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勉學篇

1. 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譯文:我們讀書學習要有恆心,要一邊讀一邊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晚都把心思用到學習上,才能真正學好。

2.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譯文:從前,孔子是個十分好學的人,當時魯國有一位七歲神童名叫項橐,孔子就曾向他學習,像孔子這樣偉大的聖賢,尚不忘勤學,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3.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譯文:宋朝時趙中令——趙普,他官已經做到中書令了,天天還手不釋卷地閱讀《論語》,不因爲自己已經當了高官而忘記勤奮學習。

4.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譯文:西漢時,陸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公孫弘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們兩人都很窮,買不起書,但還不忘勤奮學習。

5.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譯文:漢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髮拴在屋樑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他們不用別人督促而自覺勤奮苦讀。

6.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譯文:晉朝人車胤把螢火蟲放在沙袋裏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兩人家境貧苦,卻能在艱苦條件下繼續求學。

7.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譯文: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李密放牛把書掛在牛角上,有時間就讀。他們爲了謀生,雖然身體勞累,卻依然堅持讀書。

8.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譯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號老泉,小時候不想念書,到了27歲的時候纔開始下決心努力學習,後來成了大學問家。

9.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譯文:蘇老泉年紀較大時才後悔當初沒好好讀書,而我們年紀輕輕,更應該把握大好時光,發奮讀書,纔不至於將來後悔。

10.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譯文:宋朝有個梁灝,在82歲時才考中狀元,在金殿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如他。

11.彼既成,衆稱異,爾小生,宜立志。

譯文:梁灝這麼大年紀尚能獲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驚異,欽佩他的好好學不倦。而我們應該趁着年輕的時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無量。

12.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譯文:北齊有個叫祖螢的人,八歲就能吟詩,後來當了祕書兼著作郎。另外,唐朝有個叫李泌的人,七歲時就能以下棋爲題而作出詩賦。

13.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譯文:他們兩個人的聰明和才智,在當時很受人們的讚賞和稱奇,現在你們正是求學的開始,應該效法他們努力用功讀書。

14.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譯文:在古代,有許多出色的女能人,像東漢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辯琴聲好壞,晉朝的才女謝道韞則能出口成詩。

15.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譯文:像這樣的兩個女孩子,一個懂音樂,一個會作詩,既聰明又敏捷,身爲一個男子漢,更要時時警惕,充實自己纔對。

16.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譯文:唐玄宗時有一個名叫劉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歲就被推舉爲神童,並且做了負責刊正文字的官。

17.彼雖幼,身已仕,有爲者,亦若是。

譯文:劉晏,雖然年紀這麼小,但卻已經做官了,擔當國家給他的重任,要想成爲一個有用的人,只要勤奮好學,也可以和劉晏一樣名揚後世。

18.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爲人。

譯文:狗在夜間會替人看守家門,雞在每天早晨天亮時報曉,動物尚且有所作爲,人如果不能用心學習,迷迷糊糊過日子,有什麼資格稱爲人呢?

19.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譯文:蠶吐絲以供我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製蜂蜜,供人們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不能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己的價值,真不如小動物。

21.幼兒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

譯文:我們要在幼年時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長大後才能夠學以致用,替國家效力,爲人民謀福利。

22.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譯文:如果你爲人民做出應有的貢獻,人民就會讚揚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榮耀,連祖先都增添了光彩,也給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樣。

23.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唯一經。

譯文:有的人遺留給子孫後代的是金銀錢財,而我並不這樣,只有一部《三字經》,我只希望他們能精於讀書學習,長大後做個有所作爲的人。

24.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譯文: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穫,而只顧貪玩,則對自己不利,每一個年輕的學子,都應該引以爲戒,努力不懈,自勉自立,成爲有益於社會的人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