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初七“人日”,麪條喫起來

今天農曆正月初七,麪條喫起來哦!爲啥哪?因爲正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人日”即“人類的生日”。這在中國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 據民間傳說,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和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亦稱“人勝節”、

原创 落“櫻”贊

櫻燦驚三月,如霞麗質柔。凋零香殞日,壯烈更風流。——徐書信《櫻花頌》陽曆叄月中下旬,不知是在哪一天的清晨,猛地一擡頭,便看到那一簇簇開滿枝頭正衝着我露出燦爛笑臉的嬌美櫻花。粉的、白的,就像是嬰兒粉嫩的臉蛋和那純白潔瑩的雪花。花兒開的悄然,我

原创 《人間小暖》∣文思涌動,難老之法,長壽之道

最近兩三個月工作之餘需要準備專業考試,讀書寫作計劃就暫時推後了。不過,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在不影響備考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好時間,堅持閱讀,堅持寫作,儘量保證每週兩篇的高質量讀書筆記或者其他文章。正如《卻老》中孫犁同志提到寫作是他的最好的休息。我

原创 生日感懷

今日,己亥豬年,丁卯月,甲寅日,農曆二月十二,陽曆三月十八。今天這個日子很特別,因爲過了今日,我就正式步入二十六歲,迎向二十七歲。感懷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歲月匆匆,時不我待。其實,自己都忘了今天是“生辰之日”。從小到大,我基

原创 《蘇東坡傳》∣東坡故里—眉山

近日,讀到《蘇東坡傳》第二章《眉山》。《眉山》這章詳細介紹了東坡先生誕生的故里、至愛的親人和當地古風遺俗。蘇東坡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生於四川眉山。在中國文學史上,眉山鎮以當地一個傑出的文學世家而聞名天下。這一家便是

原创 《人間小暖》∣平淡,方言,幽默和花瓶

近日,讀完汪曾祺先生《人間小暖》的第四輯《學話常談》與第五輯《花瓶》。其中,《學話常談》中有三篇文章,分別是《驚人與平淡》、《方言》與《幽默》,而第五輯《花瓶》則單獨成文。這四篇文章,完整讀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汪老通過他靈動從容,睿智練達的

原创 《蘇東坡傳》∣他有一個自由的靈魂

從3月7日開始,暘瑫老師舉辦的“同讀一本書”活動已經開始閱讀第4本書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我雖沒有暘老師那般讀書刻苦、天賦異稟、文底深厚、信筆拈來,但也想以愚鈍之資緊隨大師其後,讀點書,寫點心得,學點人生態度。林語堂先生所著的《蘇東坡傳

原创 《人間小暖》∣唯靜,才能關照萬物

從3月9日開始,暘瑫老師舉辦的“同讀一本書”活動已經開始閱讀第5本書汪曾祺先生的《人間小暖》了。汪老先生的書,我並未拜讀過,趁此機會,與老師一起讀好書寫心得,希望與各位朋友分享一二。《人間小暖》以“愛與溫暖”爲主題,收錄了汪曾祺先生的經典小

原创 低頭的溫柔最可貴

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最浪漫的事》小姨和姨夫相戀兩年,結婚三十餘年,很少吵架,也從未紅過臉,是親人們公認的模範夫妻,也是我們小輩們的楷模。小姨性格爽朗、積極陽光、活潑善良、思想開放,喜歡嘗試各種新鮮事物,每一次

原创 吃吃臭豆腐,一掃“臭”心情

臭豆腐是中國傳統的特色名吃,在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有北方和南方的不同類型,臭豆腐在南方又稱“臭乾子”。南方比較有名的當屬“長沙臭豆腐”,色墨黑,外焦裏嫩,鮮而香辣,焦脆而不糊,細嫩而不膩,初聞臭氣撲鼻,細嗅濃香誘人,具

原创 我與母親的一通電話

我相信每一位身處異鄉的年輕人,尤其是女孩子,當遇到工作中難以忍受的挫折與痛苦時;當發覺生活中難以排解的壓力與艱難時;當發現即將與你過一輩子的人好像並非心中良人時;當對TA充滿思念,但相見不如懷念,內心咫尺天涯之時;當名義上有伴侶,內心卻孤獨

原创 可惡的房子

最近,我和男友商量想把常州的房子賣了,在南京買一套可以負擔地起的用於婚後居住的房子。房子不需要太大,六十平米即可,也不需要新房,二手房就行。作爲女孩子,我的要求並不算高,我不想給男友太大壓力,但我也不希望婚後我們還居住在出租的房子裏,更不希

原创 病榻摘美句

昨晚夜半因感身體不適,頭痛欲裂,眼神恍惚,恐上班怠倦無力,便休今日假期一天。晨雖醒卻仍迷糊至正午,無奈起牀,用個早午膳。想想已困頓半日,時光虛度,實非我願。雖持病體,但讀書尚可。瞧見牀榻些許雜誌美文未讀,心想可稱此機會會名家,讀美文,摘美句

原创 母女叄兒樂元宵

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今日喜迎元宵。元宵佳節,又稱上元節、元夕、燈夕或燈節,爲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按照中國民間世代相沿的傳統習俗,元宵之夜,皓月高懸,千千戶戶要點起彩燈萬盞,以

原创 人爲什麼總會莫名其妙不開心

她:“我看起來有那麼不開心嘛?”我:“還好啦!只是......寫在了臉上而已啦!”她:“好吧,怪不得感覺這紅棗枸杞水也苦苦的......可是,今天也沒什麼事啊?怎麼會不開心呢?”......這是今天上班,我和一位年輕女同事的對話。她比我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