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牽掛中的溫馨

街道兩旁的梧桐樹葉一片片飄落下來,潮溼的瀝青路面上斑斑駁駁。這些樹葉,從春到秋,美麗了城市,溫潤了氣候,現在完成了它的使命,戀戀不捨地離開枝頭,最後歸於塵土。

走在大街上,看到風雨中飄舞的黃葉,我想,自從仲夏到省城來,現在已是初冬,一晃快四個月沒回老家了。

這是過去幾十年從來沒有過的事。

人們都說,父母在哪裏,家就在哪裏。過去,父母親身體都好,堅守在老家忙碌,我對這話感受不深。今年,父親不在了,母親被接到身邊,原來的那個家、那個我們呆了幾十年的老家,就變成一座空屋了。房子還在,但父母親不住了,房子的魂就像丟了,回家的興致也就淡了許多。

早先在單位上班時,下鄉經過老屋不遠的公路,總要順道回家,看看父母親。退休後進省城做事,爲小輩幫忙,三個多小時的車程,駕車往返老家,一次也沒遲疑過。因爲,那裏有父母親在。

往家走時,後備箱裏帶些給父母買的衣物喫食,轉回頭時,後備箱更是塞得滿滿的。春天是豌豆青蒜,夏天是豇豆茄子,秋天是蘿蔔青菜,冬天是山芋青椒,都是直接從地裏或大棚裏起出的,粉嫩新鮮,青綠欲滴。汽車後備箱盛着的,是子女的一份孝心,是父母滿滿的愛意。

每次離家時,車子開出老遠,拐上大路上的水泥橋,降下車窗側臉回望,兩個老人還在門口,遠遠地目送我遠離。那麼遠,他們眼力不濟,見到的肯定只是我那輛白色的豐田越野車,絕對看不到車窗裏的我。儘管自己老大不小,經風歷雨,感情早就深沉內斂,可父母親倚門遠望的鏡頭,還是讓我禁不住眼睛發潮。

在父母親的眼中,孩子不管年紀多大,永遠也不會長大。兒行千里,父母擔憂。這種擔憂,並不會隨着子女年齡增長、條件改善、閱歷豐富而有所改變。

記得多年前,我已年過四十,孩子已讀大學,自己在城裏多年,也積累了些經驗,負責一大攤子工作。一次回到老家,父親坐在屋檐下,看着我喫着他剛從地裏摘回的西瓜,朝我身上反覆打量,幾次欲言又止,像是要問我點什麼,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過了幾天,一位也在城裏的同村朋友遇上我,說起我父母親,原來是他們對我的工作不放心。父親悄悄向人家打聽,我能不能應付得了那一大攤子工作,能不能把一幫人帶好管好,甚至問起在臺上會不會講話,會不會也像人家幹部一樣、像模像樣地做個報告?

朋友和我說起這些,我們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我終於明白,幾天前父親盯着我,渾身上下左看右看,就是想問這些的。當晚,我打電話回去,和他說起這事,他在電話那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你二十來歲出去,我什麼時候看到你替人家開過會、講過話的。我只記得,你跟着我幹農活的樣子,有些毛糙,有些笨拙。”說着說着,爺兒倆在電話裏都笑了。

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這種默默無言的牽掛。做子女的,牽掛着父母的健康、勞累;做父母的,牽掛着子女的工作、生活,牽掛着你全家人的平安。這樣的相互牽掛,就是親情紐帶,也就是這種牽掛,讓那個老家充滿了溫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