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丨認知思維·社會共情·文化認同——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空間的三維探析

 魏小娜 語文建設雜誌 2023-03-23 15:57 發表於北京

(本文約4123字,閱讀大約需要12分鐘)

【摘 要】語文課程在發展學生感性思維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前進,其發展空間也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從心理學層面看,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的重點是認知思維,不僅要發展學生感性的認知表現和思維類型,還要藉助感性思維促進其語文學習。從社會層面來看,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的重點是社會共情,旨在運用感性的認知技能和思維風格來發展學生的感受力、共情力、同理心。從文化層面來看,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的重點是文化認同,旨在培養學生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關鍵詞】語文課程;感性思維;認知思維;社會共情;文化認同

語文課程在發展學生感性思維方面有着獨特的優勢,我國語文教學實踐也積累了豐富的感性思維培養經驗,如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於永正老師的“五重”語文、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語文”等,在發展學生感性思維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積澱了頗具中國特色的語文教學景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的頒佈,核心素養人才培養定位的提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急劇變化,爲我們反思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的培養、拓展語文課程感性思維培養的空間,以及促進我國語文課程改革與提升教學品質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將從心理學層面、社會層面和文化層面來理解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的內涵,從更高的站位和更開闊的視野來探析語文課程感性思維培養的可能空間。

一、心理學層面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的發展

心理學層面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的發展,有兩層含義:一是依據心理學的認知發展規律,來理解和確定語文課程所承擔的感性思維發展任務;二是依據心理學的學習規律,激發學生的感性思維,引導學生將其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

第一層含義,在我國現代語文設科以來的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中,都有相關的表述。其中,最完整、系統的闡釋應該是新課程標準在“核心素養內涵”的“思維能力”部分提出的感性思維的認知表現(聯想和想象)和思維類型(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創造思維)[1],並在語文課程“總目標”的第六條中,具體表述了感性思維的課程目標是“積極觀察、感知生活,發展聯想和想象,激發創造潛能,豐富語言經驗,培養語言直覺,提高語言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2]。這一課程目標層面的表述,爲語文課程發展學生的感性思維提供了清晰的學科依據和具體的教學參照。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圍繞聯想、想象等感性思維發展目標進行了體系化探索,分解出具體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比如,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大膽想象,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想象世界”、第八單元“根據提示,展開想象,嘗試編寫童話”等,都爲感性思維的進階培養提供了很好的支架。

第二層含義,在優秀語文教師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有着豐富而深廣的表現。根據心理學的學習規律來看,感性思維的參與能優化學習效果。尤其是語文學科,大量意蘊豐富、感情充沛的學習內容,需要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反覆地感知和體驗,這樣的學習勢必會調動學生的感性思維。正因爲如此,我國很多小學語文名師都特別重視感性思維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如於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理念“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3],以“情趣”“感悟”爲先;李吉林老師也深刻認識到“情境教育”是充分吸納“重形象、重情感、重審美、重感悟”的教學智慧[4],藉助感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學習。從這個角度來看,語文課程發展學生的感性思維,不只是教學的目標,也是學生學習的手段;語文課程發展思維的空間,不僅停留在感性思維自身的教學和訓練上,也可以通過運用感性思維來促進學生學習,進而豐富感性思維培養的路徑,拓展感性思維培養的空間。

二、社會層面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的發展

社會層面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的發展,主要是指依據社會發展的規律,尤其是社會未來發展的趨勢和願景,來理解和規劃的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任務。如果說心理學層面的感性思維,是語文課程中學生感性思維發展的認知維度,是感性思維發展最基礎、最顯性的層面,那麼社會層面的語文課程感性思維,則是學生感性思維發展的實踐維度,是學生感性思維發展的生活指向和現實目標,是更爲深廣和高階的感性思維發展層面,也是比較隱形的層面,易被學校教育所忽略。

隨着未來社會圖景的急劇變化,“發展學生在真實情境下解決問題的綜合力和勝任力”[5]的核心素養教育目標,成爲人才培養的時代標杆。在此背景下,語文課程視域下的感性思維發展勢必要走出狹隘的學科侷限,在新的語境下進行考量:感性思維在未來究竟意味着什麼?究竟要發揮怎樣的功能?

最近ChatGPT的強勢登場,再次昭示了人類社會圖景的深刻變革:人工智能在替代體力勞動之後,或將替代人類一直引以爲傲的智力勞動;當藍領工人被人工智能取代後,白領或也將被替代。當人類的體力勞動、思維工作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時候,人類必須思考“人類的優勢還在哪裏”。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在追問中不約而同地意識到,未來人類的優勢在感性領域和情感領域:一方面,在高度發達的人工智能環境下,人類所從事的工作中,技術性工作比重慢慢變小,情感傾向型工作比重將逐漸加大並進一步升級。“伴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人類社會走過了體力經濟時代,正在經歷思維經濟時代,並已經顯露出情感經濟的特徵。當機器人承擔大部分思維工作的時候,共情力和同情心將成爲人類最大的優勢。……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將緊密合作,但前者將負責更多的思考任務,後者將更注重情感。”[6]這種社會情感的發展對人類感悟、體驗類的感性思維提出了較高要求。另一方面,社會學家發現對人類社會活動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不再是抽象建模和數理統計所駕馭的變量,而是人類在有溫度、有感知的生活場景中所建構起來的集體共情和公共信念,這種共情和信念“一旦觸動了人們最原始的情感本能,將潛移默化或者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經濟行爲”[7]。

基於社會層面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的內涵,語文課程在發展學生感性思維方面,可能就更多地表現爲:要注意將知識技能層面的感性思維訓練與教學,還原到有溫度、有感知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感性的認知技能和思維風格來發展學生的感受力、共情力、同理心,培養其對人際關係和社會現象的敏銳感知能力和共情敘事能力,達到知識技能與情感體驗的融通與共鳴。比如,教學科幻文本、童話文本,不只是藉助文本來發展學生的聯想與想象能力,還要藉助這種聯想和想象,還原到彼情彼境中,感受和體驗一種生活類型和人際關係,並能迴歸到當下生活、聯想到未來生活、推測到可能世界……充分體現人類獨特的意義找尋旨趣和情感共鳴機制。

三、文化層面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的發展

文化層面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的內涵,主要是根據文化傳承和文化記憶的深層機制,從發展學生文化認同的維度來理解和規劃的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任務。與心理學層面的認知維度和社會層面的實踐維度相比,文化層面的語文課程感性思維主要指向學生感性思維發展的身份認同。一個具備良好感性思維品質的人,會基於生活世界的點點滴滴發展出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力、共情力、同理心,進而潛移默化地發展爲對自己所屬集體和國家的情感體驗、情感認知,並最終形成一種情感的認同和歸屬。對於語文學科而言,這種情感認同和歸屬指向的是對祖國通用語言文字和中華文化的認同和歸屬,是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的高級階段。

之所以需要特別提出文化層面的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維度,是因爲作爲國家課程的語文教科書,不是單純地承載信息的“第一媒介”,更是引領學生傳承文化記憶、形成文化認同的“第二媒介”[8],是重要的“文化母乳”,引領學生在孩童時代就逐步體悟“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在哪裏”“我們要到哪裏去”等關鍵性的認同問題。[9]作爲“母乳文化”,對學生文化認同的滋養和培育是通過類似嬰兒與母親之間的情感依偎來進行的,帶有強烈的感性認知體驗。因此,強調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的文化維度就顯得格外重要。

基於文化層面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的內涵,語文課程在發展學生感性思維方面,可能需要把教科書文本作爲兼具“信息文本”和“文化文本”的雙重文本來對待:在“信息文本”層面發展心理學層面的感性思維認知技能,培養社會層面感性思維的實踐運用素養;在“文化文本”層面激發學生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中華文化的情感體驗。這裏需要強調的是,作爲“文化文本”層面的情感體驗,不同於“信息文本”層面的情感體驗:後者主要立足文本信息和個性化閱讀參與獲取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前者則需要遵循文化文本的“規範性價值”,因爲文化文本是一種積澱了千百年的中華民族先民的文化記憶,蘊藏了共同約定的文化內涵的文本,回答了“我們應該做什麼”的價值判斷,不能被個性化的解讀取代。比如,學習《愚公移山》,作爲“信息文本”來學習,學生可以有“搬山不如搬家”的個性化生活體驗,但是作爲國家課程的“文化文本”來學習,就要傳承其中蘊藏的中華民族勇於攻堅克難、百折不撓的“愚公精神”。

綜上所述,對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發展內涵的探析,不僅要基於語文學科自身的優勢進行,還要跳出語文學科的藩籬,從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的維度來開掘語文學科肩負的使命。這樣一來,不僅拓展了語文課程感性思維的發展空間,也提升了語文課程的教育功能,豐富了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5,6.

[3]於永正. 重感悟 重積累 重遷移 重情趣  重習慣——我的語文教改探索[J]. 江蘇教育,2000(Z1).

[4]李吉林. 情感:情境教育理論構建的命脈[J]. 教育研究,2011(7).

[5]李煜暉,鄭國民.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中小學課堂教學變革[J]. 教育研究,2018(2).

[6]羅蘭·T. 拉斯特,黃明蕙. 情感經濟:人工智能、顛覆性變革與人類未來[M]. 彭相珍,譯. 北京:中譯出版社,2022:序言.

[7]羅伯特·希勒. 敘事經濟學[M]. 陸殷莉,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序言.

[8]馮亞琳,阿斯特莉特·埃爾. 文化記憶理論讀本[M]. 餘傳玲,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25~26.

[9]高德勝. “文化母乳”:基礎教育教材的功能定位[J]. 全球教育展望,2019(4).

(魏小娜: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本文原載於《語文建設》2023年3月(下半月)]

(微信編輯:寇嘉;校對:時玲玲)

END

2023-03-2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