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設教無常法,萬法歸一一亦無(4)

【王陽明傳略】145

嘉靖六年(1527年)

4、無是本體功在有 心學宗旨四句教

王畿曾經就禪學話頭公案請教於陽明先生。王陽明答覆說,釋迦摩尼的傳教的時候,沒有這個法門,只教人專注於般若(智慧),後來的傳教者漸漸把他理解爲道理,於是成爲義學。至達摩進入中國創立禪學,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義學便廢了,但六祖以後,禪學失去了源頭,又回到了義學。真正來說,般若都是自悟的。

王畿、錢德洪送王陽明到富陽,臨別之際,王陽明針對兩人有無之間,又說道:“良知,天命之性,不睹不聞,無聲無臭。莫見莫顯,體物不遺,不睹不聞,本體常寂,命之曰誠;莫見莫顯,妙用常感,命之曰神。體常寂而用常感,常虛常靈,有無之間,不可致詰,命之曰幾。

性焉安焉,知幾其神,以止至善,天運川流,不捨晝夜;復焉執焉,見幾而作,遷善改過,雷厲風飛,不俟終日。有所忿懥好樂則不寂,不寂則撓其體;親愛賤惡而闢則感不通,不通則窒其用。

慎哉,其惟獨乎!獨也者,幾也。於焉戒慎,於焉恐懼,日瑟僴(莊敬寬厚),日赫暄,日精微,日廣大。禮儀威儀,無適非仁;發育峻極,無適非天。是爲誠立神通,全生全歸之學。

世之擬議言動,繩趨矩步,而貞純未融,其蔽也支;獨抱玄機與造化遊,而人倫庶物脫略未貫,其蔽也虛;皆師門所弗與也。”

錢德洪、王畿意猶未盡,又追送到桐廬嚴灘,王畿問實相與幻相。王陽明回覆:“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王畿馬上領會:“前者是從本體上說功夫,後者是從功夫上說本體。心非有非無,相非實非幻。纔着有無實幻,便落斷常二見。譬之弄丸,不着一處,不離一處,是謂玄機。”王陽明頷首,說道:“良知知是知非,其實無是無非。無者,萬有之基,冥權密運,與天同遊。人知神之神,不知不神之神也。若是非分別太過,純白受傷,非所以畜德也。”

十月,王陽明抵達南昌,鄒守益、歐陽德、劉邦採、黃弘綱、何廷仁、魏良器、魏良弼、陳九川等諸同志二三百人候於南浦請益,王陽明對他們說:“軍旅匆匆,不知從何說起。我有更高的一機,本來不想輕易說出來,但前些日子,被王畿說破了,我現在軍務在身,沒有時間和你們詳談,你們可以去浙江,和王畿、錢德洪一起切磋應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