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學4-10.內收-外展的動態特性

《功能解剖學》讀書筆記之【10.內收-外展的動態特性】

在外展運動中(圖4-94),正位片顯示腕骨在腕關節近側關節面處向遠端旋轉,旋轉中心大約位於月骨和頭狀骨之間(星號表示),同時頭狀骨向外側傾斜,月骨(深色標記)向內側移動並逐漸平躺在下橈尺關節的遠端。外側的手舟骨在屈曲時向前傾斜,同時降低了垂直高度。它在橈骨關節面下沉並呈現出“環形結節”形態。實際上,這種旋轉是圍繞着一個有輕度平移的軸所進行的,因爲就整體而言,腕骨會向外側移動直到手舟骨撞擊橈骨莖突,橈骨莖突比月骨莖突更向遠端伸展,結果,外展比內收更早結束。在內側,三角骨一直移動到距離尺骨頭部 15 mm處。沿着第 3 掌骨的軸線,測得的這個外展範圍爲 15°。

在內收運動中(圖4-95),頭狀骨向內側移動,整個月骨(深色標記)向橈骨遠端關節面的外側移動。腕部伸直時手舟骨向後移動,達到其最大高度,手舟骨的那個“環”消失。鉤骨逐漸變細的近端部分與月骨相接觸,並且腕骨恰好位於橈骨遠端的中央部位。沿着第3掌骨的軸線,測得的這個內收運動範圍爲30°~45°。

腕中關節對如下這些運動有影響(圖4-96和圖4-97的前視圖)

※一方面,內收和外展運動發生在這個關節。在完全外展15°的過程中,它貢獻了8°;在完全內收45°的過程中,它貢獻了15°,因此它對於內收和外展的總體貢獻度爲23°。橈腕關節和腕中關節的活動範圍幾乎是相等的。

※另一方面,腕骨的遠、近側列骨在圍繞橈骨的長軸旋轉時也會發生相對移動:

——在外展運動中(圖4-96),近側列的旋轉聯合了旋前和屈曲運動(箭頭PF),其遠側列則相反,它們聯合了旋後和伸展運動(箭頭SE),由此與近側列腕骨的活動相抵消。在近側列移動時,手舟骨也發生輕微移動,由此可以避免或者至少延遲其與橈骨莖突的接觸,從而增加了外展的幅度。

——內收運動(圖4-97)和外展運動完全相反。近側列聯合了旋後和伸展運動(箭頭SE),同時遠側列聯合了旋前和屈曲(箭頭PE)運動,由此抵消了近側列的運動。

※這些運動的範圍都非常小,只有在極限位置時,通過放射影像學檢查並仔細觀察後才能辨認出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