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藝術的異端火焰/作者黃鑫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遇見藝術的異端火焰


修已修心,修已以清心。

人生是自己的,請記住,你是自己命運的掌舵人,丟什麼也不可以丟快樂,輸什麼也不可以輸心情。

李商隱有詩云:

“更誰開捷徑,速擬上青雲。”

縱觀1949年以來的中國美術史,“鄉土”是一個關鍵詞,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繪畫母題。新中國成立後,獲得解放與新生的農民階級以主人翁的身份站上歷史的舞臺,農村題材和農民形象在美術創作中受到普遍重視,成爲新中國美術中的一個重要現象,並在此後幾十年的視覺圖像景觀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黃賓虹語:“自然二字,是畫之真訣,一有勉強,即非自然。”

康定斯基認爲:“抽象藝術並不排斥與自然的聯繫,抽象藝術離開了自然的“表皮”,但不離開它的規律。當代繪畫的“無物象的”表達方式是比有物象的更廣闊、更自由的創作方法。

形式的抽象決不意味着反對自然,是用一種新的方法去表現自然。當許多寫實畫家將目光持久地盯住眼前之物時,表現藝術家卻轉向內心,他們在畫布上傾吐內心深處的情感。人的內心包含了夢幻與慾望、理想與愛情,所有這一切,都是自然與生活對於人類的饋贈。

藝術創造的過程是藝術家與自然的對話過程,藝術家在自然中尋找自我精神與自然的契合。當他面對畫布時,實際上是調度自己的心靈狀態,進入精神上的回憶與遐想,心物相映,體悟自然之道。“師自然,師造化”是藝術家自我精神的昇華。

20世紀80年代,西方抽象繪畫作品及展覽逐步進入中國,喚起了中國畫家的“現代意識”。生於60年代末的我也受到了這靈性的感染,在持續的探索與實踐中建構起自己的藝術語言。餘生擅長於中國畫藝術暨熱愛油畫藝術,中西畫筆雙管齊下是我一生最大的樂趣,從一開始使用筆、刀來刻畫線條,到後來通過直接擠壓顏料管作畫——顏料膏體層次堆疊出來的微型空間、顏料膏體形成的極具厚度的線條與對比強烈、不斷抗衡的主體色塊賦予其作品豐富的抽象意義。但從遠處回望,線條流動的韻律與色塊交錯的節奏中似乎又可見深植於抽象筆觸下的傳統寫意意味。這些線條形象迷朦且靈性與騷動,使得其畫作既有西方抽象繪畫的特點又兼具中國傳統繪畫的審美表達一直在我心中欣喜。在這裏,“西方現代”和“東方傳統”有了巧妙的契合,或許這正是長期生活在中國的當代藝術家骨子裏自然迸發的特質,彰顯着藝術家主觀意志的塑造和內在精神的寫照。

用刀、用顏料管所作的線性詩歌是是我個人生命歷程的寫照,“十年磨一劍”的創作蘊含着強烈的激情,一直懷揣着一個藝術家的夢,在得到之後卻又敢於清醒放棄。那些年,在北京畫家村歷經過的艱苦,而後又南下昆明、廈門、杭州、福州等地奔波闖蕩,面對命運的每一步選擇,都走着堅定的步伐。這些坎坷的社會經歷不斷鍛鍊着心性與意志,也深刻影響了我的創作風格,務實水墨與色彩斑斕的心態在藝術創作中不斷實踐與力練、表達,用畫作聯繫了自身的過往與今天,多少個夜晚繪畫藝術甚至傾情於詩歌、散文將內在的生命力注入畫作中,展開自我與生命的對話。早年的那些坎坷經歷與不服輸的堅毅品格共同構成的強大力量流轉在畫面的每一處,但願作品有朝一日能夠引領觀者進入高度情感共鳴的視覺觀看體驗,感受其作品中澎湃不息的激情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現實世界裏早已沒有適合詩歌生長的土壤,在國畫、書法藝術的創作歷程獨自也暗暗下決心,一定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爭取寫出更好的詩作。人生道路多崎嶇,藝術家的路一樣艱難;但是,一旦等我們走過那段山窮水盡的日子,我們就會發現人生其實充滿了希望。而且,多年以後,回望人生,我們會發現,那些曾經那些以爲過不了的坎兒,最終都過去了。那些曾經像一座大山的困難,最終都變成了小山丘,甚至是小土堆一樣的存在。

中國山水畫咫尺之間表現自然的奇詭與壯觀,豐富與莫測,言說的是,心靈在山水之間的感受,審美與藝術的取向。常說藝術是寂寞之道,對於我而言在寂寞之道上思與行並進始終是在奮發圖強,成爲潛在做一名藝術工作者攀登者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堅信學藝術需要苦練外功和內功,最後是心功。所謂外功即造型能力,筆墨技巧;內功是學識修養,文化修養,藝術修養與綜合素質。中國畫主張寫意,意者心音,因心造境,意在筆先,品與畫通修心功,才能讓作品有素養有品位,有內涵。這些年我一直堅持在中國水墨畫、彩墨畫領域,所畫題材也並不寬,基本在山水、花卉領域。但就是在這個傳統的領域,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務實畫壇成爲中國水墨畫的耕耘者是我人生的意義,嘗試過耕雲種月的一翻詩意。有位作家曰:“清晨是希望,是開始,好的運氣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人生就是一種追求,一種努力,一種期盼,再難的路也會有盡頭,多給自己一些信心,把努力當成一種習慣,而不是心血來潮。沒有天生的好命,就要奮不顧身的努力。”

《山水清音圖》中國山水畫百米長卷的創作是我一年來付出的心血,也是藝術話題與藝術家創作的艱辛歷程,在此鉅作中伏筆在以巨無霸的山水畫長卷,去盈取“江南一絕"的傲骨,真是令餘喜悅萬分。從聚焦現實的寫實主義手法,到更爲強調藝術個性的語言探索,力求在新的題材、圖式與藝術語言、觀念中探尋多向的可能。藝術創作給予快樂神往,感受大自然的博大精深,從中博求藝術家個體與社會家國集體凝結在同一維度。2018年編輯的《生態福建 生態鄉村作品集》凝聚着我與同學們的心血,展出師生書法、美術之美意,在藝術鄉村之美展現出鄉村生活的豐富意趣與個體命運的時代屬性。在現代藝術、書法藝術語境中,鄉村與城市生活中的社會現象。隨着城鄉和區域之間人口流動壁壘的打破,在望鄉與思鄉的過程中展開對於都市生活的反省。這裏確實凝結着“世俗與日常”“故鄉與他鄉”的命題與抉擇,又自始至終浸透着“改造與新生”“守護與希望”的理想與實踐,我把每一件作品都看成是大自然與藝術之靈性,那都是藝術殿堂上盛開的朵朵奇葩的藝術姐妹花。

回顧2011年9月11日在福州畫院舉辦《黃鑫中國畫展》潛心創作的作品歷歷在目。感謝中共羅源縣委宣傳部的支持,成功舉辦《2018.4.29生態福建生態鄉村書畫作品展》《2O19.9.29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書法美術攝影展覽》、《畲風文化美術作品展》。幾次展覽活動中這些源於圖像、超越文本的思考,又在“鄉土人間”的展覽中,化合爲一種寓言式的藝術再現。

我的繪畫語境絕非抽象藝術的審美,有創作抽象藝術作品,在這裏已是給於分道揚鑣,是在借用觀念藝術裏的理性和規則,來對抗“熱烈抽象”裏的激昂,情感衝擊的期待,不可解的“狂歡之筆”。但和那些畫理性圖形、色彩、線條的藝術家,對“純化語言”和“清理複雜觀念”的追求相比,我又絕非純粹的形式主義者。作品的局部有以潑墨、寫實與寫意兼工帶寫的手法描繪羅川大地河洋古鎮的美好風光。

《山水清音圖》百米長卷在創作實踐中對審美的借鑑是具有包容性的,用宋畫的構圖形式,宋元的詩化意境,構建水墨山水融入青綠山水的獨有體系我行我素,然後注入更多的現代繪畫理念,使自己的筆墨匯聚了多重元素,惜取不拘一格的個性風采那是我的“一抹紅”。在山景之外綴以古剎、亭榭、田野、民居等建築,以秋色明亮的暖色調,使畫面在山水形式上平添了人文的內涵,尤顯在彰顯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

深受山水文化傳統的浸潤,《山水清音圖》融入福建大河洋雲邊古鎮的靈氣,描繪着河洋大地上的一片錦繡藍圖,它是東海岸雲山深處的一顆璀璨明珠。三十年來餘情醉心於山水畫創作,並將重心瞄定於畫故鄉的山與情。故鄉的每一座山、每一朵雲、每一縷風皆是我最具情懷的事物,亦是託志寄情之寓。層層延綿的山嶺,雲山縈繞的丘陵,隱於山林中的村落,淡寂古樸的小橋,皆是我腦海中所熟悉的成長“區域性地圖”的索引,雲山深處人傑地靈的河洋古鎮她是我心靈中最美的太陽,她在作品處處洋溢着藝術文化的光茫,我以大寫意水墨構建成的精神世界,她顯得質樸而疏朗,瀟灑而細膩,筆墨酣暢之中傳遞出一種率真之感,纔有那些畫中的抽象線條的韻味和幾何塊面的構成。我熱愛書法藝術,“書法藝術是藝術靈魂”書法中的抽象美,是在於將自然萬象的意態昇華,表達爲書法藝術精神特質。認真的說書法藝術會同於中國文人對於‘氣’的推崇,整個畫面所抒發的氣象洋溢着東方美學意蘊的現代表現特徵,是來自於書法藝術的涵養與表現的激情統一於繪畫每件作品之中,並且自然地流露出自信與從容。

我的創作無疑是一位善於捕捉生活意趣的啄木鳥,格調獨特的藝術風格與樣式那是我追求的方向,深悟那些要素,感悟這裏面蘊含着藝術家的氣度、修養、審美、取捨……總之在作品的藝術格調透着一個人的品質。自我分析繪畫我已看到了自己在儘可能地在端正着對傳統繪畫的態度,又敢於在藝術創新和夢想中跋涉;在用筆、用墨、寫生與創作間儘量地避免盲目,或者繞開繪畫藝術的束縛。在筆墨之下,有着許多對生活細節的體察與表現。雲霞翠竹,青山錦繡;山房岑寂,風日清酣。對故鄉山水風情的水墨表達,是對心中彰顯故鄉記憶的自然表達,亦是我融情感與寄託所感悟出來的理想世界。看山之樂,看水之樂,更看故鄉之樂,因情而真,怡情樂志,表達出了內心深處對故鄉、對生活的熱愛,和超然物外的生命追求與精神世界。

我是渴望着繪畫的變化,這些變化有時來自於藝術內部流派之間的彼此拆解,有時來自於外部世界的刺激和覺醒,個人獨特的經歷,但願能夠兼容幷蓄實現現實的日益更新的變化。也因此能在創作方式和作品的形態更加開放、自由,也更容易貼近現實。因爲沒有唯一的期待。人的心情與願望可以隨時依據情形的變化,做出更改和調整,任何一個現成的藝術理念都不是唯一篤信的真理,水墨丹青是一名可造之材,是中國新時代文人詩書的努力方向,爲當代中國畫如何發展提供了一個答案,爲中國文化當下文化道路怎麼走提供了一個註解。我長期致力於中國畫的探索和創新,我的心博取的是詩書畫印文與天地之間的那一份最爲珍貴的脣紅。作品無論是巨幅大構,還是斗方小品,均求筆墨雄健,氣勢磅礴;畫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中國畫的發展,還需要有高度和深度的拓荒者,但願這種藝術創作與討論,能夠有助於大家對傳統美術中的一些課題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希望在有生之年用拙筆能推動中國畫理論研究的拓展與深化。而這些理論探討中產生的火花,對當代美術創作的發展而言,自然也是不無裨益的。

作者/黃鑫

2023.1.11於東海岸詩巷燈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