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02:自知而后“知道”

《道德经》02:自知而后“知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了,丑的观念也就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了,恶的观念也就同时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互相比较而成形,高和下互相对照而依存,音和声互为补充才显得和谐,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秩序。因此,圣人不自专、自用,以无为的态度处事。以“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顺应万物天性而不草率干涉,化育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有功。正因为他有功而不自居,所以圣人的功绩才万古长存。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创造了万古长存的功业。万古长存的功业不是标榜出来的,更不是宣传、吹嘘出来的,而是自知后的知人、知天,是知人、知天之后的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后的“赞天地之化育”。

圣人“功成而弗居”,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主观地认为,所谓的“功成”本质上是“天地之化育”,自己只不过是顺应和赞襄了一把而已,不能将天地的化育之功归为己有——不能贪天之功;另一方面,天地自然本身,是没有什么绝对的美、丑、善、恶概念的,正如有和无、难和易、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这些相对观念一样,是彼此互生共存的。天下皆知之“功”和“天下皆知为美”一样,其中包孕着“过”和“丑”。之所以天下皆知,只是天下人的片面看法罢了。一句话,圣人主观地不认为自己有功,也不认为天下皆知的“功”便是功,所以自然会“功成而弗居”。正因为不居功,才不至于深陷其中,才不至于停滞,才真正呼应了天下万物变动不居的根本规律,才使得此“功”日生日长、日用不衰,才有了圣人之“功”的万古长存。

“功成而弗居”便是圣人的自知。一切的不自知,不过是“自专”或“自用”在作怪。最终的结果无外乎自欺、欺人亦或是欺世盗名。老子后来还讲自己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孔子也讲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转述往圣先贤的说法,不愿也不敢标新立异去创作。真正的圣贤都是因自知而“明”的,自知之明就是这个意思。只有“自知”者,才最终能够知道、守道,循常道而行。以常道处事而事出于无为,然而常道可行而有正果,以常名行教而教出于不言,然而常名可教而有正解。

表面上看,老子是在教人无为,实际上他是在教人自知,教人知人、知天,教人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教人“赞天地之化育”,教人成万古长存之功。

正像美和丑、善和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相互依存、共生转化的一样,自知和知人,有知和无知也是相互依存、共生转化的。人唯有将自己放置在更长久的时间维度上,更远阔的空间维度上去度量时,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勉强算得上“自知”。所以,孔子讲“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老子不是在教人无为,而是在教人在更长久的时间维度上,更远阔的空间维度上作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