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沉默的大多數》(六)

這周讀的文章,大都和科學這一詞有關。

在《科學與邪道》一文中,王小波指出:中國人對證明自己的種族優越從來就不很在意的,他們真正在意的是想要證明自己傳統文化的優越性。對於他的這個觀點,我不置可否,但是對於他在這篇文章裏中的另一個觀點,我則表示贊同。他說,人在絕望的情況下容易陷入迷信。對此表示贊同,是因爲我個人見過這樣的事兒。在我們這裏,一些人只要身體出了點狀況,而且醫院還解決不了的,他們就會去找神婆。而對於這種行爲,我則表示可以理解。畢竟,有些人能夠從中獲得希望,即使這種希望虛無縹緲,但這虛無縹緲的希望總比絕望要好。

在《科學的美好》一文中,王小波指出:科學的道理不同於“夫子曰”,也不同於紅頭文件。對此王小波在文章中給出了兩點理由。

首先,他認爲:科學和人類其他事業完全不同,它是一種平等的事業。我想,很多情況下,資金會成爲一個人搞科學的重大難題,這不假。但是我又想,如果一個人願意以科學作爲自己一生的事業,即使資金再困難,他都會堅持下去。所以就這一點而言,科學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它不會拒絕任何一個願意走進它的人。

其次,王小波認爲:科學的美好,還在於它是種自由的事業。因爲一種自由發展而成的事業,總是比個人能想出來的強大得多。對此王小波舉了一個很貼切的例子。他說,誰都沒有想建造這樣一個全球性的電腦網絡,大家只是把各自的網絡連通,不知不覺就把它造成了。是啊,科學何嘗不是如此呢?當那些搞科研的人都不約而同地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時,不正如人們連通網絡的過程嗎?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科學的發展需要自由的氣氛,而不能閉門造車。

在《生命科學與騙術》 一文中,我覺得王小波想表達一個很重要的觀點,那就是科學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就我們自身對科學的態度而言,剛開始把它當成洪荒猛獸,後來又將它當成巫術,再到後來把它當成宗教一樣崇拜,直到現在能夠真正認識科學。回顧這整個過程後,我們再來看受不受騙的問題。那麼在我們認識科學的過程中,有哪些階段容易上當受騙呢?毋庸置疑,在沒有真正把握科學之前,我們都容易上當受騙。因爲我們沒有把握科學時,我們對別人口中的科學是一種仰望,我們沒有平常心,而那些所謂的騙子正是利用這樣的一種心態招搖拐騙。換一句話說,有了平常心,也就不容易被騙,但是前提是我們必須對科學有正確的認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