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可之旅20】說話結結巴巴是怎麼回事?

平時說話好好的,也挺流暢,爲什麼到了某些場合,說話就變得結結巴巴的?

這是有些人經常會遇到的情況。

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認爲,這樣的人就是比較自戀的人。

在情感體驗上,他們會把自己吐字清晰、順暢一氣呵成地說話當成是對別人的攻擊,而這種攻擊會傷害別人。

那麼下意識地他就要把說出來的話像是切成一段一段的,表現出來,就是說話結結巴巴的,但在生理上他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在某些場合,比如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他是可以流暢地說話的。

現實中作爲旁觀者,我們如果聽到一個說話流暢、吐字極其清晰的談話者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的什麼,是有力量的、是強大的、有影響力的,而這個狀態,就是一個人天然的攻擊性釋放之後所傳達出來人們能感受到的東西。

如果一個人過度地誇張自己攻擊性的能量,那麼他會直觀地體驗到自己的攻擊會摧毀別人,就會把攻擊性藏着,儘量不往外釋放,不往外怎麼辦,那就只能向內攻擊自己,所以這樣的人一般都有一點抑鬱的傾向,天然的攻擊性不往外送建立影響力,向內攻擊可不就把自己打壓地抑鬱了嗎?

如果發下你自己在人羣中說話不自覺地結巴,那麼,就要去體會、覺察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攻擊性不敢向外釋放。

事實上,攻擊性不向外釋放就是沒有活出自己,就是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的施展自己,就會變成老是自己跟自己玩,就像是自慰一樣,人需要在關係當中、在團體當中、在社會當中施展自己的各種能量,這才能創造價值,推動社會的向前發展,跟自己玩是玩不出花來的,也不會給社會帶來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