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睡覺--你睡得好嗎?

《2022國民深睡·運動生活方式白皮書》調查顯示,中國國民平均睡眠不足七小時,和國際均值相比,中國人每天少睡十分鐘。

很多人說睡眠不足跟新媒體有關、跟信息碎片化有關....無論是哪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成爲睡眠不足的根本原因。

動物世界中,馬、山羊、綿羊、奶牛等這些動物睡眠時間都低於四個小時;而相對而言,像老虎、獅子睡的時間就很長,有些甚至超過十個小時,甚至更多。因爲老虎獅子睡醒了之後,就出去找喫的了,它不擔心在睡着的時候被攻擊。

動物界是這樣,人類是不是也是如此呢?隱隱的覺得自己處在不安狀態的人們,就會睡得不那麼好;對自己的生活狀況很自在、有安全感的人,可能就睡的時間比較長?嬰兒就是這樣,你把他放在牀上,他就要哭,你這把他抱起來,他纔不哭,說明嬰兒以前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是有安全感的,那是他人生當中最幸福的時刻。

這麼分析:睡眠質量來源於生活的安全感。


一代梟雄曹操就死於頭疼,其根源就是睡眠不足或者是重度神經衰弱。
曹操原來是個正常人,當年他懷揣王司徒的祖傳七星寶刀刺殺董卓失敗,落荒而逃;驚慌失措中跟陳宮兩個人又錯殺呂伯奢一家!從此落下晚上失眠的病根,那是嚇的!你看曹操睡不好,因爲他做過太多壞事,他也知道有很多人想要收拾他,所以他會在自己的榻邊放一把刀,隨時擔心別人,對他進行攻擊。

自古以來的權貴們,發跡後都是深宅大院,保鏢打手成羣結隊。他們需要的也是安全感。

那這些安全感的深層又是什麼呢?

1929年美國心理學家懷特·坎農創建一個新詞: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其發現機體經一系列的神經和腺體反應將被引發應激,使軀體做好防禦、掙扎或者逃跑的準備。

什麼意思呢?人類面對突發的壓力,基因裏只有兩個選擇,打或者逃。

先說打,打贏了皆大歡喜;打敗了被對方喫掉,或者認慫。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剛纔吵架的時候沒有發揮出來”,這種“認慫”在內心深處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認可,“我怎麼當時就沒有想起來這麼說呢?” 如果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戰敗”的小孩家長沒準還會罵孩子:“你怎麼就不打他呢?”

再說逃,逃跑過程中先是恐懼,而後內心還會滋生出一些對自己的看不起。因爲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是面對危險要“勇敢”,剛纔的逃跑行爲是軟蛋行爲,是慫貨!不由得內心升騰起“如果我要打敗對方,我會如何厲害!”的激動,回看自己,跑了出來,更是看不起自己,內心更是羞愧。

如此種種....“當時你(我)爲什麼不XX呢?”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仔細想想,說(聽)完這句話自己是什麼感覺?

《梁冬.睡睡平安》《周之江.安神晚課》馮唐的課程中都提出過類似觀點:因爲一些原因導致的“羞愧”是直接最讓我們情緒低落,而且能量最低的一種情緒。

比如喝酒宿醉,醒來後很多人第一反應:哎呀,又沒控制住,昨晚又吹牛逼了!又輕易的給別人承諾了!喝點酒怎麼就成這個揍性了?!一連串對自我行爲的否定,直接導致自己給自己道歉,不好意思,我錯了,下次再也不能這樣了!等等諸如此類。

看似一個簡單的自我道歉,年深日久傷痕愈重,且很難修復。
梁冬、周之江、馮唐分別給出心靈滋養方案。

1.梁冬用一個故事開出了處方。

一些人因爲親密關係中處在被攻擊的一方感到焦慮。有一個朋友,他老婆和他因爲工作的原因在兩個城市,有些時候他老婆來看他的時候,他就莫名其妙的睡不着覺。
這位朋友也算是一個算買得起北京房子的人了,很不錯了,怎麼會有這樣的焦慮呢?我突然靈光一閃,我說你的老婆是不是一個很強勢的人?是不是一個單位裏的領導?
他看見我眼淚都下來了,他說你怎麼知道?
我說我猜猜而已,所以問題不是老婆的問題,是你心裏面覺得老婆比你強勢,於是你就有一種隱隱的壓迫感。

舉這些例子試圖一起反思:是什麼讓你感到不安全?是什麼讓你感到緊張?

2.馮唐給出九字真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臉。

不着急,是明確自我的能力。
人最怕不知道自己是誰,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冷靜下來分析一下便可知道:別人做這個能成功,不代表你也可以。很多人踩坑、不停變換賽道結果損失慘重,最後患上嚴重焦慮症……就是因爲太着急了,忘記了自己是誰。一個人只有你知道自己是誰,哪些東西是你能碰的,哪些你碰不得,明確自己的能力邊界。你才能面對別人的成功風輕雲淡,一笑置之,轉而默默耕耘,等待自己播種的一畝三分田開花結果那一天。

馮唐告誡我們:人不是被高峯逼死的,是被自己的焦慮逼死的。首先你得清楚地評估自己,一步步地做好自己。知道自己做得到什麼,做不到什麼,才能保持自己的步調而不被他人和外界擾亂。

害怕是一種令人止步不前和容易憂鬱的情緒。人一旦害怕起來會無端感到焦慮。

焦慮什麼?擔心自己把事情搞砸了後果慘重,還要顧忌別人指指點點的目光。一旦害怕,你的內心就在虛構事情敗壞的災難,從而更加畏懼失敗,更加躡手躡腳不敢放開去做。
馮唐說,你要接受結果,尤其是壞結果。如果你能事先體驗那些令你害怕的事情,把最壞的看透了,很多恐懼就消失了。如果我們懂得失敗是常態,成功纔是漏網之魚。如果我們敢於去接受事情失敗後的損失,敢於爲自己的嘗試和行爲買單,那麼我們就能大膽去做,盡情去經歷。注重過程,不問得失。事實證明這樣結果反而會更好。

因此,當你感到害怕的時候,不妨使用卡瑞爾的萬能公式來和自己對話:
詢問自己——最壞的結果可能是什麼?
假如你沒有更好地方案去避免這一結果,那做好準備接納它就是你唯一能做的事情。
再之後,穩定心緒,理智思考可以挽回這一結果的解決方案。盡最大努力推動結果向好的方向發展。

不害怕是抵禦焦慮的必備心理素質,內心篤定,明確自己在做什麼,根本無須感到害怕。

不要臉,是怎麼對待預期的問題。
做事情不要想太多,把得失看得太重,總想着失敗以後怎麼辦,不要介意別人對自己評價,也不要擔心失敗了別人看不起自己,那都是心魔,是雜念,根本毫無用處。不要臉,是一種過硬的心理素質,是內心強大的表現。

我們在追求實現自我的過程中,肯定會遭遇無數的失敗、迷茫甚至嘲笑,可是這無損我們原本的價值。不要臉是我們不必在意別人的目光,即使失敗了我們也能重新站起來的珍貴勇氣,是我們豁達笑對人生的強大策略。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生說:“除了你自己,沒有什麼能給你帶來和平(心靈的平息)”
也許真正解決焦慮的問題,不是追求外界標榜的更好的自己,而是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到底爲誰在活,又在哪種文化買單?你真正瞭解你自己了嗎?你能做到不着急、不害怕和不要臉嗎?

3.周之江給出了一句話:醒來改變世界,睡前放過自己。


參考:《梁冬.睡睡平安》《周之江.安神晚課》“聽見藍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