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內心的衝突》丨如何走出負面情緒

爲什麼我們容易討好別人,爲什麼我們內心充滿焦慮,爲什麼我們會戀愛腦。爲什麼有些人總是喜歡貶低別人,而我們爲什麼又會時常覺得自己沒用。爲什麼我們會社恐,爲什麼我們會有拖延症。

作者認爲以上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我們內心的衝突。

內心的衝突跟一個人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認爲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有關。如果內心中,想成爲的人和想做的事,和現實中應該成爲的人以及必須要做的事 產生矛盾,就會產生內心的衝突。而這也是特定社會背景下的普通人爲何感到痛苦的原因。用今天更流行的語言來說,這種痛苦也可以叫作精神內耗。

弗洛伊德把人類的心靈比作海里的冰山。海面上的部分是我們平時能夠意識到的各種思想、情感、衝動。而在海面之下還有一個廣闊深邃,卻難以被洞悉的無意識世界。在這個無意識的底層世界中,各種慾望在相互撕殺。

動物的行爲取決於其本能,而人類則有選擇的能力。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在背道而馳的不同道路之間做出選擇。比如:我們有時想獨處,有時想和朋友在一起;我們有時想研究醫學,有時又想學習音樂。有時我們既想與他人保持一致,又堅信應該表達與其對立的觀點。這讓我們內心撕裂。

人生在世不稱意。我們與他人和環境之間難免產生碰撞。內心的衝突是人生無法避免的一部分。

我們總是用豔羨的目光看着那些似乎沒有內心困擾的人。但其實所有的人,內心中都有掙扎,只是有些人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系,在經年累月之後,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平和的心態。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越是敢於直面自己內心的衝突並尋求解決之策,內心就越是能獲得自由與力量。

當我們陷入內心的衝突時,會有三種反應。分別是親近他人,對抗他人,或者疏遠他人。當我們長期激烈地陷入內心衝突時,這三種反應就塑造了我們的人格。分別是屈從型人格、攻擊型人格以及孤僻型人格。

屈從型人格明顯需要情感聯繫和他人的讚許,其核心是對親密人際關係的渴求。這種類型的人需要有人喜歡、有人需要、有人愛戀。需要被人接納、受人歡迎、有人欣賞。越是重要的人,越要離不開他,這樣他才覺得自己對別人越重要。

而任何的批評、駁斥,或者離棄,對他而言都是可怕的危險。他會卑微到塵埃裏,去努力挽回。左臉被打了,還獻上右臉,他這種行爲,是其內心長期激烈的衝突所塑造的人格 導致的必然結果。

對屈從型人格而言愛情重於一切,這是滿足他精神需求的唯一辦法。因爲愛情既能滿足他被喜愛的需求,又滿足了他以愛爲手段的支配欲。愛對他來說被當成了治癒一切荒謬現實的萬能良藥。雖然顯而易見,這種對愛情的期望本身就是荒謬的。

攻擊型人格,想當然地認爲每個人都心懷敵意。在他看來,生活就是所有人相互鬥爭,笑到最後的都是最邪惡的人。他渴望出人頭地、獲得成功,或者獲得任何形式的認可。他把熱情和才智投入工作中,給人留下對工作專心致志的印象,他能像機器一樣運作,不知疲倦地產出勞動成果,使之帶給他成功和地位。

屈從形人格和攻擊型人格代表着兩個極端。一個想討所有人的喜歡,另一個把所有人都當作潛在的敵人。一個不惜代價地避免衝突,另一個則將鬥爭視爲天性。但這兩種類型都不是患者自由選擇的,而且兩者之間沒有妥協的餘地。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中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和價值觀體系同時起作用。他的內心就會分裂。兩個水火不容的因素無法構成一個和諧的個體。

孤僻型人格獨有的特點是對情感體驗麻木不仁。不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厭惡什麼,希望什麼,害怕什麼,憎恨什麼或相信什麼。他們內心總是與他人保持情感距離,不在情感上與他人有任何牽絆。

孤僻型人格另一個特點是對隱私的需求。他們對自己生活中最細枝末節的事也總是閉口不提。

孤僻型人格,對獨立的需求十分強烈。屈從型人格者看着身邊一個人,心裏問道:他會喜歡我嗎?而攻擊型人格者則想知道:這個對手有多強?

孤僻型人格者的首要考慮則是: 他會不會干涉我?他是想影響我還是讓我自己處理?

屈從型人格嘗試與世界建立起友好的關係。攻擊型人格武裝自己,準備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中求生。孤僻型人格希望獲得完整的自我和內心的寧靜。

這三種心態並無好壞之分,它們都值得擁有,對我們的成長都是必要的。但如果這三種基本心態之一不能佔據主導地位,我們就會陷入無止境的內心衝突。

爲了逃避這三種心態在內心中的衝突,有時我們會塑造出一個形象,然後讓自己相信,自己就是這樣。

一個人樹立起自己的理想化形象,是因爲他無法容忍自己真實的模樣。理想化形象看起來是對內心中的痛苦對症下藥,但當理想化的形象在內心中登上了神壇,我們就會在潛意識中愈加厭惡和鄙視真實的自我,進而給自己的內心帶來更大的衝突。這本質上是一種主動自我消滅的過程。

自我消滅後,我們會變得更愛指責他人,報復心更重,也就把內心衝突轉化成了外部衝突。

不同人格通過種種嘗試,如果內心的衝突仍然得不到解決,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比如恐懼,人格衰竭,絕望,和產生施虐傾向。

先來說恐懼的心態。不敢寄予他人任何期望,不敢給自己設定任何高遠的目標。即使真的有益,也不敢發表意見。不敢展露才華和魅力,不敢給人留下印象,不敢謀求更好的職位。害怕改變其實就是害怕失去自身的理想化形象,變回已經被自己否定的自我。

這就產生了人格障礙。有人爲了實現抱負而犧牲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尊嚴。有人只要愛情,別無他求。還有人專注於孩子,心無旁騖。這些人往往給人留下全神貫注的印象。但他們只是在追逐一個看起來能避免內心衝突的幻象。他們表面上全神貫注,實質上卻並無完整人格,而是陷於絕望。

內心越亂,他們就感到越絕望。他們不指望有任何好事,只覺得活着就是一天天在熬。或者他們會說生活的本質是悲劇,面對人類已經註定的命運,只有蠢人才會自欺欺人。絕望是未解決的內心衝突帶來的終極產物,其最深層次根源在於,對自己成爲內心完整、人格統一的人感到絕望。

而絕望的人會轉而具有破壞性,他們把自己的滿腔怒火盲目地發泄在別人身上,陷別人於悲慘,以此緩解自己的痛苦。這是一個個絕望的人,在爲自己失敗的人生尋求補償。

帶着未解決的內心衝突生活,會嚴重虛耗精力,根本無法全身心投入任何一件事。而要想解決內心中的衝突,就只有靠改變滋生這些衝突的條件。這讓我想起福格行爲模型中的論述。人類所有行爲的產生都有三個條件,分別是動機,能力和提示。

我們內心的衝突,無可避免。我們潛意識中的掙扎,無法控制。我們在動機和能力方面無可奈何。那麼就只有從提示方面入手。儘量消滅生活中引起自己精神內耗的刺激點可能是我們的解決方法之一。

很多年前就讀過這本書。而這次讀客新出的三鑽版本,值得推薦。

書中新加入李松蔚先生的萬字導讀。以前我讀本書時,對書中一些較爲專業的內容感到生澀。這篇導讀對我釐清本書概念和脈絡有很大幫助。書中還有十二篇單章導讀。對每章內容進行重點提示,這也給了我很多啓發。

本書作者卡倫·霍妮被認爲是新弗洛伊德派,因爲她的一些概念都是對弗洛伊德學說的修正。這次讀客的新版附上了卡倫·霍妮的作家小傳,十分貼心。

謝謝大家的閱讀,再次和書友們分享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我們越是敢於直面自己內心的衝突並尋求解決之策,內心就越是能獲得自由與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