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几何教学

几何学主要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及其变化规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几何初步知识是几何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可以借助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具体情境认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丰富直观体验,逐步归纳一些基本的几何事实,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习心得:

1.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比较简单,属于奠基类知识,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还记得自己在师范学习时,学到立体几何那里,每节课根本就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虽然老师拿着教具演示了,可画在黑板上的那些立体图形,我就是看不明白,脑子里根本建立不起来图形的相关表象,以至于老师时还曾经补考了一次。

相比较而言,小学阶段的几何初步知识真的是比较简单的了。不过也许这也只是我单方面的感受吧,也许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会有和我当时一样的困惑和迷思,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无力感。比如,在我们看看很简单的三视图,很多学生就根本看不懂;特别是初学长方体时,长方体的上面为什么要画成平行四边形?应该也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困扰一部分孩子的大难题。

2.对于小学阶段几何初步知识的学习,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借助于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和相关经验来帮助学生建立图形的表象,理解与图形有关的概念。

例如,对图形的认识,一般要遵循“生活实物--抽象图形--生活实物”的过程。通过观察生活情境中的实物,发现图形的共同特征,进而抽象成几何图形,然后再将所建立起的几何图形的表象拓展到生活中更多的事物,去寻找更多符合这种特征的实物。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概括、画图、想象等活动,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再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一直都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对于此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类比较,反思交流等方式,去发现和总结展开图的不同类型。而对于长方体的展开图,则是又多了推理意识和空间想象等素养的培养要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