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學4-11.屈曲-伸展的動態特性

《功能解剖學》讀書筆記之【11.屈曲-伸展的動態特性】

從前面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確定橈腕關節和腕中關節的功能是相互依賴的。

在屈曲-伸展運動的參考位置(圖4-98外側觀),橈骨(1)、月骨(2)、頭狀骨(3)和第3掌骨沿着橈骨的長軸排列得十分完美。橈骨遠端關節表面的後邊緣比前邊緣延伸得更長。

上面的2幅圖可以幫助理解這2個關節爲腕關節運動所做的貢獻:

※在屈曲運動中(圖4-99),橈腕關節的活動範圍(50°)比腕中關節(35°)更大。

※在伸展運動中(圖4-100),由於橈骨的後邊緣碰到了腕骨,則情況正相反,腕中關節的活動範圍爲50°,橈腕關節爲35°。

2個關節的總體可動域是相同的(85°),但是單獨運動時的最大範圍呈相反關係。比較容易記憶的方法是:橈腕關節的伸展會馬上被向下延伸的橈骨後緣所阻擋。

Henke機制

德國解剖學家Henke提出了一個關於解釋腕關節運動的理論,這個理論被近年的研究證實。我們必須認識到在生物力學中,沒有一根軸是完全包含在單一參考平面中的,並且沒有一根軸是穩定不變的。總之,所有的軸都是運動的(圖4-101)。

Henke定義了腕關節的如下2根傾斜軸:

※近側軸(1,紅色):屬於橈腕關節,呈前後側和內外側方向傾斜。

※遠側軸(2,藍色):屬於腕中關節,呈後內側和內外側方向傾斜。

這就解釋了爲什麼屈曲和伸展活動中會伴隨着其他運動,例如在軸向旋轉運動中的旋前和旋後,它們通過以下方式來相互抵消:

※在屈曲運動中(圖4-102透視下的前內側)近側列旋前,可以產生屈曲、外展和旋前的聯合運動;遠側列旋後則產生了屈曲、內收和旋後的聯合運動。屈曲部分是累加的,而內收-外展和旋前-旋後相互抵消。

※在伸展運動中(圖4-103透視下的前內側)近側列旋後,可以產生伸展、內收和旋後的聯合運動;遠側列旋前則產生了伸展、外展和旋前的聯合運動。伸展部分是累加的,而內收-外展和旋前-旋後相互抵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