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小卡片.164

【醞釀效應-2】

心理學家比曼做了一項和醞釀效應相關的實驗。他讓人們參與解決“聯想測試題”,同時監測人們的眼神軌跡,根據被試注視的方向、眨眼的速率來判斷一個人的注意集中程度。實驗具體是這樣進行的,參與者被給到一系列的詞語,比如“松樹”、“螃蟹“、“調味汁”等,然後參與者要聯想出一個在邏輯上能與這些詞配對的詞。當一個人的注意力比較集中時,也就是說當他們直視某個詞語、眨眼的次數比較少時,這個人就更可能以一種分析性的、聚焦性的方式去思考。而當參與者走神時,也就是當他們的眼神遊移不定,而且經常眨眼時,他們更可能是在用更寬廣的思路、更抽象的方式去思考。

實驗證明,人們在解決需要頓悟的創造性問題時,注意力越集中在問題本身,越難想出解決方案。而進入精神遊離的醞釀狀態時,反而更有利於產生更多的聯想。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實驗人員解釋說,如果參與者全神貫注在給出的詞語本身,這種方式看似高效,但會讓人們系統地拋棄一些看似“無用”的信息,得出唯一明確的答案。比如 ,當看到“松”這個字時,只專注於這個詞就會想到“樹”、或“松果”,此時被試會比較容易限制在一個十分僵化的思維模式裏。實驗人員還總結道,“有時候,當你想要看出一個點的特別之處,你並不需要總是凝視着它,反而應該向別處看。”

所以,根據這個實驗 ,你可以明白醞釀效應是怎樣生效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