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小暖》∣唯靜,才能關照萬物

從3月9日開始,暘瑫老師舉辦的“同讀一本書”活動已經開始閱讀第5本書汪曾祺先生的《人間小暖》了。汪老先生的書,我並未拜讀過,趁此機會,與老師一起讀好書寫心得,希望與各位朋友分享一二。

《人間小暖》以“愛與溫暖”爲主題,收錄了汪曾祺先生的經典小說與散文共36篇。這些文字飽含生命由繁華與濃烈歸於平靜後的從容與淡雅,傾注了汪老對光陰草木、蟲魚鳥獸以及人間生活的關注與溫愛,有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透過文字,汪老向我們傳遞了他的處世智慧:人生如夢,唯有將一顆真心安頓好,熱愛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獲得生命的饋贈。

初瞧封面,“人心溫暖,萬物復甦”八個短字便映入我眼簾。再瞧插畫,頓然發現此景此意確有“人間小暖”的意境與唯美。無論是題字還是插畫,都讓人深感溫暖與柔情。這讓我想到汪老必定是一位歷經風雨滄桑後卻依然深愛這人間萬事萬物的文學家、生活家與哲學家。

翻開書頁,汪老的一段話躍然紙上。

汪老講他很欣賞宋儒的詩:“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唯靜,才能觀照萬物,對於人間生活充滿盎然的興致。

此詩出自北宋程顥的《秋日》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這首詩雖說是秋天偶然寫成,細細分辨卻可看出詩人的人生態度:心境悠閒,不慌不忙,從容不迫,怡然自得。在生命的悲情與思考之下,詩人超越了一己的得失和現實的困境,從更高更遠以及更主動的層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義。這首詩表現的是道,是靜觀,靜觀就是去欲,四時佳興就是去欲之後獲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夠有這種感覺。

所以,富貴不淫,身處貧賤也感覺到快樂。這就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觀念,但是到了靜觀的境界,能夠平靜地看待世間一切,也就是真正的英雄了。這就是一種超越。我想汪老先生也早已進入到了這樣一種境界,正如他所講:唯靜,才能觀照萬物。我想也只有“靜”才能體會到“人間小暖”吧!

讀完《人間小暖》輯一歲月如詩中的三章:《生機》、《博雅》、《無事此靜坐》。汪老的文字平淡質樸,所述雖皆爲生活小事,卻如涓涓暖流般有一種溫柔的撫慰人心的力量,透露着爲人處世的睿智與從容。

《生機》中,汪先生筆下的芋頭、豆芽、被鐵蒺藜勒得入骨的柳樹等都飽含着勃勃生機,蘊含着強勁的生命的力量。儘管他們都很弱小,隨時都可能被奪去生命,但他們的勇氣,他們對“生”的渴望支撐着他們活了下來,而且,活的恣意,活的漂亮,活的讓人刮目相看。

汪老畢業於西南聯大。“西南聯大”全稱爲“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培養了衆多的人才。汪老的諸多文章中經常提及西南聯大的那些故人往事。《博雅》的短文中就接連提到吳徵鎰、陶光、許寶騄、崔芝蘭、華羅庚、趙九章、聞一多、羅膺中等聞名中外的大家。這讓我想起曾經看到過的西南聯大的老照片,給我的直接感受是:作爲戰時中國的最高學府,西南聯大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頑強生存,奮力抗爭,雖然艱難,可聯大人卻不悲觀消極,甚至可以說個個器宇軒昂、意氣風發。他們的自信、剛毅、勇敢、從容與智慧,全都寫在臉上。從他們身上,我可以看到“聯大”的精神:政治情懷、社會承擔、學術抱負、遠大志向

最喜歡的還是《無事此靜坐》這一篇短文,因爲它確有“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的人生姿態。世界是喧鬧的,我們現在無法逃到深山裏去,唯一的辦法是鬧中取靜。

“靜,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修養。諸葛亮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心浮氣躁,是成不了大氣候的。靜是要經過鍛鍊的,古人叫作“習靜”。唐人詩云:“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習靜”可能是道家的一種功夫,習於安靜確實是生活於擾攘的塵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靜,不是一味地孤寂,不聞世事。我很欣賞宋儒的詩:“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唯靜,才能觀照萬物,對於人間生活充滿盎然的興致。靜是順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汪老的這段話十分讓人受啓發。這段話與《秋日》的意境如出一轍。靜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心態和境界,也是一種心靈的憩息。唯靜,才能讓內心空靈澄澈,靜觀萬事萬物,從而引發深邃的思考,于思考中,靈魂和思想也能得以昇華和永恆。

注:暘瑫私塾“同讀一本書”活動的第5本書汪曾祺先生的《人間小暖》。

閱讀時間:2019年3月11日

閱讀頁數:1-10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