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聊聊人的“不確定性”

在西方社會早期的地圖裏,人們會把熟悉的地方繪製出來,而沒去過不熟悉的地方,則會畫上海蛇等各種怪物,爲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爲人們對不確定性有着本能的恐懼。

而這一切都是人類進化的結果,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中,如果人們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想要去接近,那麼十之八九會被淘汰掉,比如看見扁平的鱷魚或者毛茸茸的老虎,就好奇地去查看,那結果可想而知,基本都成爲了野獸的食物,而那些充滿恐懼感然後逃跑的人活下來的概率則會大大增加。

所以,最終通過自然選擇後剩下的人們,基本都是對不確定性充滿恐懼的,這種恐懼感也就一代一代傳了下來,成爲了人的一種本能。

2021年清北畢業生有70%選擇體制內,爲什麼很多名校大學生都選擇在體制內工作?就是因爲體制內比較穩定,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會有一個良好的預期,很多人會說進了體制內相當於“一輩子看到頭”,可是也正是這種“一輩子看到頭”纔有了確定性,不會讓你感到恐懼。

而如果在私企工作,那麼就會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典型的就是最近幾年被經常議論的“35歲危機”,很多職場人如果在35歲,還沒有晉升到一定的管理崗位,那麼往往會被優化掉,這一點在程序員羣體特別明顯,很多互聯網巨頭的平均年齡都沒有超過30歲,比如騰訊員工的平均年齡爲29歲。

另外不確定性也會讓人們變得迷信,現實中很多喜歡看風水、算命、求生拜佛什麼的,甚至很多有錢人、大領導也對這些十分篤信,這主要是因爲他們經常從不確定性中受益,因爲有些人特別是成功人士都需要運氣的加成,而運氣就是一種不確定性的東西。

比如現在很多漁夫在出海前都會祭拜媽祖,希望媽祖可以保佑自己捕魚順利,因爲每次出海會不會遇到風浪都是一種不確定性,假如捕魚的時候風平浪靜,他會想一定是媽祖保佑,而如果遇到了風浪,他還是會很迷信,認爲自己朝拜時不夠虔誠,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無法再跳出來。

而如果你對事情結果的每一步都瞭如指掌,知道導致每種結果的原因,那麼就不會再迷信,比如一個程序員做了一個上傳圖片的程序,在代碼裏規定了上傳圖片的格式和尺寸,當你上傳規範的圖片時就會成功,反之則會失敗。

而如果此時一個傳教士告訴你上傳成功是因爲受到了神的保佑,失敗則是因爲神對你有所不滿,是對你的示警。我想此時你一定不會相信他們所說的“神”,因爲你對每一步都非常瞭解,明確知道成功與失敗的原因,也正是因爲這種確定性,才讓你能堅定地相信自己,避免了迷信。

在古代每次發生日食,很多皇帝都會齋戒沐浴,甚至貶謫大臣,因爲當時人們普遍認爲這是因爲皇帝做了某些錯事,從而導致了上天的憤怒。而現在看來,這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自然現象而已,和上天憤不憤怒沒有一點關係。

隨着人們知識文化水平的提升,確定性的範圍會被慢慢擴大,從而可以更清晰地觀察瞭解世界的規律,同時找到處理事情的最優解。但是,不確定性也將會永久存在,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專業能力,讓自己在不確定性中得到確定的答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