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幼年時期遭受家庭暴力,身心被嚴重摧殘,則同理心被殘忍取代,同理心泯滅。


在幼年時期遭受家庭暴力,身心被嚴重摧殘,則同理心被殘忍取代,同理心泯滅。

比如有一個受虐小女孩對號啕大哭的小朋友表現出惡狠狠的威脅表情。另一個被虐待的孩子——一歲的托馬斯聽到房間裏有個小朋友在哭,嚇得一動不動,他呆呆地坐着,一臉恐懼,背部直挺挺的,小朋友一直在哭,他也越來越緊張——好像在爲自己受到攻擊作好準備。而28個月大的凱特,也是被虐待的孩子,她的表現幾近殘忍:她挑中了比她小的寶寶喬伊,把他踢倒在地,喬伊躺在地上的時候,她溫柔地看着他,開始輕輕地拍他的背,然後越拍越快,變成了捶打,一下比一下重,完全不管他的痛苦。凱特一直在打喬伊,最後發展到重重地打了他六七下,直到他爬走。

顯然,這些孩子以自己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待其他小朋友,他們的殘酷無情正是被父母殘忍虐待的孩子的一個極端表現。這些孩子往往還會對小夥伴受傷或哭泣漠不關心,他們似乎是被虐待孩子殘忍和冷漠的極端代表。總體來說,這些孩子長大以後,更有可能存在認知困難,更加好鬥,不受夥伴們的歡迎(不足爲奇,他們學前的經歷預示了他們的未來),更容易陷入抑鬱,而且成年後更容易觸犯法律和犯下暴力罪行。

同理心的缺失會代代相傳,殘暴的父母在童年期必然被他們自己的父母殘暴對待過。受虐兒童就像他們暴力父母的縮影,很早就學會了殘暴的迴應方式。


同理心的缺失有時會(如果不是經常的話)代代相傳,殘暴的父母在童年期必然被他們的父母殘暴對待過。這和那些常常表現出同理心的孩子截然相反,這些孩子的父母培育和鼓勵孩子對他人表達關懷,並理解惡意行爲對其他孩子的影響。由於沒有經歷過缺少同理心的情況,這些孩子似乎完全不知道這回事。

受虐幼兒最棘手的地方在於,他們就像是他們的暴力父母的縮影,很早就學會了殘暴的迴應方式。遭受身體暴力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他們獲得的情緒經驗實在是太明顯了。在這種情感爆發或危機來臨的時刻,人腦邊緣中樞的原始傾向處於統治地位。這時候情緒腦反覆習得的習慣就會壓倒一切,不管後果是好還是壞。

大腦本身可以被殘暴塑造,也可以被愛塑造,這意味着童年爲情緒經驗奠定了基礎。受虐兒童很早就遭受了持續的創傷。也許,理解受虐待兒童的情緒經驗最有意義的價值在於,瞭解精神創傷怎樣給大腦打下永久性的烙印,以及怎樣消除這些野蠻的印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