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理想学生

朱老师说,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所以,朱老师希望他心目中理想的学生应该是这个样子的。1.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2.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独特见解和思想。3.自信自强,在困难 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4.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特长。5.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6.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像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这六条当中,每一条都寄托着期待和希望,新时代的中华少年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第四条里讲的理想学生应该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这一条我深有感触。现在许多学生有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气,如口袋里有几块钱就喜欢去买一些辣条啊,烧烤啊、奶茶啊,这些东西吃了对孩子身体没好处。还有一些孩子喜欢去打游戏、刷抖音,这些孩子无心向学,他们的精力都用在其它方面,这与朱老师所说的,没有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一技之长是有很大关系的。在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一至二项特长,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时间去从事不健康的活动。

我们现在的很多学校还是以升学为主,孩子来到学校,主要是从事主科的学习,考试、写作业,其它的兴趣爱好,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能有一些,但大部分的农村学校基本上是没有的。孩子们下午放学后,就没有自己的事情可干了,这样的环境下最容易受外界不良倾向的诱惑。

在第五条当中,朱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的“人缘儿”。这一条是现在学生的短板,很多孩子平时只注重学习,生活上的事情几乎是一窍不通。特别是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更是不行。我身边就有几个这样的例子,他们从小到大只管学习,考上大学以后,不知道怎样洗衣服,不知道怎样整理自己的床铺,遇到什么困难,不敢向同学求救,或者不知道怎样与同学沟通,在群体生活中,他们总是处处碰壁,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更加不敢与人沟通了,孤僻的性格让他们在同学眼中,成了人见人畏的“怪人”。

毛泽东曾对下一代提出殷切的希望:“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衷心希望新一代的学生们能努力提高自我素质,为国家建设出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