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變2】怎麼辦比爲什麼更重要

一、做一個堅定的行動派

改變很難,就像打擂臺,對抗一個名叫“慣性”的對手。它強大、反覆和不屈不撓,可以規避風險,也是一種阻礙。它排斥生活中一切變化,不惜調用整個心理系統,編出合情合理的理由。哪怕是有益的變化,也會激發它強烈的阻抗。

所以,困境絕非聽別人幾句話就能解決,故建議往往無用無效,最有用的辦法往往是靠我們自己找到的,只是很多人並沒有找,即使身陷痛苦,也只用相同的方法,期求不同的結果,結果就只能是在老路上打轉。

關鍵是走一條新路,因爲改變源於做點不一樣的。很多人都喜歡通過“思考”尋找答案,更安全,更無痛,並且顯得更深刻和觸及靈魂。但是“做”點什麼更管用,行動比正確的行動更重要,行動會直接帶來新經驗,這就可能帶來長遠的改變。在生活中不斷做實驗,無論結果如何,至少有個結果,這都會增進我們對事物的瞭解。

行動很難,因爲新嘗試意味着不確定和風險,所以,要小行動,保持基本不變的同時,朝着可能的方向改變一點點。不需要一次性解決問題,如果你太想要一個徹底的、長久的改變,你就會被挫敗、沮喪和自我否定壓垮,最後的結果是連5%也做不到,你只做到了0%。

做一個堅定的行動派,因爲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新的行動裏。

專注每天的實際問題

人需要確定性,但人生總體又是不確定的。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就是把大的不確定轉化成相對短期的、階段性的確定。你只負責眼前一年,把未來的一生交給“命”。站在幾十年的時間尺度上,人是被“世事無常”主宰的。

而實際的困惑存在於當下的生活中,具體的問題雖然難,需要思考、投入和耐心,不過是可以慢慢解決的。可是,不實際的問題,就連解決都談不上,比如把焦點放到內心,不去想“怎麼辦”,而是想“我應當悟出怎樣的人生哲學”。這確實更容易帶來滿足感,但具體困惑也還是沒有解決。

積極的行動會開啓一條“行動讓人的狀態變好,狀態變好又帶來更多積極行動”的正反饋循環鏈路。與之相反的就是“向下螺旋”的惡性循環:因爲心情不好,導致什麼都不想做;因爲什麼都沒做,導致心情更差。

靠思考解決問題,就是如此,越想越難受。這時就要少想多做,一旦開始做事,就啓動了“向上螺旋”。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它需要我們在狀態不好時,堅持邁出一小步。

How比why更重要

1.Why原因論和目的論

如果遇到問題,先從過去找原因:因爲曾經的經歷,所以現在我遇到這個麻煩,表現出不情願的狀態。在這種原因論的視角下,我是一個“受害者”,這和“原生家庭”很契合。這種視角給我們提供了慰藉感,是不可或缺的療愈元素:你沒有做錯什麼,你只是一個受害者。

而目的論認爲,一個人做一件事,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因果,而是爲了實現將來的某種目的。它相信人永遠具有主觀能動性,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爲你不能,而是不想。只是需要通過更恰當的方式達到目的。

相比於哪個正確?哪種對人有幫助更重要。無益於人的觀點,不要也罷,比如“你是按自己的意志做事的,你現在的不幸都是自找的。”

理解一個人的原則是,將他的行爲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這更有助於接受對方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而不是指責。

你沒有錯,同時,我們可以找到不同的方式實現你的目的。

2. How怎麼辦?

(1)觀察:觀察問題是怎麼發生的,比如情緒的發生過程,因爲只要去觀察,就已經改變了。

(2)允許:越不讓一個人做什麼,他就越想做。要跳出這樣的怪圈,需要讓對方知道“你可以”,你有權選擇。一個人做出自我負責的決定,前提是他相信自己可以決定。沒有人站在對立面,做不做都是爲了自己。

(3)儀式:一套流程化的宣言和動作,比單純的語言更具有感染力。它常常被用作某種轉變的契機。如辦一場成人禮,比說教更能減少少年孩子氣的行爲。做一面錦旗比口頭感謝更能體現出感激的心意。儀式不只是讓他們“聽到”,還產生了記憶和影響。

(4)小動作:比起“不要吵架”,更有效的建議是“吵也行,吵完倒杯水”。完成一個動作,比想明白一百個道理更有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