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是一种防御

最近在读曾奇峰《适度的防御》,看名字觉得这本书一定很枯燥,可内容读起来很有意思。

我们很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其实是一种防御。什么是防御?可以理解成,一个人受到伤害后为了保护自己而拿起的一面盾。

日常生活中很多防御是容易识别的,比如,我们常说的讨好型人格。讨好是一种防御,防御比自己力量强大的人伤害自己,为了让你不要伤害我,所以我讨好你。

还有我们可能会不接外地陌生电话,尤其是虚拟号码,这也是防御,防御被电信诈骗。

防御可以是有意识的,比如不接外地虚拟陌生电话,拒绝被陌生人搭讪等。

也有很多无意识的防御,很不容易被识别,比如沉迷学习。大家或许会说沉迷学习是好事,怎么会是防御呢?

前两年,我特别沉迷于自我通识教育,找个很多学科的课来听,普通速度还不满足,必须两倍速、三倍速的听,但是这个学习过程并没有让我觉得很享受,反而越学越焦虑。

直到最近我才明白,这种沉迷学习对我来说其实是防御,为逃避内心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声音。

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需要通过大量学习来进补,这就像一个并不饥饿却在疯狂进食的人,试图通过进食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我通过高强度学习来进补自己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此外,麻木也是一种防御。我们可能会在攻击他人或自我攻击时使用“麻木”这个词,麻木很容易被贴上负面、遭人嫌弃厌恶的标签。

但其实,麻木防御的是受到伤害后感知到的痛苦。女人生产前会打无痛分娩针,无痛分娩针是注射少量麻醉,麻醉的效果是,虽然宫缩这个痛苦源依然存在,无法回避,但是可以借助麻醉降低女人对痛苦的感知力,明明有十分痛,在麻醉的帮助下,只能感知到三分。

而麻木呢,是自己在面对巨大痛苦时给自己注射的无痛针,让自己尽量降低对痛苦的感知程度,这样就可以把自己保护起来。

所以情感麻木的人,他们并非自己愿意麻木,而是迫于当前痛苦的形势,不得不选择麻木这块盾来保护自己。等外在危机解除了,他们觉得安全了,不再需要防御时,手中麻木的盾也就自然放下了。

可见,防御无处不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防御。有些防御常见,有些防御不常见,抛开价值评判不说,防御的本质都是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不受或少受伤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