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慾之死》| 愛慾是勇於否定自我,肯定他者



韓炳哲認爲,在今天的社會中,純粹的愛已經死亡。而其根本原因在於當今社會的資本化和消費主義。

資本是逐利的,所以我們當今社會的方方面面並不是爲了讓我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而是爲了能夠獲取更多或者獲取的更快。

消費主義帶給我們的是看似無窮無盡的自由的選擇,但其實每個選擇都越來越同質化

因爲消費主義會讓我們不停地進行對比和比較,在對比和比較的過程當中,小衆的獨特的甚至很多有創造力的事物,就會被能夠帶來更大利益的,受大多數人接受的消費主義產品所取代。

這就好像我們走進超級市場,看到貨架上擺放了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的飲料,但這些飲料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就好像我們在超級市場看到了一貨架又一貨架滿滿的方便麪,但這些方便麪最大的區別可能就只是調料包裏的調味料不同而已。

現代社會的資本化和消費主義傾向讓我們在行動上是逐利的,讓我們追逐的目標是同質化的。 

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中,我們追求愛情時也是逐利的,而不是想要獲得幸福。

我們在愛情當中渴求獲得更多,渴求獲得得更快。我們甚至難以接受正常愛情當中一定會有的拒絕和否定,我們必須能夠最大程度控制自己所愛的對象,使之能像自己頭腦當中理想的形象一樣。 

消費主義社會讓我們所謂愛情的對象,在對比和比較之下都變得同質化。

那些小衆的獨特的適合不同人不同喜好的,擁有真正的個體特點的愛的對象,在所謂的大衆審美面前,漸漸消失。

我想這也是爲什麼我們看八九十年代的明星各有各的特點,而今天在娛樂圈活躍的明星似乎個個長得都一樣,讓人根本記不住。 

這也說明了爲什麼現在大家在戀愛的時候,會互相提出各種要求。希望男性富有,有車有房能夠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希望女性年輕漂亮,百依百順。這些年來女性主義的話題不斷興起,女性不斷提醒自己要覺醒,似乎就是對這種趨勢的反抗和迴應。 

現在社會的愛情爲什麼死亡,根本就在於我們愛的對象,也就是韓炳哲在《愛慾社會》中提到的“他者”的消亡。

所謂的愛慾,可以把它分成愛和欲兩個方面。其中的愛,是奉獻是付出。其中的欲,是索取是獲得。但不論奉獻和付出,還是索取和獲得,都需要我們有一個愛的對象才能完成這個過程。而今天我們的愛的對象是同質化的,我們和愛的對象不是在瞭解彼此,而只是在表達自己。不是在互相關懷,而只是在計算利益。 

在我看來,韓炳哲《愛慾社會》中的愛是付出,欲是獲取。首先去愛,去付出去奉獻,在這個過程當中自我可能會被拒絕被否定,甚至消亡。可是我們會從”他者”身上找到新的自我。當我們獲取新的自我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個愛的完整過程。而當“他者”消亡之後,這個過程自然也不可能完成。純粹的愛,自然隨之消亡。 

今天的愛,更像是我們的自戀行爲。我們走在愛情的超級市場,瀏覽着貨架上的琳琅滿目,挑選着自己心儀的口味。不管是包裝價格味道品牌,任何的因素只要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我們就不會購買。我們走在愛情的超市中,我們想要買的是任何細節都符合自己期望的“產品”。而這樣的“產品”並不是一個有獨立自我,不受我們控制的真實個體。這樣的產品,只是我們的卑微自我,在這個世界上的虛幻投影。 

我們眼前所見的,就好像柏拉圖《理想國》中著名的洞穴寓言中提到的一樣,並不是真實的世界。我們所看見的只是真實世界的投影。更悲慘的是,我們看見的甚至不是真實的“他者”的投影,而只是我們自身在牆壁上的投影。我們不光失去了愛情,我們也蒙起了自己的雙眼,把偌大的世界縮小成只能容納自己一個人的小世界。 我們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還對自己說着幸福。

我們就好像神話故事中的納西瑟斯,我們被自己的美貌吸引,無法抗拒地愛上了自己的倒影。我們陷入癡迷,最終因爲無法擺脫自己的倒影而死去。我們只是一株愛上自己水中倒影的水仙花,我們顧影自憐,我們拒絕接受這個世界的其他個體,我們最終死於自戀。 

韓炳哲先生的《愛慾之死》告訴我們愛情已經死亡,但他卻並沒有在書中附上獲取純粹愛情的行動指南。 

如果我們真的接受韓炳哲先生對今天社會愛情已經死亡的判斷,真正瞭解這背後的原因是“他者”的消亡,我們就會明白,我們需要的不是一份對所有人都適用的行動指南,我們需要的是能夠睜開眼看這個世界,然後做出屬於自己的正確選擇。 

謝謝大家的閱讀,希望我們都能夠撥開眼前的迷障,找到真實的愛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