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策略》|更好地思考,更美地生活

《清醒思考的策略》这本书,我放了很久没细读。没细读它不是因为这书的内容差,也是不它语言晦涩难懂,而是觉得内容不够“干”。所谓“干”,指的是既信息密度大,通常又逻辑结构划分清晰,甚至学术味重一点的书。

但那是以前,这几天我倒是在微信读书上用心划了很多线,然后我就瞄到了某ban上的评论:

这是一本更符合中年人气质的书。当你也过了而立之年,领教了生活的冷漠无情,开始自己也变得冷漠而且不太容易上当的时候,看这本书可能会有更多共鸣。如果是五年前我读这本书,可能会在书页上写满不屑一顾的冷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默默点头,划线,继续翻页。

咦?这莫不是在说我?啊。


所以我得认真捊一捊为什么我会认真看这本书了:

1)审美疲劳。“干货”书看多了,自然想换品味了。

2)认同书的主线逻辑。这本书是作者揉合了心理学+哲学(斯多葛党派)+投资学三种知识内核而成,这三类都是在纷繁现象之中勘透底层的学问,值得借鉴,另外书中也有不少关于自然界进化的例子,冷冰冰却能戳破幻想。

3)这本书既不狂热,也不冷漠,但却实用。只看心理学/成功学/鸡汤书容易狂热,兴起天下英杰舍我其谁的豪情;只看哲学和投资学容易变得超脱,发出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慨叹。然后这两种人都容易因为出门不认路,结果去和路边摊老板斗嘴。而这本书内容都是比较接地气,都是围绕着怎么过好过日子而写,写得还挺幽默,确实把平淡朴素的中年人气质给拉高不少~

4)这本书有不少“反”建议,和一些流行书(或者说我的认知)相比的话。说得好听些是“反者,道之动”?比如它劝人不要去想做伟人,不要探究自我,不要相信冥想正念,不要追寻生命的意义,不要被感召,不要太相信计划,不要设目标,不要做义工,不要办信用卡(我延伸的),不要帮别人(拒绝90%的求助请求),不要真诚待人,不要变成通才(把T型人才给否了),不要不信命等等。

当然这其中有些是辩证的说法,甚至正话反说,细细品味,也挺有意思。

以下为书的主要内容摘抄,以后再整理。

《清醒思考的策略》

罗尔夫·多贝里

◆ 1 心理账户 如何将损失转化为收益

>> “心理账户”。这其实涉及了一个经典的思维误区:人们对待一笔钱的方式,是由这笔钱的来头决定的。

>> 对事实进行建设性解读,这一点与美好生活息息相关。

>> 我更乐意预先支付酒店的费用,这样我就不会让自己在巴黎的浪漫周末最终毁在账单上。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峰终定律所诠释的那样,我们对度假的记忆最终会停留在旅途的高潮和结尾上,其他部分则会被忘却。

◆ 2 修正的巨大作用 为什么完美的预设是不存在的

>> 假如你正乘坐航班从法兰克福飞往纽约,那你觉得这班飞机有多长时间是行驶在航线上的呢?90%?80%?70%?正确答案是:从没有。

>> 我们高估了预设的作用,低估了修正的作用。

>> 作为一名业余飞行员,我明白了一点:起飞的状态并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起飞之后的调整。

>>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总会出现复制错误。所有的细胞中都会有负责在后期修正此类复制错误的分子。

>> 免疫系统也没有既定方案。

>> 美国上将,随后还曾担任总统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曾经说过:“计划本身一文不值,计划的过程才是一切。”

◆ 3 誓言 将固执当成一项策略

>> 克里斯坦森曾许下一个誓言。他向上帝发誓,自己在周末不会工作,并会在工作日和家人共进晚餐,尽管这意味着他有时凌晨3点钟就要赶往办公室。

>> 他们身上有一个共性,即凭借极端固执而完成了长期目标。为什么会如此?原因有两个:首先,谁如果在每一个情景中都要重新做出选择,那他便会丧失意志力。这种现象的专业名词是“选择疲劳”。其次,固执之所以有它的意义,还与尊严有关。通过在某些方面长期坚持不妥协,你将展现自己的立场,并表明哪些事情对你来说是不容商榷的。

>> 传奇投资者沃伦·巴菲特为例,他的原则就是拒绝再次谈判。

>> 两车相遇,如果你能让对方看到自己已经锁死了方向盘,并将钥匙扔出了窗外,那么你便展现出了极其强大的决心。

◆ 4 黑匣子思维 为什么每次跌倒都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 请为自己打造一个“黑匣子”,并在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候将头脑中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包括假设、思考过程以及结果。

>> 麻烦可不是高品质的波尔多红酒,它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醉人。

◆ 5 适得其反 为什么节省时间的因素往往会成为时间的窃贼

>> 天主教神父伊凡·伊里奇为美国汽车的真实平均速度算过账,结果是才刚刚达到每小时6公里,也就是步行的速度。

>> 伊里奇将这种效应称作“反生产力”。这个概念表述了一个事实,即很多科技产物乍一看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金钱,然而只要计算一下所有的成本,这种节省的效果便不复存在。

>> 电子邮件、幻灯片、数码相机都是生活中的例子

>> 自然界:雄孔雀在与雄性同类的颜值竞赛

◆ 6 美好生活的消极艺术 不要做错事,正确的事情就会发生

>> “有胆大的飞行员,也有老飞行员,但胆大的老飞行员是没有的。”

>> 投资者常常会谈到“积极面”和“消极面”。

>> 如果要问哪些因素会极大地影响或威胁一段快乐的生活,那我们便会得到非常精确的答案:酗酒,吸毒,长期的压力等等,这些“消极面”是确定而且显而易见的。

>> 巴菲特曾说:“我们没有学过如何在经商过程中解决棘手问题,我们只学过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 芒格所言:“我最想知道的是我会死在哪里,以便让自己从不涉足此地。”

◆ 7 卵巢彩票 为什么你的成功并不是你应得的

>> 这个星球上所有曾经诞生的人中,有6%生活在目前这个时代。换句话说,自从智人出现以来,过去二三十万年中,只有6%的人生活在今天。你其实完全有可能出生在其他时代,这个概率是94%。

>> 你现在的状态应当归功于自己的基因,以及让基因型得以展现的外部环境。隐藏于基因之中的信息,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智商和性格。

>> 首先,你应当保持谦虚,尤其是在成功的时候。其次,请慷慨地、心甘情愿地将手中那份(并非归功于自己的)成果同他人分享,拿出其中一部分来接济那些没有获得成功基因的人,即那些没有在合适的家庭、合适的环境中出生的人。

◆ 8 内省错觉 你要把感受当回事,但不是自己的感受

>> 斯坦福大学的埃里克·施维茨格贝尔教授的评价是:“对当前的情绪进行自我观察,这么做只会得出错误的、不可信的、误导性的结果。这种偏差不是偶尔出现,而是会源源不断地大量出现。我不觉得看不清自己内心的只有我一个人,在我看来,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 我的建议是:不要试着探究自我,不要让个人感受成为自己的指南针。

>> 你无法通过探究自我来获得美好的生活。心理学家将这种错误的想法称为“内省错觉”,即相信通过纯粹的自我反省便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渴望发掘的元素,如生活的目标、生命的意义,以及幸福的核心等。

2023/2/22 发表想法

内省错觉(Introspection Illusion),我们倾向于基于自己所想、所感的内部信息来评判自己,却会基于自己所见的外部行为来评判他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内省错觉。例如,一个因为意外堵车而面试迟到的人很清楚自己有多想拿到offer,但HR却可能通过你面试迟到的行为判定你通过面试的动机并不强烈。

>> 内省错觉

>> 我们不应该太把它当回事,尤其是那些消极的感受。古希腊哲学家将这种屏蔽消极感受的能力称为“不动之心”。这个概念可以用平和、安宁、坚定、冷静、洒脱来诠释。

>> 比如我就不会将自己的感受当成是属于我本人的。这些感受只是从某地来拜访我,随后便离开了。你也可以想象一个画面:我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妙趣横生的集市,集市上空会有各种各样的鸟儿飞过。

◆ 9 真诚性陷阱 为什么你需要一位“外交部长”

>> 既然我们自己都不懂自己,那这些“真诚”的展现又能揭示什么呢?只有在爱情以及亲密的友情之中,“真诚”才会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普通的熟人,甚至在公众面前,“真诚”是不存在的。

>> 我们的身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一个细胞都会被细胞膜包围。细胞膜的作用就是隔离有害的入侵物质,并对进入细胞的分子进行精确筛选。

>> “真诚”的行为就好比是放弃了自己心理层面的那道隔离墙。这么做恰恰是在促使他人借你之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不仅会让自己显得可笑,还会令自己易受攻击。

>> 我同样推荐你像艾森豪威尔一样为自己打造一套“第二重人格”。信守自己的承诺,说出自己的想法,依照自己的原则行事,请将自己的“真诚”局限在以上几点,因为其他一切方面都同别人毫不相干。

◆ 10 五秒说不 小恩惠,大陷阱

>> 美国人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建议:与自己的竞争对手交互时,都会采用一种具体策略——与对方合作,欺骗对方,表现出利己行为或不断让步。从长远来看,一种被称为“一报还一报”的策略表现得最为成功,即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这是一种简单的策略,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合作,然后在剩余时间内模仿你的竞争对手。

>> 在动物王国中观察到的行为方式,人们称之为“互惠主义”。互惠主义仅会发生在有长期记忆的动物身上。只有少数几种高度进化的动物才拥有回忆能力,主要是猿类。

>> 芒格的“五秒说不”策略来对抗这种条件反射,“想找到世间美好的事物并非易事,然而如果你能在90%的时候说‘不’,那么你便不会错过很多美好”。假如别人找我帮忙,那么我只会允许自己用五秒钟时间来考虑这个请求,随后便会做决定,而大多数时候我的回答是“不”。

◆ 11 专注点幻觉 为什么住在加勒比海不会让你感到更快乐

>> 专注点幻觉:我们越是专注于生活的某个特定方面,这个方面对于整个生活的影响在我们眼中就会越发重要。

>> 正是因为“专注点幻觉”,你会将某个因素看得过重,你会认为这个因素十分关键,然而实际却并非如此。

>> 我们应当如何消除这种幻觉呢?你可以将其他几百个因素也纳入对比,当然这会很麻烦。还有个更实际的办法——将要对比的两个东西看成两个整体,并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它们间隔远一些,从而避免让某个因素的权重过大。

>> 用超广角的视野来观察眼前的情况,对我们而言实在太难,否则我们也就不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激动了。

>> 要想让美好的生活成为现实,我们必须时不时地通过远景视角来观察生活。

◆ 12 “蒸发”的宝贝 我们为什么要少购物,多体验

>> 调查问题:“汽车能够为你带来多大的快乐?”结果是汽车越豪华,它给车主带来的欢乐就越多。与福特护卫者相比,宝马7系汽车给车主带来的欢乐值要高出50%。

>> “你在上一次开车的时候有多么开心?”上文提到的心理学家也问了这个问题,然后又将车主的答案与车的价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并不相关。

>> 你买过的任何商品为你带来的快乐都会被“专注点幻觉”影响。当想到某个东西时,我们往往会倾向于无限度地高估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 他的评价言简意赅:游艇主人生活中最高兴的两天,一个是购买游艇的那一天,另一个是出售游艇的那一天。

>>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克制自己的购买欲望一定会对你有帮助。即便如此,还有一类“商品”,其乐趣不会由于“专注点幻觉”而减少,它就是“经历”。

>> 请提升自己对经历的投资,而不是对具体物品的投资。你的工作也是一种经历。谈到婚姻,归根结底,这也是一种经历。

◆ 13 滚蛋吧,金钱 为自由做存储

>> “边际效用递减”。每增加一升水,产生的边际效用就会比上一升少,在某个节点之后,它就不会再产生任何效用了。

>> 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对1946年美国人的生活满意度与1970年的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尽管在这期间,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几乎提高了一倍(1970年,几乎每个人都已拥有自己的汽车、冰箱、洗衣机和家用热水器),但美国人的生活满意度却几乎没有波动。

>> “伊斯特林悖论”:一旦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继续增加的福利并不会带来额外的幸福。

>> 处理金钱有几个经验法则。
其一,“去你的钱”。 “去你的钱”指的是那笔可以让你随时辞职而不会陷入财务困境的储蓄,比如一年的工资。这笔钱意味着自由,它使你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一点比物质方面的独立更加重要。其二,请不要对自己收入或资产的微小波动做出反应。
其三,不要拿自己和富人做比较,这会让你不开心。
其四,财富会遭人嫉妒。即便你特别有钱,也要过有节制的生活。
从本质上讲,一旦你摆脱了贫困线,并拥有了一定的资金保障,那么决定你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便不再是金钱,而是其他一些因素。因此,我们更应该专注于这类因素,而不是囤积金钱。

◆ 14 能力圈 为什么一定要看到能力圈的边界

>> 沃伦·巴菲特使用了一个绝妙的术语——“能力圈”:圈内是你精通的技能,而圈外的东西,你却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巴菲特的人生座右铭是:“了解你的能力圈并坚守在圈中。圈的大小并没有那么重要,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边界才是至关重要的。”巴菲特的商业伙伴查理·芒格补充道:“每个人都必须清楚自己的才华所在。有件事我几乎可以保证,如果你试图在自己能力圈外的事情上取得成功,那你的职业生涯将会非常糟糕。”

>> 请严格按照这个理念来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能力圈的绝对专注,不仅能为你带来物质财富,还能赋予你同样重要的精神财富,即一种由卓越技能激发的、金钱买不到的内心感受。

>> 迪伦·埃文斯所著的《风险思维》一书却绝非平庸,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一位名叫JC的职业西洋双陆棋选手。“JC会故意犯一些错误,并观察他的对手如何利用这些错误。如果对方展现出了较高的棋力,JC就会终止棋局。那样的话,他就不会不停地输钱。

>> 除了想要跳出能力圈的冲动之外,我们还有另一个强大的意愿: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如果你在目前的圈子里很成功,如果你在圈子里感到如鱼得水,那么拓展能力圈的诱惑就会变得更大。请不要这样做!

>> 创建能力圈需要时间,而且是很多时间。

>> 能力圈还需要一个元素,它就是“痴迷”。

>> 意外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有时其破坏力堪比飓风。只有一个地方会始终吹着温和的微风,那个地方就是你的能力圈。简单来说,在你的能力范围内,你在一定程度上会免受幻觉和思维错误的影响,你甚至可以冒险打破常规,因为你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智慧来大致预测将会发生什么。

>> 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而自责。事实上,你在多少个领域中处于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平均水平,这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至少要在一个领域中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最好能成为世界第一。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便为美好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5 坚持的秘密 为什么无趣的人会比冒险家更成功

>> 有个人在一间单调的办公室里坐了将近50载,日复一日。这个人就是沃伦·巴菲特,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投资家。

>> 这种长期的成功经常会包含不显眼的成分,这种成分的功能类似于发酵粉,让一系列微小的进展在一段很长的时间中累积起来。

>> 平静的人生才会更高效。伯特兰·罗素的时代虽然比现在平静得多,但他也得出了类似的观点:“伟人的生活除了少数精彩时刻外,并没有什么令人激动的地方。虽然苏格拉底也会偶尔在宴席中找些乐子,但他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光却是同妻子赞西佩一起平静度过的。他会在下午散步消食儿,在这条路上,他有时会与两三好友相逢。据说,康德一生都生活在哥尼斯堡方圆16公里以内。达尔文在周游世界之后,便在自己的房子里平静地度过了余生。简而言之,平静的生活是大人物的标志,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在外界看来并不是那么令人激动,这个现象非常普遍。”

>> 对于美好生活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少一些奔波,多一些耐性。一旦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圈(见第14章),请尽可能长久地留在能力圈中。

◆ 16 使命的压迫 做自己能做的,而不是自己想做的

>> 今天,在听到“使命”一词时,我们会想到圣安东尼或圣方济各这样的人。使命是基督教的遗迹。

>> 寻找自己使命的当代人并不会再想着脱离世俗了。相反,他们希望自己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并怀揣着一个浪漫的想法: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萌芽,它会在某一天绽放出生命之花。所以,他们会惴惴不安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期待能听到那个一生中需要完成的使命。但这太危险了,因为使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幻觉之一。

>> 图尔自杀后,他的母亲终于找到了一家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原稿《笨蛋联盟》。1980年,《笨蛋联盟》出版,这部小说随即被评论家誉为美国南部文学的巨作。

>> 伯特兰·罗素曾写道:“精神即将崩溃的症状之一,便是相信自己的工作极端重要。”

>> 把自身和自己的工作看得太重,这恰恰就是使命的危险所在。

>> 你可以抱着热忱的,甚至有几分痴迷的态度去践行自己的技能,但你的重点应该放在行动、工作和投入上,而不是成就、效果和产出上。换句话说,“我今天至少写完三页”的心态,会比“明天我肯定能拿诺贝尔文学奖”要好。

>> 请别误会,你可以追逐远大的目标,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同这个目标保持一种冷静、疏远的关系。如果你盲目地追逐自己的使命,那这种执着定会让你过上悲惨的生活。

>> 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陷阱是选择性偏差。

>> 不要听从你内心的声音。使命仅仅是你的一个职业愿望而已。浪漫的使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天赋和爱好。你要依靠自己实际拥有的技能,而不是假定意义上的召唤。

◆ 17 好名声的牢笼 将自己从外部评价模式转换到自我评价模式

>> 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时,鲍勃·迪伦并没有参加颁奖仪式,或者说是迟到了整整三个月。

>> 格里高利·佩雷尔曼在2002年,解决了世界七大“数学千年难题”中的一个,而剩余的6个难题至今依然无解,因此他被授予了菲尔兹奖。然而他却拒绝了这项“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就连100万美元的奖金都没有领取。

>> 自我评价模式和外界评价模式。

>> 自然界的进化,所有不在乎外界评分卡的祖先,都早已从基因库中消失了。我们如此在意自己的外在影响,从进化论上来看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意味着时至今日,这么做依旧有它的道理。恰恰相反,别人的看法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你对于自己的威望、声誉和形象的反应过于强烈了,换句话说,你依然处于石器时代的模式中。

>> 巴菲特说过:“如果我做了什么事,别人不喜欢,但我自己很喜欢,那我会感到高兴。如果我做的事,别人纷纷夸奖,但我自己并不满意,那我也不会为此而高兴。”

◆ 18 “历史终结错觉” 你可以改变自己,却无法改变他人

>> 我们的性格发展从今天开始便会陷入停滞,这会是真的吗?当然不会。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把这一现象称为“历史终结错觉”。

>> 好消息:你能够为自己个性的改变施加些许影响,但影响的幅度却有限,因为人格变化极大程度上是由基因程序决定的。尽管如此,你还是应该抓住一些改变自己的机会。

>> 坏消息:你无法改变他人,甚至连你的爱人和孩子,你都无法改变。只有来源于内心的动力才能促成性格的改变,外界的压力或理性的论证对此都是无效的。

>> 我针对美好生活提出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便是学会避开那些你不得不改变他人的情况。

>>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条指导原则就是“雇用看态度,技术靠培训”。

>> 与本章相关的生活准则是“只同你喜欢且相信的人共事”。

>> 我有一个建议:每年的12月31日,我和妻子都会在纸条上写下那些对我们不利的人,以及那些我们不想再在生活中遇见的人。然后我们会很庄严地将这些纸条一个个扔进火里。

◆ 19 生命的“小意义” 哪些目标你能完成,哪些不能

>> 人生目标非常重要。举个例子:美国的研究人员曾询问过一些17到18岁的学生,经济方面的成就对他们而言有多重要。

>> 许多年后,他们再次询问了被调查者的实际收入,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第一个结果是:人们青年时期的经济抱负越大,他们在中年时期赚的钱就越多。这证明了一点:目标是会发挥效果的!

>> 第二个结果是:所有年轻时曾想在毕业之后获得高收入,并在之后达到目标的学生,都普遍对于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相比之下,那些认为金钱很重要,却未能实现其财务目标的人,对生活则颇为不满。

>> 决定你快乐或不快乐的并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你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人生目标。

>> 为什么目标会奏效?一方面,有目标的人会为达到目标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另一方面,目标令决策更加容易。

>> 尼尔·卡尼曼曾评价道:“难以完成的目标,是催生不满的良方。”

◆ 20 两个自我 为什么你的生活不是一本相册

>> “体验自我”是你在经历眼前这一刻时的意识。“体验自我”的经历,不仅包括你现在正在做的事,还包括你的所想与所感。

>> 在心理学家眼中,一瞬间大约有三秒。这就是我们感知到的“当下”,即当下所经历的所有元素的集合。除去睡觉的时间,我们每天大约会经历两万个瞬间。如果按照平均寿命来算,我们一生中则会经历大约5亿个瞬间。所有在一秒钟内掠过你大脑的印象会被如何加工?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永久性地消失了。

>> “记忆自我”,即那些没有被意识丢弃,而是被加以保存、评价、归类的极少数内容。

>> 研究人员曾调查过学生在假期的幸福感。他们会从一天中随机选出几个时间点,用短信询问他们这一瞬间的感受,并在假期结束的时候再次询问他们。结果证明,“记忆自我”会比“体验自我”更开心一些。

>> 下面的实验便揭示了这个误差究竟有多大:在第一轮测试中,学生要把手放在14摄氏度的冷水里一分钟,这是一段相当不愉快的经历;而在第二轮测试中,学生在把手放到14摄氏度的冷水里一分钟后,还需要再将手放入15摄氏度的冷水里30秒。实验一结束,研究人员便立即询问被试者更愿意重复哪一轮测试。最终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个

>> 丹尼尔·卡尼曼将其称为“峰终定律”。人们对事件“顶峰”(即该事件的高潮,事件进程中最激烈的瞬间)和事件“终点”的记忆是最清晰的,而其他任何内容都难以逃过记忆的筛子。

>> 经历的长短也不会对回忆产生什么影响:

>> 无论你的假期是一周还是三周,你对此的记忆大致是一样的。同样的道理,不管一个人是坐了一个月还是一年的牢,刑期长短对他的记忆都不会有影响

>> 这种认知上的偏差被称为“时长忽视”,“时长忽视”是记忆犯下的第二严重的错误,仅排在“峰终定律”之后。

>> 正是因为“记忆自我”的误算,我们更倾向于标榜简短而高强度的愉悦感,却极少珍视安静、持久、稳定的快乐:我们会选择蹦极、刺激的一夜情或吸引眼球的YouTube视频,来代替远足、有规律的婚内性生活或一本好书。

>> 极限运动正是以牺牲每时每刻的快乐为代价来滋养回忆的。

>> 我们却倾向于过分重视“记忆自我”,并生活在对回忆的收集之中,而不是专注于当下的生活。遏制这种冲动吧!好好想想,究竟哪一个对你更重要:是一段美好充实的生活,还是一本装满照片的相册?

◆ 21 记忆账户 经历远胜回忆

>> 一个普遍的共识:只有能记住的经历才有价值。我们可以将这个现象称为记忆账户。

>> 探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情感世界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因为他们所经历的正是一系列短暂的事件,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不存在任何后续回忆。如我们所知,动物王国中的绝大多数成员也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它们只拥有片段经历,却几乎甚至完全没有记忆。

>> 我们为什么不在此时此刻,把时间花在为自己创造新的美好体验上?和重温过去相比,有意识地品味眼前的瞬间,并不会耗费更多的精力,反而还更容易。

>> 到20世纪60年代,对“此时此地”的觉醒逐渐受到关注,年轻人开始尝试迷幻药、自由性爱以及一些即兴事件。如今,20世纪60年代那种“当下的感觉”又重新流行起来,并被贴上了“正念”的标签。大都市中的一些精英爵士乐手、瑜伽老师和生活咨询师正痴迷于此。

>> 这种美好的活法本身是正确的,然而人们如今却总将“活在当下”与“不顾未来”混为一谈,这显然不行。

>> 请欣赏日落,而不是拍下日落的照片。

◆ 22 生活的故事皆为谎言 为什么我们会怀揣着一个错误的自我印象游历世界

>> 我们经常将大脑比作电脑,这个比喻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电脑存储的是原始信息,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而大脑存储的却不是原始信息,而是加工过的信息。同比特相比,大脑更喜欢的存储单位是“故事”。

>> 大脑是如何将事实编织成记忆的呢?答案是:将这些事实拼接成一个内容紧凑、连贯、有因有果的故事,即3K原则。“紧凑”意味着,这些故事要被压缩、简化,但不能有断层;“连贯”意味着,故事中不能出现矛盾;“因果”意味着,故事中必须存在一条明确的逻辑线——A导致了B,B导致了C,而且这条事态发展的线路必须要有意义。

>> 编造故事正是“记忆自我”最根本的任务。

>> 然而我们头脑中的人生故事有多真实呢?

>> 我们眼中的那个自己,会比真实的自己更加优秀、美丽、成功、智慧。这种“自利性偏差”会令我们比理智的时候冒更多的风险,也会导致我们太过妄自尊大。

>> 要想了解自己最真实的形象,你必须要求助于那些多年来一直都很了解你,并且敢于直言不讳的人,比如你的爱人或某一位老朋友。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坚持写日记,并时不时地品读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

◆ 23 美好的人生旅程,胜过优雅的死亡 为什么不要去想濒死的那一刻

>> “假如我现在正躺在临终的病床上,回忆着自己的一生……”这种想法对你而言肯定不陌生。然而这种充满感情色彩的幻想其实是没有意义的。首先,几乎没有人在临终病床上时还能如此清醒。

>> 即便我们在人生的最后一个小时还有兴致回想一下过去,我们翻起的那些回忆也毫无真实性可言。我们的“回忆自我”会出现程序性错误,就好比一位只会讲虚构故事的说书人。

>> 丹尼尔·卡尼曼的“时长忽视”:某段经历的长度在回忆之中并不会发挥作用。

>> “迪恩效应”。演员詹姆斯·迪恩的演艺生涯堪称华丽,然而在24岁时,在其演艺生涯的巅峰时刻,他却因车祸而殒命。假如他没有死,而是在未来数年或数十年中仅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好演员,过的也是平凡而快乐的生活,那他的人生在很多人眼中一定会逊色不少。

>> 请时刻记住一点:我们的人生很可能并不会像詹姆斯·迪恩一样在最巅峰的那一刻结束,而是会在持续数年的,从身体到精神的衰退之后结束。在患病的时光中,你的平均快乐指数肯定会比没有病痛的那几十年要低,至于低了多少,则取决于病痛的严重程度。你应当如何总结自己的一生?请不要让病痛毁掉你对整个人生的评价。宁可经历幸福的一生,然后在临终病床上挣扎几个小时,也不要糟糕地过完一生,然后再华丽地死去。衰老和死亡,这是我们必须要为美好人生付出的代价,就像吃完一顿大餐之后要买单一样。

>> 美好的人生旅程比美好的离去更加重要。请为第一件事好好花些心思,但不要为第二件事浪费任何心思。

◆ 24 自我怜悯的旋涡 挖掘过去为什么毫无意义

>> 在面临生活中的困境时,自我怜悯是最没用的反应之一。自我怜悯不能改变任何事,相反,它如同一个情绪旋涡,我们在里面游得越久,陷得就越深。

>> 大批的人将自己归入了受害者阵营,而导致他们“受害”的“事件”则发生在数百年前。

>> 我们可以把一切旧账都翻出来,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请接受属于过去的不公,并试着去应对或接受当前的困境。

>> 自我怜悯的“翻新”还会发生在个人层面。病人坐在心理咨询师的沙发上,绞尽脑汁回忆着自己的童年,只为想起那些他本该忘记的,却很适合为自己的现状背黑锅的事情——他目前的生活也许不太理想。这种做法从两个方面来看都有问题。首先,对他人的责备,尤其是对自己父母的责备,总要有个时限。谁如果40岁了还把自己的问题归结到父母身上,那只能说他实在太不成熟了,确实该有这些麻烦。其次,多项研究已经表明,即便在童年时期遭受了命运的打击(如父母去世、离异,被忽视,被性侵等),也与人成年时期的成就和满足感没什么关联。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曾经分析过数百项调查,并得出了如下结论:“我们很难发现童年经历对成人性格产生的影响,哪怕是一些微小的影响。而针对那些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更是找不到任何一条线索。”比童年经历更具决定性的是我们的基因,而基因的排列则是完全随机的。你当然可以让基因来为自己的现状背黑锅,并针对第7章讲过的“卵巢彩票”来抱怨一番,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 25 快乐论与实现论 如何让乐趣和意义彼此互补

>> 美好生活的拼图,是那些“令人享受”的行为,还是那些“充满意义”的行为?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过的勇敢、坚定、公正和睿智。当然,他们创造的这四个词也都是空洞的概念。几百年后,天主教派欣然接过了这四面大旗,并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版本——“四枢德”,即智德、义德、勇德和节德。然而谁如果执拗地追随这个观点,那他定会得出荒谬的结论,比如“躺在阿根廷海滩上晒日光浴的纳粹战犯其实并不快乐,而那些被食人族生吞活剥的传教士,才会因自己的虔诚而获得真正的快乐”。这段言简意赅的评论出自哈佛大学哲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

>> 来自伦敦商学院的哲学家保罗·多兰曾试图厘清二者的关系:如同声音的两个要素——音调和响度一样,我们经历的每一个瞬间也是由两个要素组成的,即“兴致成分”(也被称为“快乐成分”)和“意义成分”。快乐成分代表直观的享受,而意义成分则代表了我们对某一瞬间存在的意义的感知。

>> 保罗·多兰将意义和享受视作美好生活的两块基石,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将他的这个观点称为“勇敢的独创视角”。

>> 艺术家也一定明白这种权衡:是饿死在艺术的辉煌之中,还是为了赚钱而创作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

>> 我的建议是:请将乐趣和意义进行适度的混搭,避免极端。

>> 因为在你走向某一个极端时,边际效用会出现递减。

>> 享受和奉献,这两件事最好能轮流出现。如果你已经拯救了世间的一寸土地,那就先奖励自己一杯啤酒吧。

◆ 26 尊严圈(上) 即或不然

>> 人们会用“除非我死了”来表达同样的含义。这种态度为我的生活定义了一个界限清晰的领域,该领域中包含了一切不容商榷的元素,即那些无须解释的优先级和原则。

>> 与“能力圈”类似,我将这个界限清晰的领域称为“尊严圈”。

>> 如何建立自己的尊严圈?不是通过深思熟虑;相反,尊严圈将随着时间流逝自然地物化成形。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一过程会发生在中年时期,这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键步骤。

>> 你需要对一件事做好准备:你会因为守护自己的原则而让一些人失望,你必须准备好忍受这些情绪,因为这是你建立尊严圈时必须付出的代价。只有傀儡的生活才不会出现任何冲突。能力圈的建立需要一万个小时,而尊严圈的建立则需要一万次伤痛。

◆ 27 尊严圈(中) 一旦你从外部垮掉

>> 如果对外表达的内容无法令自己的内心信服,那么随着时光流逝,一个人便会慢慢变成傀儡。

>> 相信人生经验已经告诉了你,最恶毒的攻击并非是针对身体的伤害,而是言语攻击。所以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个防御策略:假如有人在开会时对你恶语相向,那你可以请他将刚才说过的话一字不漏地重复一遍。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时候,攻击你的人马上就会服软。

>>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尊严圈并非关乎生死,而是涉及一些针对有利地位的争斗。请尽力让攻击你的人举步维艰,当涉及不容侵犯的原则时,你要把主动权尽可能久地握在手中。即便不得不放手,也要让对手为你的投降付出最大的代价。这一信念之中蕴藏的洪荒之力,正是美好生活的关键之一。

◆ 28 尊严圈(下) 与魔鬼的契约

>> 歌德让浮士德成为经典,同时也让他走进了德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读物清单。从这时起,学生都开始盼着浮士德下地狱。

◆ 29 忧虑之书 如何关闭头脑中的“扬声器”

>> 数百万年的历史已经证明,持久存在的焦虑是一种完美的生存策略。

>> 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曾建议我们使用以下技巧消除忧虑:(1)明确你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2)解决能改变的问题,而不要让不能改变的问题困扰自己。2000年后,美国神学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也曾说过:“神啊,请赐予我平静,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勇气,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将这两种事情分清。”这听起来简单,实则不然,因为平静并非按下按钮就能出现。

>> 尽管哲学和冥想享有无上的荣耀,但那些适用于实战的对策却对我们帮助更大。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以下三个策略颇为有效。第一,留出固定的时间,专注于你的焦虑。具体来说:找出一个笔记本,并将其命名为“我的忧虑之书”。每天留出十分钟,在本子上记下令你忧虑的一切,无论这种焦虑是合理、是愚蠢,还是模糊不清。第二,购买保险。第三,专注于工作,是应对胡思乱想的最佳疗法。

◆ 30 意见的火山 为什么不持观点会让人更加自在

>>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蕴藏着各种意见的火山,它会不断喷发出各式各样的观点和想法。

>> 我们会因此犯下三类错误。第一,我们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 第二,我们会对无法回答的问题发表意见。

>> 第三,我们还倾向于对复杂的问题(比如本章开头的那些问题)做出草率的回答。

2023/2/22 发表想法

《冥想盆》是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用来保存头脑中的想法和记忆的不可思议的工具,是属于霍格沃兹的东西(也属于学校)。邓布利多院长多次使用。

>> 在你的脑海中放一个大桶,我们可以称它为“复杂之桶”。把那些你不感兴趣的、无法回答的,或是太过繁杂的问题都一股脑丢进去。别担心,即便如此,生活每天也会为你留下足够多的话题,即那些你可以表态或不得不表态的话题。

>> 在你的脑海中放一个大桶,我们可以称它为“复杂之桶”。把那些你不感兴趣的、无法回答的,或是太过繁杂的问题都一股脑丢进去。别担心,即便如此,生活每天也会为你留下足够多的话题,即那些你可以表态或不得不表态的话题。

>> 我看着他的眼睛,说了句“我不知道”。他放下笔,脸上挤出一丝苦笑,仿佛没听懂这句简单的话。“您这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回答道。“但您总得有您的看法吧!”“不,我并非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个问题在我的‘复杂之桶’中。”

>> 如果真的想要持有某种观点,你该怎么做呢?抽出一点儿时间,心平气和地将它写下来。写作是整理思路的理想方式。在将观点凝结成语句的过程中,凌乱的想法会变得越发清晰。此外,你还需要参考他人的观点,尤其是那些相反的观点。在确定了你的观点后,请对其提出质疑。试着推翻自己的观点,是检验其能否站得住脚的唯一方法。

>> 真正重要的意见只有1%。即使在谈及这一小部分问题时,你也不能死抓住“意见的火山”喷发出的第一个观点不放。你可以想象自己此时被邀请参加一档谈话节目,而在场的其他五位嘉宾全都反对你的观点。在现实中,你需要模拟这五位嘉宾,极力捍卫自己观点的对立面,只有这样,你才值得拥有自己的观点。

◆ 31 精神堡垒 幸运女神的轮盘

>> 波爱修斯写下了最后一本书——《哲学的慰藉》。有一个上了年纪,却容貌出众的哲学女神建议: 第一,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命运”之类的东西,请接受这一点。
第二,拥有的、珍视的、热爱的一切,包括你的健康,以及你的爱人、孩子、朋友、房屋、财产、故乡、名誉、地位等,都会随时光而消逝。所以,请不要过于执着地追求这些。
第三,如果你像波爱修斯一样失去了很多,乃至一切,那么你也应当意识到,在自己的人生中,积极的元素还是占据了上风(否则你便无法在此时诉苦了)。此外,你还要明白一点:人生中的甜蜜总会包含在苦痛之中,怨天尤人是不可取的。
第四,你唯一不会失去的正是自己的思想,即你的思维工具,你解读厄运、损失和打击的方式,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精神堡垒”,这座堡垒是一块永远也无法被攻占的自由高地。

>> 斯多葛学派是一个古老却极度实用的生活哲学流派,它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波爱修斯生前1000年)的雅典,并于公元2世纪在罗马经历了自己的辉煌时期。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塞内卡(一位大富豪)、爱比克泰德(曾身为奴隶),以及罗马帝国皇帝马克·奥勒留。令人惊奇的是,时至今日,斯多葛学派居然是唯一一个能为日常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哲学分支。其他哲学流派或哲学分支虽然能够激发人们的才智,却对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困难鲜有帮助。

◆ 32 嫉妒 魔镜,魔镜

>> 美国作家戈尔·维达尔曾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只要身边的朋友小有成就,我就会觉得自己仿佛少了点儿什么。”

>> 嫉妒不仅仅是人类的情感,它同样属于动物的本能。

>> 这便是嫉妒的有趣之处:我们越是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就越容易产生嫉妒之心。我们尤其容易嫉妒那些在年龄、职业、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方面与我们相仿的人。

>> 这么看来,其实我们也找到了应对嫉妒的办法:只要不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嫉妒便会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严格避免一切比较,是应对嫉妒的黄金法则。

>> 众所周知,脸书让许多用户感到沮丧和疲惫。在洪堡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尝试找出其中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你猜对了:嫉妒!这很好理解,因为脸书设计之初便是为了方便同类人互相比较

>> 让自己意识到专注点幻觉才是最重要的。

>> 邻居的保时捷,每一次引擎启动的声音,都会像把小刀子一样刺进你的心脏。如果你能意识到这种专注点幻觉,那么拔出这些嫉妒的刀子就会容易很多。你嫉妒的事情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 针对自己的嫉妒对象,你可以找出他们生活中最糟糕的方面,想想他们正如何在自己的麻烦中苦苦挣扎,这时你马上就会开心很多。

◆ 33 治病不如防病 避免让问题出现,胜过动手解决问题

>> 智慧是一种实战技能,智慧能衡量我们领航人生的水平究竟有多高。谁如果能意识到,规避困难几乎总会比解决困难要容易很多,那他也一定能明白这条简单的定义:智慧就是预防措施。

>> 我们的个人生活也是如此吗?你也许并不相信,在你取得的成就中,至少有一半都是预防性的成就。

>> 查理·芒格曾说:“在我的一生之中,我一直都在设想各种困难……我会预见困难,并在困难真的出现时拿出合适的应对方案,而这一切绝不会夺走我的快乐。”

>> 我的建议是:每周花15分钟时间,集中精力思考潜藏在生活中的那些灾难性风险,而在其余的时光中,你应当将这一切都忘掉,继续快乐地、无忧无虑地生活。

◆ 34 心中的救济工作 为什么你不应当为世界的现状负责

>> 我们需要拿出应对策略,即那些帮助我们直面世间灾难,避免内心失衡的思维工具。

>> 第一,除非你是奥古斯都大帝、查理大帝或约翰·肯尼迪,否则你能亲手办到的事情十分有限。请牢记这一点:绝大多数人为的灾难,比如冲突、战争或恐怖主义,都会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 第二,如果你想帮忙减少地球上的苦难,那就捐钱吧。

>> 许多人爱上了当义工这样荒唐的事,他们相信志愿工作是有意义的。事实上,志愿工作是在浪费你的价值。只有将时间投入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见第14章),你付出的时间才有意义,因为在这个领域中,你每天创造的价值是最高的。

>> 第三,大幅度降低自己对新闻的关注度,特别是在人道主义危机发生的时候。

>> 第四,你可以假设宇宙中充满了生命,而类似的危机、灾难和苦难,同样会在其他无数的星球上蔓延。这种设想会帮助我们对灾难保持一定的距离。换句话说,邪恶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由于你的个人资源有限,所以你必须要集中精力,选择两三个救援组织,并通过慷慨的捐赠来帮助它们。而其他那些发生在自己城市、国家、星球,乃至别的星球上的暴行,你则只能坚忍地接受。

>> 第五,你不应当对世界的现状负责。

>>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曾经从才华横溢的数学家,同时也是“计算机之父”的约翰·冯·诺伊曼那里听到过这个观念:“冯·诺伊曼告诉我,你不需要对你所处的世界负责。因此,我便有了一种‘社会失责感’。打这以后,我的生活一直都很快乐。”费曼所说的“社会失责感”指的是:如果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在非洲建医院,那你并不用为此感到内疚。如果你的处境比阿勒颇的炸弹受害者要好,那你也没必要内疚,因为这都是命运之神的安排。你应当让自己过上内容丰富的体面生活,并避免成为一个野蛮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你便已经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做出了几分贡献。

◆ 35 专注力陷阱 如何对待自己最宝贵的资源

>> 盖茨曾在席间询问众人,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巴菲特的回答是“专注”,而盖茨本人的答案也是“专注”。

>> 专注力、时间和金钱,这三者对我们而言是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对后两种更加熟悉。时间和金钱甚至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学科,在学科内,它们被称作“工作”和“资本”。然而,尽管专注力在这三种资源中价值最高,对我们的成功和幸福而言也最为重要,但我们对其却了解甚少。

>> 第一,不要将新事物和重要的事物混为一谈。

>> 第二,请避开免费的信息或技术,因为这些都是由广告资助的专注力陷阱。

>> 第三,与多媒体有关的一切,你都应当远远避开。

>> 第四,你必须意识到专注力是不可分割的,这一点与时间和金钱不同。

>> 第五,在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中,你应当占据主动,而不是处于弱势地位。

>> 从专注力和幸福的角度分析一下吧。这二者有什么关系?息息相关!保罗·多兰曾写道:“幸福取决于如何分配自己的专注力。”

◆ 36 读书要减量加次 我们阅读的方式是错误的

>> 有时候,书中的某一句话会像迷失在雾中的小舟一样,从我的脑海中静静漂过。

>> 我们读书的方式是错的。我们的选择太过宽泛,而我们的阅读则不够彻底。我们任凭自己的专注力四处游荡。

>> 我在挑书的时候极为严苛,最多只会在一本书上花十分钟时间,然后便会做出决断:读还是不读。读书票会让我坚持自己的苛刻。

>> 一本书读两遍?为什么不呢?听音乐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一首曲子听好多遍。

>> 这里的关键词是“沉浸”,而它的反义词则是“浏览”。这里再细讲几点。第一,效果。第二,侦探小说不应当出现在我们的读书票中,因为我们几乎不可能将它再读一遍。谁又愿意再次邂逅一个已经熟知的杀人犯呢?第三,你必须要决定属于自己的那张读书票上应当有多少个小方格。我为未来十年留出了100个小方格,平均下来就是一年读十本书。

>> 第四,如果你还年轻(我们暂且将“年轻”定义为“阅读生涯”的前1/3),那你此时应该做的就是吞下尽可能多的书。无论是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还是各式各样的通俗类书籍,你都应当混搭着读,不必考虑作品质量,读到满腹经纶为止。因为这与一个数学层面的最优解相关,也就是“秘书问题”(见第48章)。

>> 通过这种选材宽泛的阅读,或者用统计学的话说,通过在阅读生涯的前1/3了解足够多的样本,你将会对图书门类和流派有一个全局印象,你评价的眼光也会因此变得尖锐,而这会方便你在将来以极为严苛的标准挑选读物。请在进入不惑之年的时候再为自己准备这张读书票,并严格地遵守使用规则,因为40岁之后的人生,对于低级读物而言实在是太短暂了。

◆ 37 教条的陷阱 为什么理论家总会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 。我们的知识绝不像自己期待的那样客观。在《知识的错觉》一书中,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费恩巴赫将其称为“群体知识”。我们喜欢将自己当成自由的思想者,然而事实上我们并不是。我们对待自己观点的态度,和对待穿着的态度没什么差别。时下流行什么,我们就穿什么,或者更具体点儿说:群体里的成员穿什么,我们就穿什么。

>> “观念形态”。观念形态是彻头彻尾的团体意见,它会以批量的形式为我们提供观点。观念形态是极度危险的,

>> 观念形态包含以下两个危险的信号:不容辩驳和混沌朦胧。

>> 独立思考,不要让自己成为过于忠实的群组成员。最关键的是,你要远远绕开各种教条。

◆ 38 思维减法 如何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幸福

>> 《生活多美好》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美国小城贝德福德福尔斯,主人公乔治·贝利想要在圣诞夜结束自己的生命。

>> 天使突然满足了贝利的愿望,让他目睹了没有他的贝德福德福尔斯会是何种悲惨的景象。回到现实世界之后,贝利从绝望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并为自己依旧活着而感到欣喜若狂。

>> 心理学家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为“思维减法”。

>> 感恩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十分合理的心态。几乎所有心理自助书籍都会要求读者在睡觉之前,将一天中的积极元素回想一遍,并对此心存感激。然而感恩却伴随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应当感谢谁?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其感激之情往往缺乏接受的对象。第二个问题便是习惯与适应。人类的大脑虽然会对变化做出激烈的反应,然而却能很快适应某种状态。

>> 丹尼尔·吉尔伯特将其称为“心理免疫系统”。然而不幸的是,心理免疫系统也会对积极的经历施加影响。

>> 虽然感恩会通过有意识地读取并强调生活中的幸运,来对抗习惯的力量,但我们也同样会慢慢习惯这种心理强调。所以,每天晚上都坚持回忆积极经历的人,其幸福感会不如那些回忆频率更低的人。这个结果是矛盾的,然而这种矛盾却可以用习惯的“平复力”来解释。

>> 在调查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奖牌获得者之后,人们却得出了相反的结果:银牌获得者的幸福感不如铜牌获得者。为什么?因为前者想到的是金牌,而后者想到的则是那些没拿到奖牌的运动员。

>> “思维减法”的比较对象一直都是没有奖牌的人

>> 心理学家保罗·多兰曾说过:“人生中的很多快乐都是感受不到的。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来让自己感受到这些快乐。这就好比你在弹钢琴,却不知道自己的曲子听起来如何。人生很多片段都如同弹钢琴,我们无法在过程之中听清钢琴的声音。”只有借助“思维减法”,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完整的旋律。

◆ 39 思考极点 思考好比手电筒,行动才是探照灯

>> 嘘!我要告诉你一个关于作家写作的大秘密:最好的想法都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在思考的时候。

>> 这个时候,任何思考都不会再让他前进一步。思考可以获得的额外信息量已经下降到零。我们可以将这一时刻称为思考极点。思考过程带来的回报是快速递减的,达到思考极点的速度快到令人惊讶。

>> 毕加索知道大胆尝试是多么有价值。他曾说过:“若要知道你想画什么,你必须要开始画画。”

>> 尝试借助沉思来发现自己真实的欲望,看到人生的意义,或是找到幸福的黄金核心,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内省错觉(见第8章)。实际上,这种自我调查可能更会令你身陷沼泽之中,交织的情绪、模糊的思想和混乱的念头便是其中的泥浆。

◆ 40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角色调换

>>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一招很少奏效,因为换位思考所需要的思维跨度太大,而我们对此的好奇心却很小。为了能真正理解一个人,你必须要接过他的摊子,这并非思维实验,而是切实的行动。你需要换上对方的鞋子,亲身体验他所处的境地。

>> 思考与行动,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方式,然而很多人却会将二者混淆。

>> 教堂、军队和大学是世界上最稳定的组织,它们已经度过了几个世纪,并在无数场战争中幸存了下来。这些机构保持稳定的秘诀是什么?就是从内部招募人员。每个级别的管理层都非常熟悉那些实用技能,他们知道“下面的人”会作何感受。

>> 你应当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并真正体验一下。请同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伙伴互换角色,比如你的伴侣、客户、员工、选民(如果你是政治家)等。要想同他人建立互信,角色转换是迄今为止最有效、最快速、最划算的方式,其效果远胜其他方法。

>> 由于互换角色有时候不可行,所以我还有一个建议:阅读小说。你读的小说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好。沉浸在一部优秀的小说中,同主角共同经历每一次高峰和低谷,是一个介于思考和行动之间的行之有效的折中方案。

◆ 41 改变世界的幻想(上) 不要痴迷于“伟人理论”

>> “我们能够改变世界,让它变得更加美好。对此你也可以有所作为。”(纳尔逊·曼德拉)。“只有疯狂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这个世界。”(史蒂夫·乔布斯)。

>> “个体改变世界”是21世纪影响力最大的意识形态之一,但这只是一个巨大的幻想,其中掺杂着两种类型的认知偏见。第一种是专注点幻觉。第二种认知偏见叫作意向立场,这是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提出的概念。意向立场意味着,我们会假设是某种意图推动了改变的发生,无论其背后是否真的存在意图。

>> 英国作家、政治家马特·里德利在其《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一书中,对“伟人理论”进行了彻底驳斥。他说:“有些聪明人恰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而他们可能会得到我们过多的颂扬。”

>>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在无数趋势和影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历史的运转更像是街上的车流,而不是单个的汽车。从本质上看,世界历史有时是无序的、偶然的、不可预测的。

◆ 42 改变世界的幻想(下) 为什么我们不应将任何人(至少不应将自己)奉上圣殿

>> 从根本上看,一切需要被发现的东西,都会在某个时刻被某个人发现——这便是来自科学的咒语。

>> 无论你的成就多么不同寻常,事实上,即使没有你,该到来的也还是会到来。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微乎其微。作为商人、学者、首席执行官或将军,无论你多么出色,在整个世界的框架下,都是微不足道的。

>> 唯一能够让你发挥出决定性作用的地方,就是你的个人生活。

>> 对于美好生活而言,最有价值的策略之一就是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

◆ 43 “正义世界”的谬论 为什么生活看起来不像一部经典的侦探小说

>> 我相信,如果你能够将世间的不公当成一种客观事实,并以坚忍的态度接受这个事实,那么你的生活定会更加美好

>> 坚信这个世间并不存在公平的计划,是构成美好生活的拼图之一。请专注于自己的花园,也就是你的个人生活。你会发现,这座花园中已经有足够多的杂草等着你拔除了。你生命中所经历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给你的命运带来了沉重打击的事情,其实同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并没什么关系。请以冷静且坚忍的心态,坦然接受一切不幸与失败。当然,在面对那些惊人的成就与意外的好运时,你要做的也是如此。

◆ 44 货物崇拜 不要制造“稻草飞机”

>>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在一次演讲中曾经提到了货物崇拜现象:“萨摩亚群岛上的原住民并不知道那些‘巨型飞鸟’究竟是什么。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们的仪式无可挑剔,他们营造的场景和过去如出一辙,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没有一架飞机降落于此。”借助这个案例,费曼对形式主义进行了抨击。即使在科学界,形式主义的破坏力依旧存在:我们坚持形式,却对内容缺乏正确的理解

>> 请对那些信奉货物崇拜的人和组织敬而远之,并离开那些靠仪式、言语和表象来撑门面,却不重视效益和成就的企业。有一点也颇为重要:在真正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之前,请不要盲目模仿他们的行为。

◆ 45 参加属于自己的比赛,你就是赢家 为什么常识只适合作为业余爱好

>> 专业领域的出现如同雨后春笋,其数量的增长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石器时代的人只有作为全才才能生存,专家是活不下来的。然而在一万年后的今天,情况却恰恰相反:人们只有作为专家才能生存下来,全才反而没有机会。

>> 我们应当停止对全才的吹捧了。从一万年前开始,专业化便成为通向职业成就和社会繁荣的唯一途径。

>> 凯文·凯利曾说过:“赢家的数量是无限的。只要别去参加属于他人的比赛,你就能成为赢家。”

>> 这对于你我而言意味着什么?第一,我们对自己专业的研究不够极致,所以当别人超越我们时,我们会感到惊讶。在比较过程中,请永远不要忽视自己的领域,也就是自己的能力圈。第二,只有成为该领域全球范围内最优秀的人,“胜者为王”效应才能帮助你。第三,不要为了改善职业前景而去囤积各个领域的知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不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 46 军备竞赛 远离战场的理由

>>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书中的红桃皇后(一个象棋角色)曾对小爱丽丝说过一句话:“在这个世界里,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奔跑,才能让自己留在原地。”

>> “军备竞赛”现象。这本来是一个军事术语,然而这股支撑着军工业根基的暗流,却已经出现在了各行各业之中:人们互相效仿,被迫武装自己,到头来,整个过程毫无意义。

>> 约翰·卡西迪曾在《纽约客》杂志中写道:“如果人人都有了大学学位,那么这张文凭并不会让你与众不同。要想在此时获得梦寐以求的工作,你便需要在精英大学就读。教育因此会成为‘军备竞赛’,并让‘武器制造商’获利。在这个案例中,大学就是获利方。”

>> 你应当如何抽身呢?答案是:尝试找出一些没有受到“军备竞赛”影响的领域。

>> 如今,人类每年会发表200万项科研成果。而在100年前(爱因斯坦的时代),这个数字甚至不到今天的1%,然而当时科学界“破冰”的频率却与目前旗鼓相当

>> 如果你想成为音乐家,千万不要选钢琴或者小提琴。钢琴家和小提琴家是地球上最不快乐的音乐家,因为这两个领域中的竞争是最残酷的,并且仍旧愈演愈烈。

◆ 47 让偏执狂成为你的朋友 为什么你要认识“圈外人”,但却不要让自己成为他们

>> 绝大多数“另类”属于喜欢胡搞的人,但并非所有的“另类”都是如此,在这个群体之中,偶尔会出现一些仅靠一己之力便能让世界前进一步的人。事实上,科学、经济和文化领域中的诸多重大突破,都应当归到“另类”群体的名下,这些群体数量多得惊人。

>> 圈外人有一个战略上的优势:他们不必坚守团体公约,并为此浪费时间。

>> 圈外人的另一个优势是,由于身在局外,所以针对现有体制中的缺陷和矛盾,他们的目光会更加敏锐,而团体内的成员则会被一些制度蒙蔽双眼。

>> 过上圈外人的生活,这是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想象,然而你却不应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可以将一只脚踏入团体,这会确保你能够享受会员资格带来的一切好处,但请同时用另一只脚来探寻。

>> 同圈外人打交道,你应当遵守以下几条准则。(1)避免阿谀奉承:你需要做的,是真正参与到他们的工作中去。(2)对地位的轻视:圈外人完全不会在乎你有没有博士头衔,或者你是不是扶轮社的社长。(3)宽容:圈外人很少守时,而且他们有时候会蓬头垢面,或者穿五颜六色的衬衫。(4)互惠:你也要同他们分享属于自己的资源,比如想法、金钱和人脉。

>> 如果你能将这种“劈腿”练好,你甚至可能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都曾经身处于团体之中,但同时也都与当时那些疯狂的“科学怪人”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 48 秘书问题 为什么我们人生中的样本太少

>> 假设你要招聘一位秘书,现在有100位女士看到招聘信息后前来参加面试,你需要按照随机顺序,对她们进行单独面试,并在每一次谈话后立即决定是否聘任对方,你不能过一天再做决定,也不能等所有的面试都结束后再择优录取,而且你在面试后做出的决定无法撤回。此时你该怎么办?

>> 这个问题数学家都知道,人们称其为“秘书问题”。令人惊奇的是,针对该问题,的确存在唯一的最优解:你应当首先面试37个人,然后将她们全都拒绝,此时你已经知道这37人中最优秀的那位是什么水平了。在随后的面试中,只要出现比之前的冠军还要优秀的候选人,那你便立即将其录用。一旦运用了这个方法,你的决定将会非常出色。虽然你未必能选出最棒的那位,但你肯定能选出一位相当优秀的秘书。统计学已经证明,其他任何方法都达不到这么好的效果。37这个数字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37除100,结果正好是数学中的常数e(约为2.718)。假如只有50人应征,那就先拒绝掉前18位(50/e的结果),随后再聘用第一位表现比前18人都好的应征者吧。秘书问题最初被称作“婚姻择偶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在同他人结婚之前,我应当先与多少位女士(或男士)试婚?由于恋人的数量不可预知,所以之前说的方法并不是很好用。出于这个原因,数学家给这个问题改了名字。

>> 沃伦·巴菲特的话说就是:“近似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 秘书问题为何依旧重要呢?答案是:它能在我们面临重要抉择时提示我们,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究竟应当“试水”多久。

>> 为什么我们总是倾向于过早做决定?我们为什么总是没有耐心?第一,样本试验要花费精力。第二,样本本身会黏住我们。第三,我们喜欢拥有一个被清理干净的头脑,希望能完成一个主题,然后跳到下一个。

>> 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更复杂,同时也更加丰富多彩。所以,请在年轻的时候尽量多完成一些样本实验。

◆ 49 期望管理 期望值越低,幸福感越强

>> 那时的感受,就仿佛有人拿着红酒起子朝着我的心脏扎了进去,然后又将它一圈一圈地拧进了我的心窝。

>> 若是没有期待,人脑将无法运转。我们的大脑是一部充满期待的机器:

>> 研究表明,期待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幸福感,而不切实际的期待更是幸福的头号杀手。

>>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自己的期待呢?我的建议是:你应当像医生分诊急救病人一样,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排序,将“我必须做的”“我想要做的”“我期待做的”进行区分。

>> 第一类事情强调的是必要性;第二类是愿望,或者说是偏好和目标;第三类则是期待。

>> 只有极少数的愿望才会成为“必须”二字的基础。

>> 没有任何愿望(目标、偏好)的人生,意味着虚度的人生,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被愿望束缚了手脚。你要知道,有些愿望是你无法实现的,因为它们不由你控制。

>> 在看完了那些所谓的人生使命和愿望之后,我们再说说排在第三位的期待。你遭遇的许多坎坷与不顺,都应归咎于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尤其是对于他人的期待。你不能指望别人顺遂你的心意行事,这就好比你不能指望天气的好坏能由你的心情决定一样。

>> 那么,人们该如何建立合乎实际的期待呢?第一步:在每次小聚、每次约会、每个项目、每场派对、每个假期之前,在读每本书、开展每一次计划之前,你都要先将任务、目标和期待清晰地区分开。第二步:用0到10之间的数字来对自己的每一个期待评级。第三步:将每一个期待的分值都减掉两分,然后把你的心理预期也调整到新的数值上。完成整个过程最多需要十秒钟。

◆ 50 史特金定律 如何调节自己的“垃圾探测器”

>> 在20世纪50~60年代,泰德·史特金是美国最高产的科幻小说家之一。史特金总是要默默忍受那些来自文学评论家的点评,比如“科幻小说90%都是垃圾”。对此他是这么回应的:“没错,你说得对,但在所有已经出版的读物中,也同样有九成都是垃圾,任何门类都是如此。”他的回答被称作“史特金定律”,并最终载入史册。

>> 正如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所说,史特金定律不仅仅适用于图书和电影:“任何事物,其中90%都是垃圾。物理、化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学、医学、摇滚与乡村音乐界……各个领域均是如此。”至于这个比例恰好是90%,还是只有85%,甚至高达95%,这倒的确存在争议,不过计较这个也没什么必要,我们就简单地认为它是90%吧。

>> 我之前一直坚信,人们拿得出手的成果,绝大多数都是重要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是有价值的。由于心怀这种信念长大,所以每当有什么不合心意的东西出现在我身边时,我都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今天我明白了:如果一部戏剧在我眼中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那并非因为我缺乏修养;如果一个商业计划给我留下了糟糕的印象,那也并非因为我缺少商业细胞;如果在一场官方宴会中90%的人都让我觉得无聊,那也并非因为我缺乏博爱之心。不,原因并不出在我身上,而是出在这世间。

>> 史特金定律是一件卓尔不群的思维工具,它会“允许”你将看到、听到、读到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放在一边,而不会有愧疚的心理。

>> 请不要尝试着将世界从这些没有价值的元素中净化出来,你办不到的。

>> 请对自己的选择加以限制,仅仅选择那些少数有价值的东西,而将其他的都放在一边。

>> 史特金定律不仅对外部世界有效,它也同样适用我们的内心世界。以我为例:我心中90%的主意都是毫无用处的,90%的感觉都是毫无道理的,90%的愿望都是毫无意义的。正因为对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我会十分谨慎地思考,自己应当对哪些来自个人的“精神产品”加以重视,对哪些则应当一笑而过。

>> 还有一个小窍门想介绍给你,这条法则在我的印象中总能应验:如果你不能确定一个东西是不是垃圾,那它肯定就是垃圾。

◆ 51 对谦虚的赞美 将自己看得越轻,生活就会越美好

>> 假设有A和B两种人:A类人有着无比强烈的自尊心,而B类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谦卑自持。

>> 问题是,我们从A类祖先那里继承的自尊心过于敏感脆弱,这种心态会令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我们总是因为几句不中听的话而大动肝火

>> 我的建议是:用下个世纪的眼光来审视自身的价值。无论你现在是何等传奇的人物,再过百年,你所有的功绩声名终将归于尘土。美好生活的基本准则就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骄傲和幸福呈反比关系

>> 第一,重视自我会花费大量的精力。

>> 第二,我们越是一味擡高自己,就越容易掉入自利偏差的陷阱。

>> 第三,你会为自己树敌。过度重视自我的人,不会允许别人也这么做,因为这会贬低他们的相对位置。

>> 很多人认为,谦虚的人会受到惩罚。谦虚会让别人敢于对你肆意妄为,难道不是吗?事实恰恰相反:只要坚持自己清晰的“外交政策”(见第9章),那么你越谦虚,别人便会越尊重你。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诚实,首先是对自己诚实。

>> 如今,自视过高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通病。我们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就好比一只叼着鞋子不放的小狗。所以,丢掉那只鞋子吧!它毫无价值,而且很快就会变得臭气熏天。

◆ 52 内心的成功 为什么输入比输出更重要

>>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成就榜单”,然而这些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就究竟有多高?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人们对“成就”的理解。

>> 社会能借助其衡量成就和颁发荣誉的方式,来控制个体成员对个人时间的支配。

>> 为了让自己不被《福布斯》排行榜之类的东西逼疯,我们必须明白两件事。首先,成功的定义是时代的产物。

>> 沃伦·巴菲特说:“假如我在几千年前来到这个世界,那我已经是野兽的美味佳肴了。”

>> 其次,物质方面的成功属于百分之百的随机事件。

>> 针对成功,我想为你的内心带来一个全新的定义,一个至少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定义。依照这个定义,成功与社会分配荣誉的方式毫不相干,也无法通过那些世俗的榜单来衡量。我的定义是:内心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就是这样!

>> 这与烧香、冥想和瑜伽都毫无关系。追逐内心的成功,是最理智的行为之一,同时也是西方思想的根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家将这种成功命名为“不动之心”

>> 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成功?我们应当仅仅专注于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元素,并将其他一切坚决屏蔽掉。我们的焦点应该是付出,而不是收获。

>> 约翰·伍登说:“成功是内心的平静,只有在你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拼尽全力时,你才能获得这份平静。”

>> 当然,平心而论,没有人能百分之百追求内心的成功,并对外在的成就嗤之以鼻,然而我们却能够借助日复一日的练习来让自己接近那颗“不动之心”。你应当在一天结束之前检讨一下:我今天在哪里失败了?我今天在哪些时候让自己被有毒的情绪伤害了?哪些我无法控制的打击让我动摇?我应当运用哪些思维工具来提升自我?你没必要成为墓地中最富有的那一位,而是在此岸今生,成为内心最成功的那个人。“让你旅途中的每一天都成为杰作!”这是伍登反复传递给队员的理念。

◆ 后记

>> 中世纪的否定神学是相同的。针对“上帝是谁 / 上帝是什么”的问题,神学家的答复是:我们不能说上帝是什么,我们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美好生活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说它究竟是什么,我们只能确信地说,哪些不属于美好生活。

>> 本书中的52种思维工具是从哪里来的呢?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过去40年来的心理学研究。第二,斯多葛学派,斯多葛学派非常重视实践训练以及生活准则。 第三,有着悠久传统的投资类著作。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