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平天下(2)

何謂民之父母


《詩經·小雅·南山有臺》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曾子解釋說,臣民喜歡的,君主就喜歡;臣民厭惡的,君主就厭惡,這樣的君主,就是“民之父母”。以民心爲己心,愛民如子,則民愛之如父母。

《詩經·小雅·節南山》是控訴周幽王時期的執政者太師尹氏的一首詩歌,尹氏權傾朝野,卻不能施行善政,無能又不公,終至天怒人怨,間接也有指斥周幽王的意圖。所以,曾子說,當權者爲萬衆矚目,如果不能慎修其德,偏離百姓的期望,必將成爲天下的恥辱。

《詩經·大雅·文王》告訴我們,殷商沒有失去民心的時候,也是符合天命的,卻終於被周朝所取代,可見天命是不會改變的,順天命則生,逆天命則王,後人應該以殷商傾覆爲鑑,不要失去了民心,民心就是天命,文王得民心而得天下,紂王失民心而失天下。

所以君子最重視明明德。君主有德,纔有衆多擁戴的臣民;有廣大的臣民纔有遼闊的國土;有遼闊的國土纔有巨大的財富;有巨大的財富纔有偉大的事業。

所以說,德是根本,財富是末梢。如果君主排斥、忽視根本,一味謀求聚斂末梢,企圖獨佔財富,必然不能遵循治國的法度,巧取豪奪,與民爭利,臣民當然也會奮起爭奪,棄仁義禮智信於不顧,人心渙散,國勢日頹。

故君主須時時牢記,君主聚民不聚財,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拋棄根本,追逐末梢,財富是聚斂起來了,但那是與民爭利得來的,人心也散了。反之,君主重視修德,臣民纔會凝聚到君主周圍。就如以惡語傷人,別人必也惡言相向;不義之財怎麼來的,必然也會怎麼出去。

大家應該都知道馮諼焚券市義的故事。當初,孟嘗君田文派門客馮諼到自己的封邑薛城去收債,結果馮諼把那些換不起債的人的借據一把火燒了。

當時孟嘗君非常生氣,但一年以後,有人誣告田文謀反,齊湣王便罷了田文的相職,田文回到薛城,當地百姓夾道歡迎,將他請入城中,薛城成爲田文運籌帷幄而東山再起之地。

這個財不單單指財貨,其實還包括地位爵祿,劉邦攻城略地,不但給功臣加官進爵,還把土地慷慨地分封出去,而項羽剛愎自用,好逞個人英雄,對有功將士非常吝嗇,自然人心渙散,大將韓信、名相陳平都曾經是項羽的部下,但都得不到他的重用,由此可見一斑。

在《康誥》的最後,周公再次語重心長的叮囑康叔:“惟命不於常!”曾子引用了這句話,意思是說,天命是永恆不變的,但一個朝代的命運不是天生永恆的,要靠自己經營,順天命則得天下,逆天命則失天下。後來的荀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順民心,就是順天命,就是善;失民心,就是逆天道,就是不善。

----《我讀大學2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