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平天下(1)

恕:大治之法度


《大學》原文說:“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首先,這句話不是論述一個道理,而是敘述一種現狀,即一個大治國家的民風,上行下效,君主孝敬自己的長輩、尊重自己的兄長,臣民都已孝順爲榮,爭相效仿;君主重視撫卹鰥寡孤獨,臣民皆方正,不背棄禮法。

朱熹解釋說,君主的仁愛惠及境內的每一個臣民,人同此心,各得其所,故能天下太平。

其實,我們更多地應該從反向來理解,如果一國不治,何能侈談擁有天下?

讀到這段話,我就想起了《左氏春秋》開篇之作《鄭伯克段於鄢》。鄭莊公放任母親武姜的偏心和弟弟叔段的驕縱,行欲擒故縱之計,最後把弟弟徹底趕出鄭國,把母親武姜遷出王宮,併發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鄭莊公被孔丘立爲失教的反面典型。

可是縱觀周朝以後的歷史,有幾個君王能夠做到孝悌,更多的是爲了王位而父子反目、兄弟相仇。所以三代之治,只能成爲儒家聖人們的夢囈。

其次,曾子說,這樣的國君可以稱得上君子,他有自己的治國的法度。這個法度是什麼呢?

《大學》原文是這樣說的:“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曾子在這裏說的是帝王之道,後人把它擴展爲君子之道,那是另外一回事。

因此,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天子所做的事情,讓自己厭惡的,國君就不要對自己的臣民做同樣的事;禁止臣民對自己做某些事,自己就不要對天子做同樣的事;歷史上有的君主做過的事,讓你厭惡,你就不要再做同樣的事,讓後人來厭惡你;不希望以後的人做某些事,作爲前人,你就不要去做。“左右”指的是諸侯之間,“交”,指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和關係處理,道理也是一樣,都應該一視同仁,對己對人奉行一個標準。

這就是治國的法度,簡而言之,就是恕道,推己及人。作爲國君,行恕道,其實就是想民之所想,行民之所欲。

----《我讀大學1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