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生是一場豪賭?

文/孫鴻偉一個15歲小朋友問我:“老師,人生是一場豪賭嗎?豪賭才能贏嗎?”我答:“請你講清楚些,具體哪兩個字?”他說:“豪爽的豪,打賭的賭。”我答:“我先不回答你問題,我給你假設一個場景,讓你先回答我一個問題,然後你的問題的答案也就出來了。

原创 《太極心法•心路通慧》知行合一:“柿子”的感悟!

小明,網名“柿子”,跟隨無尤堂總教練、陳式太極拳第12代傳人孫鴻偉老師習太極近十年,不僅習拳法,更對於太極心法尤爲精進。以下是小明在生活中所感所悟,特與大家分享:家和萬事興。家裏遇到任何事,都要採取最和平的解決方法!鬥爭的念頭一定不能生起,

原创 堅定信心,穿越迷執,走上心路!

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開示大衆“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

原创 太極智慧:結緣!

文/ 孫鴻偉分享:今天聽暉總講這麼多,我就記住兩個字“結緣”。結緣,首先需要有內在動力,就是認識到“結緣”的價值;其次,是有技能,即結緣的方法或媒介,或者叫服務他人的能力;三是,以開悟者的境界,平等善待一切衆生。第三點,看似務虛,其實至關重

原创 【實修】印祖法語:開示淨土唸佛“修止”精義!

一、唸佛人忌靜坐時切不可掐珠,掐珠則神不能定,久則受病,臥時亦然。唸佛人忌臥倒姿勢出聲唸佛,傷氣。二、唸佛人宜小聲念念,默唸念,忌不可一味大聲着力念,否則必致受病。三、聚道友念,宜分三班,一班出聲繞念,兩班靜坐密念,如此成天念,不至過勞。若

原创 李雅軒先生講太極拳的“真東西”

李雅軒大師太極拳歌出腳貓步輕,下盤不倒翁。身勢要松靜,方可養虛靈。呼吸宜順隨,頭智須澄靜。神氣多穩靜,快慰自內生。安閒無限美,甜液口中生。近來之練太極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對。所以有太極十年不出門之說。漫說十年,如無真傳,就算一輩子,也

原创 如何“放下小我,得大自在”?

文 / 孫鴻偉放下小“我”,就要認清這個“自我”;要認清自我,就要認清建立並固執於“自我”的這個“心”;要想認清“心”,就不得不認清“心”所認知並建立的這個“我的世界“。所以,這裏講的“認清世界”,是認清“心所認知並建立的我的世界”。認清這

原创 【心路通慧•無尤堂悟語】關於奉愛!

人生的意義,在於愛,在於像陽光和水一樣“無我”的奉獻“平等的愛”!奉愛給一身之內的身國衆生,奉愛給自己的家人,奉愛給自己的親人朋友,奉愛給社會、國家,乃至於一切衆生!附:北京太極無尤堂創建者兼總教練孫鴻偉,“太極心法”傳播第一人,太極內功/

原创 問:放下什麼?又如何放下呢?

放下什麼?一要放下傲慢。哪怕取得再大的世俗成就,官再大,錢再多,學問再了不起,也不以居高臨下的視角帶着優越感,去看任何人。因爲衆生是平等的。再微不足道的生命,在尊嚴上都是平等的。二要放下嫉妒。一切罪惡的直接根源,就是嫉妒。嫉妒不僅讓自己的心

原创 《Anyway無論如何》

原文 丨 Mother Teresa 特蕾莎People are unreasonable,illogical and self-centered;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Love them anyway.不管怎樣,還是愛他們;I

原创 【心路通慧】人生要善用“兩塊石頭”!成功智慧(國學篇)!

緣起:與道門恩師電話溝通,他老人家在電話裏咐囑我要善用這“兩塊石頭”,內心頗有感觸,故有此文。正文:人生路上,要善用“兩塊石頭。一塊是磨刀石,一塊是墊腳石。什麼是磨刀石?磨刀石就是人生種種逆境。各種艱難困苦甚至痛苦不堪的經歷,有的是自己此生

原创 【心路通慧】從熬粥,看生活的“中道智慧”!

文/孫鴻偉從人類追求“美好”的天性的角度來看,人們對富貴追求這沒問題,但我建議,也要關注自己心靈淨化的一面,心靈上的豐盛,內心的美麗,和外在的富貴美麗相比較,甚至更加重要。只有由心而發的顯現在外表的美,纔是真正的禁得起歲月滄桑磨礪的美;只有

原创 胡適對中國人的10大批判,今天再看看!反思才能進步。

當年胡適對中國人的10大批判,我們今天再看看,究竟過不過時!1、不講規則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空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反之,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

原创 “中庸”太極解!

“中”是至真至純至善的“真心”,“庸”是用這樣的“真心”隨緣應物,自然而然,適宜得體,恰到好處。——無尤堂 清鴻 ​​​

原创 “心路通慧”——從覺知開始!

文/孫鴻偉脫產上學上三年,那也不一定沉下心來下來讀這麼多書,我這一年多讀書、參禪,在極限的情況下,領悟人生,觀察人性。就在這極限的情況下,反而心靜如水,通流無滯,有所收穫。40多歲都奔五十數了,多年都悟不通的道理,在這不長不短的這段時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