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先后”,无非本末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话紧接着“知定静安虑得”而发,曾子说,凡事都有本末、终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离得道不远了。

显然,所谓“先后”,就是指本末,终始,本为先,末为后;始为先,终为后。

本末先后都是相对而言,并不是绝对的。就是说,知止为本,定为末;定为本,静为末;静为本,安为末;安为本,虑为末;虑为本,得为末。统而言之,知止为始、为本,得为终、为末。

朱熹说:“明德为本,新民为末。”这句话本身似乎没有毛病,但放在《大学》全文中,却没有上下文的支持和佐证,照朱熹这种说法,那“至于至善”算本,还是末。

简言之,文中的“先后”不是指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无关乎行为上的因果关系。

曾子说,要成为天下的圣王,能治理好一国是根本;要实现国家大治,能齐家是根本;要做到齐家,修身是根本。修身的根本在正心,正心的根本在诚意,诚意的根本在致知,致知的根本在格物。

原文在语言结构上雷同,但在含义上却是两层,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至“先修其身”为第一层,从“欲修其身者”到“致知在格物”是第二层,他们并不是并列关系,更不存在并列的所谓“八目”。第一层讲的是如何“得”,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为“得”,修身才能得;第二层讲如何修身,修身的功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这就是曾子前文所说的“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文义是非常连贯的。

朱熹认为的大学之八目,按顺序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解释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明明德的功夫,是用来修身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新民”的功夫,是将修身所得进行运用;格物致知是知止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理想的次第环节。

其实,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明明德的功夫,只是从不同的侧面说而已,因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者说的是一件事,并没有先后次第之分,孔丘虽然当过几年的大司寇,但很难说他是先治国,再平天下,孟子更是从来也没有踏入仕途。

所谓的明明德于平天下者,并不仅仅一定要像尧舜禹,商汤、文武那样君临天下,像孔子、孟子的思想统治中国几千年,这难道不是平天下吗?

另外,平天下很难说是一种功夫,更确切地说,它是亲民的结果,也是止于至善的结果。

这里有三个要素,“得”、“修身”、“知”。明明德为止之体,平天下为止之用,明明德、平天下既是“得”(“终”),又是“知”(“始”)。其实从结果上来看,更应该看重的是齐家治国,从过程上讲,更应该看重的是修身。

从《大学》原文论述的两个层次看,修身是“知”与“得”的枢纽,从朱熹的解释看,他也把“修身”独立了出来。

所以,曾子马上接着说: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本质上来说,修身的过程就是践行明明德的过程,格物致知是修身,诚意正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下文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

曾子最后说,舍本逐末,末也不可能得到,身若不修,一切都是免谈。应该重视加强的却忽视,那被忽视的方面怎么可能不断改善呢。意思很明白,治学的根本在修身,如果我们不重视修身,那我们的身心怎么可能逐步完善呢?后来孟子所说的“集义”、“养浩然之气”,就是这个意思。

----《我读大学2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