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忙,心不能忙

王陽明有一位當官的弟子,曾經問他:“老師,我平常要處理很多公務,很忙很亂,如何靜下心來聽你講課呢?”王陽明笑着說:“我知道你身爲百姓父母官,事務繁忙,所以我並沒有要求你丟下自己的事務來聽我講學。你越是在忙的時候,心越不能忙,要靜下心來,多通

原创 心若磐石,養志心定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人的志向是多樣的,它可以是李白“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報國之志,也可以是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濟世情懷,還可以是陶淵明“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的高潔情操

原创 一顆純粹空靈的心可以透過現象看清本質

視生如遠走,視死如歸家,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其實不管是禍福還是生死,都是表象,辯證思維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的看待事物,看到即有福也有禍,福賀的根源在哪裏?吉凶禍福都已是結果,原因才重要,福禍的根不在外界,而在我們的心裏面,其實經營事業

原创 無事則安

王守仁出身名門,少時聰穎,曾立下“讀書學聖賢”的志向。二十八歲時,王陽明考中進士,開始入朝爲官。明武宗正德年間,太監劉瑾等人弄權,在朝堂上大肆排除異己。王陽明因不願與太監劉瑾等同流合污,觸怒劉瑾,被貶至貴州龍場,這年他三十五歲。龍場處於羣山

原创 心懷善念,終有福報

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知與充與遏者,志也,天聰明也。聖人只有此,學者當存此。——王陽明每個人心中都有善惡之念,當善念萌發之時,我們一定要認識、並且將善念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善念;當惡念萌發之時,我們要先認

原创 認定了就做自己,沒骨頭,撐不起頂天立地

我們常常感覺身不由己,自己的內心也被滲透而異化,某個時刻會突然驚覺自己越來越陌生;常常感到自己正變得越來越冷漠、可怕、悲哀,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底線越來越低,操守越來越弱。有人用現實和生存爲自己開脫,這是說不過去的,因爲你並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原创 抱怨、爭吵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中講:“和大怨,必有餘怨”家庭之中,如果彼此相互埋怨,縱使把它調解,也會有餘怨留在心中。家庭和睦,再窮也能發家。有對夫妻,心胸狹窄,總愛爲一點小事爭吵不休。這天,妻子做了幾個好菜,順便去酒缸了取點酒助興。誰知,妻子探頭

原创 心越定,事越成

王陽明說:“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這個“主宰”,就是說心能“定”,“不動於氣”。不論何時,人如果能定下心來,就不會有焦慮,生活便會有勃勃生機。          除了剋制情緒上的焦慮,人還要想

原创 覺紛擾,則靜坐

【44.3】“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這段話出自《陸澄錄》,是陽明先生對初學者的一段叮嚀。覺得心裏紛紛擾擾的時候,就去靜坐一下;覺得有懶得看書的念頭的時候,就讓自己拿出書來看。這就是依症下藥,以好的行爲

原创 人只有自知無知,才能永遠求知

常懷謙虛之心能夠保持好奇心這棵嫩苗的不夭折,不衰竭。人只有自知無知,才能永遠求知,人只有自知無知,纔會保持對身邊一切的新奇。這就是爲什麼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畢業生演講的時候,會說出最動人的“求知若飢,虛心若愚”這句話的原因。一個一直

原创 光明心

嘉靖七年11月29日,王陽明自感不久於人世時,對他的弟子周積說,我要走了。弟子聽到這句話淚如雨下,就問:“先生,您有何遺言?”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八個字,就是王陽明一生純粹內心的最好詮釋!精神世界的法則是:你讓什麼佔領,你便

原创 靠自己,提升行動力

俗話說得好:行動是最好的老師。《天道》中的歐陽雪,出身卑微。卻能夠一路逆襲成爲飯店老闆,成功入股格律詩公司……靠的就是她超強的行動力。父母離異的她從小輟學,掙扎在生存線上,歐陽雪卻從未認命,不斷向上跨越。她從擺餛飩攤開始起步,後來遇到開飯店

原创 忌物慾太盛

現在花唄、白條、分期付款滿天飛,這種“來錢很容易”的錯覺正在“引誘”着很多年輕人開始去嘗試自己負擔不起的奢侈品。不成熟的人,總喜歡用外物去裝點自己。覺得自己擁有的東西越多,就越幸福。但人生並不是加法,而是減法。王陽明曾說 :“吾輩用功,只求

原创 遭逢變故處,要靜得下

人生在世,難免會遭遇一些突發情況,處於危急之中。面對意料不到的變故,一旦慌亂,難免自亂陣腳,讓情況越來越糟糕。公元1517年,南方匪患橫行,朝廷束手無策。王陽明一介文臣,此時便臨危受命,被任命爲欽差大臣,前往江西平定匪患。沒想到,在上任途中

原创 知行合一:做了再說

“夫學、問、思、辨,皆所以爲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  ——王陽明意思是不管是學習、詢問、思考、分辨,都要學會並且掌握,只學習不實踐那是不可行的。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失敗不是因爲沒有思考,而是因爲猶豫不決,遲遲沒有行動。孔夫子說:“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