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談中國畫之寫意

寫我胸中逸氣耳 ------談中國畫之寫意

“是吾所好,既而老焉。

” 我生無田食破硯,要從苦淡寫清妍。在藝術創造上,應該有自家面孔,一旦認準即一意孤行,這樣也就是個性。

“畫到神情風沒處,墨花能與碧雲通”“一池濃墨盛筆端,暗將心事許煙霞”。嘆,天驚地怪見落筆,最無用處是書生。

“境由心造”畫家的情感來自於純真、自然。墨點無多淚點多,生涯畫筆兼詩筆,餘寄興於煙霞之外,只爲抒情寫意,心追中國畫寫意精神;舉頭忽看不似畫,低頭靜聽疑有聲。 我自用我法,師意不師跡。用拙存吾道,語寓而旨深。我之爲我自有我在,息心靜氣乃得渾厚。

自古文人“明窗淨几筆硯,筆墨皆及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事。村村有畫本,處處有詩材,得其一可以迪其餘,然切忌隨人腳印行。古人筆花香泛,點畫信手,凡書拙多於巧,其筆意貴淡不貴豔,文章須自出機柕。“有意墨戲,天然心畫”,幾縷柔柳乍和煙,一聲梧葉一聲秋。

心香意葉,萬潔唯識。識心見性,智見獨存。平常心,心如水。放眼量,清淨身。淡生涯一味誰參透,好春長在好花長見,燕燕于飛。藝術就是在意的促動下一步一步地跋涉着。

中國山水畫餘主張理氣法原理,側重於對中國建築的方位理氣推演,符合“理法”,則寫生亦是山水形勢的觀察,亦稱“形法”。“明月有光人有情,只有灘聲是舊時”。“理氣”本是中國哲學的一對基本範疇,宋明理學家認爲,“理”是自然規律和社會倫理道德的總結和概括。程頤說“萬物只是一個天理”(《河南程式遺書》)。

朱熹也認爲理是世界萬物存在的根源,獨一無二的最高本體。理是現實存在的,但卻無形體,如果理與形體相結合,就是“氣”的象體。自然現象之理,與人類最有關係的莫過於時間和空間的規律。時間就是年月日時;空間就是左右前後上下的方位。堪與家試圖探索人與“天理”的協調關係,非常注重對節令時間和空間方位的研究,後以“理氣”、“理法”等名詞來代表對時空的認識和利用。但是,堪與家是使用以神學爲基礎,綜合了算學、天文學、術數和占星術的神祕方法來確定建築的方位,企圖通過城市的規劃和建築的設計以求得某種神祕力量的實現,這不能不使堪與術走向歧途。毫無疑問,營建房屋之前是先要確定建築的朝向的。早期的建築實踐中,是利用天體來確定方向的,如《詩經》說:“定之方中,作於楚宮。”中國畫在寫生與創作時也不能脫離“理氣、形法”的中國哲學的一對基本理論,在創作時令不只是在作品落款處能見到時間也應該在氣象天體時空來結合西方美學理念的光影與色彩的漸變,更加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氣法原理,既繼承中國畫傳統的基本筆法、墨法,要有創新和突破。“慣於長夜過春時,風清月白憶故人”。

“室雖陋但有文房四寶”,讀書如遊山,觸目皆可悅。讀書之法則,莫貴於循序而致精。中國畫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載體,所以歷代畫家都非常重視文化修養。當代畫家要想創作出合乎時代的作品,即創作出與古典文明相比。慧眼見真能度彼岸,慧光明淨超逾日月。既其有極強的形式感和觀念性,賦予更多的現代文化信息,又映襯着自然之物的合乎於自然法則的作品,就必須把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不求名利,放曠隨緣;真如之性,即是本心。”中國畫傳承與發展關係認知度堅守着本民族的主體立場,探索過程中理性把控以一種絕對自我的表達方式,掌握好觀念、造型與手法都是作品創作的重要環節。中國畫現象表現上可以現代化,國際化,而不能脫離本民族藝術特質認知的缺乏。“正心誠意,開花結實;和顏悅色,守正樂道。”《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被認爲是處理政事的哲學指導思想和有效的方法,因而受到歷代統治階級的莫大重視。但怎樣才能“尚中”而達到“中和”的狀態呢?那就是要做到“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中庸》)。大部分中國畫家實際成長於非西方文化土壤,對西方文化的誤讀還使其常將“水墨”與“筆墨”混爲一談,將“水墨畫”等同於中國畫。其次,在繪畫技術上,不少畫家在致力於中國畫的“寫實”表達中,用白描的線條簡單的筆法以及以連環畫的風格混進中國畫裏,還有以簡單地將西方寫實性素描手法等同於中國工筆畫中的富有情意的線性表達,抑或直接將照片放大進行描摹或摹拓,令中國繪畫藝術成爲一種純藝術性的工匠高仿真創作與真。某些畫家的體悟,通過繪畫能力對物象予以主體判斷和取捨篩選,從而實現富有感染力的中國式意象表達的繪畫方式,真正的中國畫藝術會越來越多的人所淡忘。

“揮毫落紙如雲煙,此時無聲勝有聲”。中國畫發展探究是中國畫關於發展與創造映射着傳統藝術智慧的光芒,中國畫創作主體十分豐富,從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時代特徵都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形成不變的要素。堅守中國性而不是隻樹立在畫面上的幾棵樹、幾朵花或蟲草、房屋等,有着多元文化的時代性背景。秉持傳統吸取現代素材而又有獨立發展,成爲當今中國畫創作與研究必須具有的新能力和新智慧。藝術要適應立於時代的腳步,反映出時代的氣息,承載着時代性歷史的重任,才能屹立於時代之巔,成爲時代藝術的一部分。中國畫在今天畫壇上,寫意作品已被一些人疏遠,是因爲學術權力被行政權力化,必將表現爲學術權力的使用類行政化,管理機制與畫家的個體成長、成名路徑扣合緊密,至之學術隱形,正是現出當今畫壇創作主體風格的一種表現,中國畫傳統藝術表現在寫意精神爲代價,有許多優秀作品是寫意性本體的實質標炳千秋。應當將寫意精神提煉出來,使之承載更多的文化信息。那些單純的技術性表達對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發展毫無意義。

中國山水畫講究筆墨、構圖,更講究意境、氣象、胸懷,有着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觀,能夠表現出“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這也是中國山水畫長盛不衰、代代傳承的奧祕所在。餘興山水畫創作,欣喜根植於傳統的詩情表達,欲將繪畫品質、個人風格融入在一起,賦古詠今、傳情達意“好景隨時愜幽賞”。從諸多山水畫大家的身上吸納着有益的養分,從而在造型、用筆、構圖、意境上形成簡潔、高古、空曠、清幽的風格。“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爲悅”,“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藝術來源於生活。我們只有去感悟自然,從生活中收集素材,並對藝術語言加以錘鍊,才能令作品產生震撼力。文化、人性都應隨時代性的正常循環,有着文化人的理性思想與自主精神。

中國畫理性發展?我認爲應該有專業人士對這個問題做出說明解釋,當然這也不是就一家之言,是可以探討的。拾廢品的老頭都在說:“這年頭畫家一輩子在做學問,畫了很多畫,還不如一卡車的貨。”正在研究學術的人何在?所有問題不可能一下子都能解決,但是至少先要釋放出善意,先有先行者,有酬於勞辛,纔有慢慢解決的希望,使中國畫藝術走上一個比較良好的發展道路。人是有思想,有行動能力的高級別動物,藝術家也一樣,行動和意識是有着一定的關係,要給予藝術領先者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先地位。藝術家當處在社會結構框定中,當然會受到這個結構的制約。如果就這一點,作爲行動者的個人就沒有能動性,結構給予他多大的空間他就什麼都受限。當一名藝術家對自我藝術的發展願景何去何從需要有一個選擇,尤其是你想要發出一個聲音,以藝術觀點正確面對知識的自主性、主動性與主體性、獨立性走向中國畫藝術發展的前沿。藝術家不應該就此順從,還是要堅持一個學術獨立的立場,獨立的精神。作爲研究者,作爲創作者,知識型的畫家你的工作你的本職就是求真,把中國畫藝術發揚光大,不能加入到所有作品讚美的“大合唱”中。有尊嚴地生活,持說真相、見解、思想,達到應有的獨立性。

“湖光寫出千峯秀,水色天光共蔚藍。”中國畫創作是藝術家與靈魂共舞,誰也不能阻擋生命的力量,生命是不斷的流水,它不停地流動,它可以是山泉,是河流是瀑布,也能是池塘,是大海,變化成不同的樣式,但是絕不等待。任何困難、挫折都是推動生命的力量。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墮”(唐韓愈《進學解》)。好的山水寫生作品,畫面往往充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這是無法在畫室中編造出來的。只有長期深入生活,面對自然觸景生情,才能使我們的創作充滿生機與活力;只有從自然之象生髮出意境之象,畫家才能創作出引人入勝的山水畫佳作。這也是山水畫家藉助大自然神力進行精神層次的陶冶與沉澱後的飛躍。寫生,作爲中國山水畫學習與創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進入藝術王國的必經之路。“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生命孤獨,孤獨卻不寂寞,所謂獨樂樂不如衆樂樂。中庸說:“至誠如神,不誠無物”,“誠”是生命的態度,“誠”可以以心傳心,“誠”可以通天地之好,“誠”如一座橋,可以溝通兩岸的陌生,化解彼此的危機,豐富了生命故事。在寫生過程中,我們還應深入瞭解變化無常的大自然的規律,將偶然的畫面處理方法轉化成必然的成熟的藝術創造路徑。中國山水畫創作十分強調發揮畫家的能動力,而與自然互動的寫生過程更能夠發揮畫家自由的靈性。山水畫家只要將目光投向自然,從自然中汲取其精髓,搜尋能夠表達主觀情思的感情符號,以自然作爲山水創作的出發點,才能達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

以形寫神,中國畫寫意精神的推崇和倡導,研究思路、創新與方法。中國畫是上下五千年大傳承文化,通過點線面、紙筆。水墨的運動構成的妙境縱天,斗轉星移,大象無形、意味深遠、無法中萬法備至的圖畫形式;是經過大徹大悟,大化後已信手沾來,萬物頓生、萬象具備的精神圖卷。是引而發之、隨意生之,化我爲畫後生成的神奇的、夢幻的、流動的、大虛空靈的詩意樂章。中國畫之寫意精神,博大豐厚,源遠流長,凝聚了中華民族千年的藝術智慧與理性的超脫。近年,中國繪畫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然而,在繁華的時期卻令人擔憂。西學東漸以來。中國畫意精神被埋沒、淡忘,甚至遭到批判。“吳冠中說過,畫家停留在“畫得像”的層面上,是寫真,不是藝術。這種畫家畫得再好,也是美盲。吳冠中說,文盲不多了,但藝術界的美盲還有很多。”當下中國美術展覽或作品集的國畫上已明顯的側重於筆畫,尤其是新人畫家,其“寫意”逐漸淡出畫壇,通過作者閱讀和研究,發現其拯救“寫意”不僅可以持續,而且能進一步深入。中國畫的精神不僅是“寫”,也還是“意”。其在藝術院校的應推崇“寫意”勢在必行,其在基礎訓練上應突出“寫意精神”,納入新時期,新的文化語境下對中國畫“寫意精神”進行傳承和發揚,成爲新一代藝術家肩負的一項神聖使命。在此意義上而言,藝術家的藝術思想不能停留原有的“呆板工筆”困境,走出可逾越的高峯。一個藝術家要真誠直面生活、勇於超越自我、勇於超越主流權威“畫語”的革新者的品格。力求向大衆展現一個在寫實到寫意中不斷進取的藝術家,展示“自我意象”、展示大寫意繪畫的實質及內涵,並嘗試從繪畫風格分析的角度,做出客觀的詮釋與定位。“寫意”是筆墨傳神的境界,“寫意是一種人生態度的筆墨抒發。“寫意”之意,朱熹:“則其心傾寫而悅樂之矣。”“寫”自然宣泄之意,愉悅暢行。“意”《周易.繫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寫意”爲“舒暢愉快”;“開心寫意”,“寫心藝術”。抒情選境是藝術家的思想,靈感的發揮,激情、寫情、寫心,利用水墨的滲化來完成的創作,一幅優秀的水墨寫意畫既要有傳統,又要有個性,還有要時代的特徵。它是一個藝術家的文化修養和繪畫技法素質高超的表現,沒有幾十年的筆墨功夫和畫外修養恐怕是做不到“寫意”的。有一部分畫家已曲解“寫意”之魂,想方設法走捷徑,離其筆墨,甚至爲追求新奇,放棄傳統的筆墨,背道而馳,離開筆墨大意狂妄,“寫意”成了降低了中國畫的品味,是對藝術的踐踏。


總結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的美術創作歷程,探討近年美術發展歷程,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中國畫得與失,從而進一步明確美術所承擔的社會和文化的責任,當代美術創作應彰顯“中國風格”,從而發揮精英美術創作在學術研究領域的引導作用。“寫意”中國風格美學之靈魂,餘深刻認識,寫意是中國畫藝術的核心,是中國美學特有的概念;“寫意”是寫實的昇華。“寫意”不是簡單的反映或再現。“寫意”是“情動形語言”,是“感於物而動”。“寫意”屬客觀現實的刺激只作爲其契機而存在。反映作者在投入創作已達到抒情的高度。“以情觀物,以情動人”,從而達到心物交融、主客一體的境界。 餘有長期從事中國畫的研究與創作,對當下中國畫寫意精神的嚴重缺失;中國畫繪畫製作性、模仿性、趨同性之風盛行,作品呈現的是假、大、空、描、板、忽視中國畫寫意精神的做法而感痛心。畫壇某些方面充滿了矛盾,諸如意與象、神采與性質、疾與澀,巧與掘、虛與實;又如明暗、點線、濃淡、乾溼等等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可以說中國畫畫面就是矛盾運動圖,就是自然矛盾線條化、抽象化、塊面化。但這抽象卻是形象的,是富有詩意的。“寫意”絕不如某些論者所說畫理是“抽象藝術”。中國畫是寫意也是哲學的,又是非常深刻的。然而,必須綜合性地加強中國畫教學,強化相關的中國文化修養,這是刻不容緩的問題。“筆墨”固然是中國畫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境界”、“氣象”“氣韻”也是不容忽視的幾個重要因素。中國畫尤其是中國山水畫十分強調筆墨,“筆墨”之事在相當程度上決定着繪畫意境的營造與畫面氣韻的生髮,作爲構成山水畫形式美和表現山水精神之美的最主要因素,筆墨既是造型手段和符號,同時又具有獨立的筆墨精神。“寫意”和“筆墨”是畫家“心”與“性”的表現。它就含有了豐富的傳統文化的意蘊,畫面上所呈現的“筆墨”虛、實、陰、陽、方、圓、巧、拙、蒼、嫩、剛、柔、濃、淡、奇、正、藏、露、開、合、繁、簡、疏、密、生、熟......每個相對的審美範疇的對立統一,有着玄妙;董其昌曰:“欲成大家,必於皴法有奇。”“士人所畫,當以草隸奇字之法爲之。樹如屈鐵,山似畫沙,絕去甜俗溪徑,乃爲士氣。不爾,縱儼然及格,已落畫師魔界,不復可救藥矣。若能解脫繩束,便是透網鱗也。” 中國畫是東方藝術特有審美和藝術靈魂,是作者天人感應的一種神奇現象,象由心生、超越時空的象外之象,是發自內心的精神力量,是心靈深處的符號,“寫意”也成爲作者畫外之音與藝術精神的昇華,人格力量的再現,是出神入化,遷思妙得的結果;是全方位的綜合文化修養,引發出的靈魂深處的自然之志,感應之志,是生命的再現。作品是畫家的生命,精品是生命中的生命。畫家靠畫來說話,畫中有話!作爲畫家應該是創作出最貼近生活、貼近人民心聲,應該畫出有思想,講究筆墨、追求創新,表現時代的精品。畫家要一輩子把心思放在創作上、放在畫上、放在生活與人民的心聲上。有着一種精神感召下的經典。隨着時代的進步,把握住“文人畫”的主體地位,蘊藏着精神力量。意展造境處,筆墨顯精神。文化是人類特有的一種記述和表現自身思想情緒的行爲現象,中國畫寫意更是現象特質,文化與當代本土的宗教、哲學、政治緊密相連,構成了大的文化形態體系,這種體系已是和現實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構成某一區域的意識形態。當代藝術有許多先輩如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徐悲鴻、傅抱石、林風眠、潘天壽、陸儼少、李可染、劉海粟、石魯、、李若禪、黃胄、吳冠中、程十發、王伯敏等藝術創作是文化自信智慧的貢獻;緊隨着時代的發展,流淌着寫意的魂魄,孕育出縷縷鄉情無窮詩意的藝術精品“家國精神”,方顯一個真正藝術家的本質,他們繪畫思想對當前中國畫創作意義重大,爲中華民族增光添彩,鑄造輝煌,他的作品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中國畫創作的方向在這幾年的時間裏意筆越來越少,一些作品過份地造作,畫面也越來越滿,細工出矯作,是在用“工藝”用筆來製作越來越細密的線條,同時出現了強調性的製作,忽視中國畫寫意精神,有大部分作者是在迎合市場趣味的濃厚傾向,給中國畫創作引向歧途,用真實的語言來表達,無內美可談。 餘是默默地跋山涉水、讀書、寫作、篆刻、寫生、探舞水墨,傾聽音樂,筆墨伴我消磨時光。秉性難移,疾情不改。以平靜的心,畫出自我,話他作品,獻予喜歡我的知心人、獻給大地、山川、村舍、藍天、白雲和美麗的夜空! 那麼,淡淡書香沁我心。

(圖/文作者:黃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