙”的脾气越是繁多,作为员工,撞“枪口”上的机率大大增加。

昨天,我在微信上面读到一篇文章,是讲国美创始人、曾经的首富黄光裕的,文章指出“自2021年2月份黄光裕正式回归国美领导岗位,国美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急速下坠,与供应商闹翻,与合作伙伴闹翻,如今,甚至和自家的员工也闹翻了:据凤凰网科技报道,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在12月5日被近百名员工围堵在鹏润大厦36层的办公室,双方甚至还发生了肢体冲突,有现场的国美员工透露,黄光裕在谈判中出言侮辱讨薪员工,称“员工不要脸”,这才导致了冲突的发生。”

实际上,黄光裕能够在现场说出这样的话并不意外,他此前还对一位想要离职国美高管表示:“如果你敢走,就弄死你。”所以,在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遭遇挑战和压力的背景下,作为老板,要不要笼络好骨干员工呢?

先讲个故事。萨达姆▪侯赛因被美国判处死刑。在处决前的几星期,他被关在坎贝尔堡军营里。有十二个士兵奉命看押他。而就在这几个星期中,那些士兵被萨达姆征服了。这十二个士兵刚一接到任务都很愤怒,因为大家都知道萨达姆是美国的敌人,他们恨不得自己亲手杀了他。可是跟萨达姆相处下来,他们居然建立了亲密的友情。

萨达姆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是爱。就在执行绞刑的当天,萨达姆还挨个问候了这十二个士兵。你们昨天晚上睡得好不好?这段时间相处下来真是觉得你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真感谢你们的照顾。萨达姆跟士兵一一握手,小声跟他们说着话,说得这些人都满含泪水!

到了刑场,有一些愤怒的围观群众想上前打萨达姆,还向他吐口水,那十二个士兵不干了。有两个人差点跟人群打起来。临刑前,萨达姆还亲切地跟负责绞刑的刽子手说,“我原谅你们,你们只是在做你们的工作。”

萨达姆被处决,那十二个士兵中有人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都知道萨达姆不是好人,是杀人犯,应该恨他,但是他们恨不起来。有个士兵说觉得萨达姆就像是爷爷一样,怀念跟他在一起的每个夜晚。

这是不是很神奇。萨达姆绝对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他有一种特殊的魅力。那不是领导力,而是近乎一种超能力,能让每一个接触他的人感受到他的爱。实际上,成功的独裁者绝对不是那种咋咋呼呼让所有人都怕他的人,开玩笑,连身边的人都笼络不住你还搞什么政治。

很早以前,我就碰到一个咋咋呼呼的老板,动辄大发雷霆,通常2小时的会能骂人1小时50分钟,陈年芝麻的小事能念叨大半年,直到新的不满的事出现……几年下来,身边稍微有一点能力的人,都被他骂走了,实际上,也不是说其他留下来的人就更能忍受被骂,而是那些相对更有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找到工作,我问过他身边的一些骨干人员,他们老板为什么总是那么大火气,其中一些人告诉我,主要原因是最近那几年公司业绩太差了,老业务每年都完不成目标,而新业务连年不见起色,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只要业绩好(不管是什么原因),老板就会经常表扬这个人……前几年,这家企业已经将之打包卖掉了。

尽管人们会经常诟病国企的“工资总额”管理机制,但实际上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不理想的背景下,恰恰体现了工资总额管理的一种相对民营企业和员工的优势,虽然工资总额不会随企业的效益线性上升,但同样的道理,在短期内它也并不会完全的线性下滑,也就是说基于既定目标下的工资总额,即便业务直线下滑,基本上当年度也能有当年工资总额预算的约75%,加上国企的目标制定相对民企更科学合理,所以,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就业市场各行各业往往是“国企”更受青睐。

那么,民企老板们是不是要学一学国企的做法呢?我的建议是:应该学,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应该笼络好公司的骨干员工,物质激励肯定是一方面,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就要能够积极想其他办法,比如对员工的关爱。实际上,在华为创业初期,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但是任正非始终不忘鼓励他的员工,打白条、承诺成长、岗位、未来等,这些都体现出任正非常对员工、对人才的真爱。

正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在很多老板眼里,公司经营不景气时,他们往往总是盯着自己身边员工的缺点和不足,总是认为别的公司的员工更为优秀,我也碰到一些老板,时常想当然地假设:我要是有XX公司那样的骨干员工XXX就好了,但是他们很少想过,如果自己连身边的人都笼络不了,不能激发其激情、动力以及死心踏地的忠诚,那么对别的公司的骨干也只能是“垂涎”罢了。

俗话说“如果我们爱的人不在身边,我们就爱身边的人”,至于企业老板,如果自己理想中的骨干员工暂时还不在身边,那就将身边的人培养成理想中的骨干。越是在寒冬期,越在珍惜这样的骨干人员,越是要想方设法笼络好他们。当熬过冬天时,也才能更好地迎接春天,收获秋天(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管理培训师、商业作者。专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著有《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