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液晶電視產業的困境與誤區

                                 CVT董事孫永輝:談液晶電視產業的困境與誤區

以下是發言實錄:

各位來賓,大家辛苦了,在座的所有從事液晶電視朋友們,現在已經超過12點了,不能按時吃飯,不能按時睡覺,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吧,我姓孫,孫永輝,作爲CVT最大的股東,處於工作關係,因爲我是非常人力資源,很少和供應商和我的朋友見面,今天本來是我非常高興的例子,但是聽了羅部長的演講,我心情非常沉重,看來我們應該早就聚在一起談談這個話題,剛纔茶歇的時候,有人說請孫總講講你們的產品,我們高總舉辦個產品,不是來賣產品的,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會議達到兩個目的,一個使我們的客戶和供應商有一個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機會,在這之後,我們共同探討我們所關心的問題,也把我們各自有的東西拿出來怎麼整合,讓我們這個產業怎麼發展?
    首先看看這個行業的背景。其實有很多事物之間存在着必然聯繫,大家往往忽略它,比如我們液晶電視不能吃飯,還要開會,是誰鬧的,其實所有的產業背後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就是資本,美國自從911之後,所有的投資者都發現美國也不安全了,大家都把資金投入到快速回報的產業,TFT就是這樣的產業,他最主要的構件就是面板,這是半個半導體的製成,和CRT、LCD複雜的東西來講,這也使得整個產業的上升速度加快了。自從手機這個東西出現以後,似乎全球的工業品和消費品都變得時尚化,消費者都變得個性,現在連我們的彩電也要求時尚化了,產品的更新換代非常快。TFT是一個打螺絲的工業,加工的門檻非常低,使得大量的人涌進來的。大家知道,做鞋的,做喇叭的全都做液晶電視了,這個產業要快,我們要快速生產、快速出貨,快速地結匯。在三年前,CVT創始初期我們談到,我們在這一行混下去,必須注意四個基本電,那就是速度、成本、品質、服務。交貨期如果拖得太長,就決定你能不能接到這個訂單,我們的產品沒有訂單,像索尼沒有人人買我們我們售後服務的郭總他知道,辦公室要放幾張牀,隨時應付可能出現的客戶問題。
    還有一個,就是品質,中國很多的液晶電視企業,被退過貨了,就品質問題,有人曾經問過我,說孫總,作爲液晶電視,有必要耗兩百多個人嗎?我奇怪是,我們很多小的工廠,從牆上扯跟電纜就可以做液晶電視,我們要耗費千萬去買儀器設備,我們去歐洲建立辦公室,做實地測試,電視有非常強烈的非標,剛纔Philips講到,一般我們在品質方面,這個損失是相當慘重的,接着運到法國去,運回來,就是這段時間面板的底價已經血本無歸了,我們在過去三年裏面,過去共同的扶持下,共同成長起來了,但是我們卻看到,我們另外一幅場景,就是我們這個行業,今天在深深的憂鬱中,我們看到廠商很多,大家競爭很激烈,國外的買家今天也到現場的,他掐着訂單,逐個廠商跑一圈,樂華做CRT電視的時候,國家政府部門帶隊到日本去,先跟松下談,再到三洋,說三洋你做不做這個生意,三洋說NO,你既然跟松下談了,我就不跟你談了,可是中國企業不是這樣,大家擠破了頭,微利時代提前來了,大家看到我們公司上升了,銷售順了,剛開始不賺錢了,今後可苦了我們行業的精英。
    今天早晨,我們的高總,他原來是中國液晶網的創始人,現在是我們的一個副總,他說我跟你打賭,今天一定有很多人遲早,一個會議一定不能按時開始,他說你想一想,做液晶電視的,有哪一個覺能夠睡,大家非常辛苦,好象我們整個中國的產業都在忙着考慮生存的問題,根本談不上發展,我們能不能活下來,爲什麼這樣?談到會一直這樣嗎?我們有沒有解決方案?受到分析,爲什麼?其實我們仔細思考,我們會發現,我們中國社會,在非常不成熟的市場環境態勢下,比如,我們的投入往往是非理性的,在國外,成熟的發達國家,一個產業有幾個巨頭進去了,其他人不會進去了,可是我們中國企業,在座的幾家老闆,哪家做過非常精確的投資分析有誰特別注重投資回報率,投資速度的指標呢?我們公司做這個事不是偶然的,早晨致詞的公司,他曾經幫助中國十一家企業上市,我們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可能我們今天和其他的廠商一樣舉步維艱。
    我們中國的企業不具備自律精神,輪番殺價是小事,還挖牆腳,這種情況屢見不鮮,還有一個,我們的產品同質化,誰家的都一樣,外殼長得一個模樣,毅昌跟日本是好的,很麻煩,這種同質化的東西很麻煩,除了競爭,唯一的手段,價格手段,我們就找不第二個來了。我們國內的廠商缺乏足夠的創新思考,我們的設計,高度依賴原廠提供的,原廠他想把什麼都做進來,單晶片也能殺,這種情況下我們企業需要迫切地改善整個市場環境。我們開一個圓桌會議,以後不管誰來買,我們大家都不講價,事實上絕不可能的,我們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只能從我們自身謀求一個解決方案,過去幾年一直探討這個問題,現在有兩個途徑可以搞:
    一個叫新聞市場,一個叫新聞產業鏈。大家看新聞市場,各位朋友可能都在中國的樓宇電梯間看過一個東西,叫廣告梯,是分衆傳媒,大家知道,這個產品,分衆傳媒的絕大部分產品都是我們提供的,還有中國的大巴,火車,絕大部分是我們提供的,行業不知道的,CVT怎麼賺錢的,我們很難在公用型的產品上賺錢,我們只能在細分市場上耕耘,才能賺錢,細分市場,我們做大了,再有競爭的時候,就是非聯合的競爭,不是你有了,我就沒有。

還有一個,新聞產業鏈,我們企業什麼都做,我們競爭力有限,如果集中企業之力,我們還做不好嗎?大家看到,原來沒有板卡這個環節,現在有了,有人負責專門開發,有人專門負責貼片製造,大家未來看到外觀的設計,模具,很多環節都將獨立出來,但是,把產業鏈細分以後,把市場細分以後,對我們整機製造業提出一個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做好資源整合,那我們做得怎麼樣呢?其實,我們在做4的很多企業注意大我們今天能做什麼,而不是看我們能做好什麼?我們特別喜歡強調我們今天有什麼,而不是強調我們擁有什麼核心的優勢,造成你現在看到很多的企業,小而全,大而全,資源投放很分散,60人,也要搞五六十人搞研發,並以此爲自豪,其實這樣我們往往容易失去速度和成本的優勢,我們爲什麼要這樣做?首先我們缺乏足夠科學的成本覈算,比如說做板子,上回我看到我的一個客戶,我們曾經試過一段時間自己做,後來不做了,什麼原因?我庫裏壓着其他的物料,PCP板,返修板一堆,我不賺錢了,我們把很多家的庫存,和返修品集中在一起,還有我們很多的企業者,有非常原始的,非常簡單的安全意識和控制慾望,這點特別遺憾,可能是我們中國管理領域的學科研究不夠。我有一次聽到總經理說,板子我都交給你做,將來你砍我脖子,我不死定了嗎?這種原始的想法不符合市場運行的規律。還有很多企業的某些部門,處於自身的考慮,孫總我跟你是實話,我們買板子可能性不大,你要我們研發人員幹什麼?這種思考完全沒有站在一個產業和企業的角度,最後做資源整合,是要非常高的掌控能力,這一點尤其困難,並不是我們中國企業都做不了,我們下面看兩個做得比較成功的案例。
    第一個案例,關於海爾研發。很多人都說,如果一個企業,我們在某個環節做不好,或者我們能力不夠,我們就外包吧,NO,絕對不是,我們有幸看到海爾研發的很多文件,我們非常吃驚,60頁的東西,按一個遙控器,菜單是多少,他對產品的理解和定義是非常深刻的,而且他們的研發管控能力非常強,海爾的很多東西是自己研發的,比如說DVD的芯片海爾賣得是非常好的,整機和貼牌研發都有非常強的研發,他集中精力做產品的分析,把一些賣力氣的活外包出去了,海爾在產品研發上,產出投入比非常高,速度很快,很少有研發失敗的時候。
    我們說,整機的塑膠五金,甚至採購,前一階段,某一個歐洲的通路商拿一個訂單,老方法,到每一個企業兜一圈,誰做這單,40多K,多少錢,結果這事最後玩大了,時間不夠了,採購商沒辦法,找到上廣電,當時一開會,這單接不了,結果上廣電召集了蠻多的供應商,我只管成本控制,我只管來料的控制,我只管組裝和出貨,其他你們搞定,結果我們作爲他的分路商是很累的,當時有三家貼片廠同時貼片,我昨天非常高興地聽到,又有60K的訂單過來了。
    資源整合對我們所有的業界的管理層都是嚴峻的考驗,首先考驗我們在座人的心態,我們有沒有一個開闊的思路和寬廣的胸襟,而不是簡單地計較這是誰的,這是一個大前提,同時非常考驗在座各位的能力,我們有沒有非常高的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歸根到底,做好資源整合的關鍵就是人才,一定要有人才,而恰恰人是我們在座的所有企業,包括我們,我們的軟肋,中企業的軟肋,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人力資源的重要,並且談論這個事情,可是我們思想卻沒有從誤區中走來,我們現在還談,低成本是我們中國液晶電視產業鏈的競爭力,我們有沒有想過,什麼是低成本?低成本首先是人力資源的成本低,拿出工資單,每人拿出工資來看看,我們再跟楊元慶比較,他一年兩千萬,他說我們跟世界相比,差距還很遠,不賺錢也行,今年我做十個億,政府的地給我返兩千萬,我們的管理費用低,TCL說,他們用TT,爲什麼虧損,我們的管理費用高,到哪去,歐洲人的工資高,管理費用低,其實還是人力成本低,說我們中國企業的成本低,說穿了,就是一條,我們的人便宜,人力成本低,會導致什麼後果呢?我們人力資源成本低,我們的員工投入再教育的資金不足,我們員工素質的提高就很成問題,之後他們的效率就變得很低,然後他們只能做附加值很低的東西,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而且先談談論成本低,大家有沒有算過,我們企業的人力資源的成本真的很低嗎?我們研究過,我們中國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是很高的。
    大家看,在CVT,我們把人力資源成本分爲幾個不其中一塊是招聘的成本,大家都知道,招聘現場,坐在後面的人非常焦慮,前面人頭傳動,我找不到合適的人,一場招聘會兩千塊錢,我坐一次飛機到成都西安幾千塊錢,不算多,錯了,招聘最高的成本是在我們管理層,我們佔用了太多的精力,這些精力做在別的事情。還有培訓,一個人不能幹活,你總能帶他,不管老闆有沒有帶他,你企業總在培訓他,做了很長時間,帶不出來,或者被人挖做了,我們的培訓成本很高,或者叫沉默,最麻煩的在於背叛成本,好不容易有一個能幹的,沒過多久,跳到競爭對手那幹同樣的事情,或者自己開一個公司跟母公司競爭。所以我們說,CVT招聘,競可能招剛畢業的,絕不允許招聘來自競爭對手的,絕不允許來源於你客戶的,絕不允許招聘來自你供應商的。還有,人力成本的要素是勞動效力,一個企業在內蒙古建一個廠,我來這建廠,起初是中國人工便宜,但是來這一看,生產線的效率低,我在東莞的貼片廠,一條線只能出兩千片,我們親到有海爾培養起來的工廠,同樣的工位,他一天出三千,我們所有的在生產線上的這種體能型的員工,產能低,所以單片利潤所消耗的人力成本也就變高了。

還有一個,我們的工程管理者,我們的工程師,他們的勞動效率是很難定量測量的,這種難以定量的測量使得我管理的難度增大,我們的成本非常容易在這出漏洞,整個LCD  TV行業是對人力成本要求非常高的行業,這個問題能解決,產品同質化問題,資源基礎問題都可以解決。我們經過很長時間的痛苦,摸索,現在也有很長的教訓,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點。
    剛纔我們談到招聘、培訓,培訓之後該如何組織他們的工作,最後給什麼樣的激勵和福利,我們看一下,關於培訓,我們用一個名詞,叫強化,這種強化首先是在時間上,公司有三個人專職負責培訓,比如我們的銷售,每個人有兩天是全封閉的,我們所有的主管每個月有一天是全封閉的,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和費用,我們一次做點訓練五六萬,我們還要就培訓的內容,做認真的研究和調整,第一條,思想與價值取向的引導,這一條是我們很多中國企業沒有注意的問題,我在軍方呆了六年,我經常想起我們的政委,我們共產黨怎麼打的天下,就是這個,一個員工不能和企業一心一意,我們孫子兵法有,這個道不能上下一心,我們的企業不能擰成一股繩,企業的效率就會降低,你感覺每天發脾氣,爲什麼發現這個有問題,採購怎麼搞得那麼慢,其實歸根到底,人,他們有沒有發揮自己的主管能動性,發自自己內心的。
    我們很多客戶跟我做生意,有三份之一的客戶,就是到我公司參觀一次,什麼時候?晚上11點、12點,到那一看,這企業怎麼了,瘋了,又看幾個人,匆匆忙忙走,走走走,趕緊回去,我到每個辦公室,規定這個部門每個員工必須12點後必須離開,如果不離開,必須請假,和其他的員工反了,怎麼讓員工有的主觀能動性,公司上下一心,每個企業搞一個政委,再僱一牧師。
    第二個,團隊合作性訓練。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人,單個往這一站,都是英雄豪傑,一堆人在一起,麻煩了,很多事我們做不好了,這個是要培訓的。昨天剛好跟海爾的幾位部長,昨天晚上談到,CVT新人進怎麼培訓,各位企業,你們進了一個信人,首先訓練什麼?在CVT,首先訓練認錯,比如,我們有一個反應訓練,教訓喊向左轉,向右轉,錯了,請你舉起你的右手大音跟大家說我錯了,幾乎百分百新來的員工,說我錯了非常尷尬,連這樣最簡單的,最客觀的東西我們都做不好了。
    還有一個同質化的訓練,我們產品同質化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員工缺乏創造力,所以大家知道,我們的員工每星期二,和星期四的下午進行創造力訓練,12位一個小組,給你一個生雞蛋,給你兩個氣球,要求把雞蛋扔下去掉到地上不能碎,我們軟件部員工能做到,從五樓上扔下去不碎,題目一擺出來炸鍋了,誰出的題,不可能,這些非常困難的題都通過我們的合作和創造性來解決。到我們公司知道,寸土寸金,幾百平米,放鋼琴、古箏,我們員工必須去星海音樂廳,爲什麼?這些東西不是一兩年見到效果的,是長期培訓的過程,像我們法國的同事,林飛,談肖邦談得非常棒,可是我們中國的孩子很少有這樣的訓練,我們估計,如果按照我們中國現在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狀況,中國的企業不是在國際上越有競爭力,我們的競爭力越來越差,現在看大學擴招,教育質量越來越下滑,新來的大學生一批不如一批,怎麼辦?責任就落到我們在座的企業家身體上面。我們在廣州,開一個會,就在今天,我們有18位同事在進行封閉訓練,這是他們這兩天的培訓計劃,我們看到,牽手,這是訓練反應能力,還有給你幾根柔軟的繩子,要求你取出來,很多很多的東西,這些培訓是我們企業未來獲得高素質人才,獲得創造力最根本的辦法。
    我們在談精細化的專業分工。我們以我們CVT的研發舉例子,大家看到這個圖表,這張表就是剛剛,我用他來解答我剛剛在外面遇到的問題,剛纔外面有一個朋友跟我說,說我看見郭玉清了,她在德國呆了幾年,她是第一個意識到我們公司採取什麼樣研發模式的人,每個人只做一小塊,穿起來,並行併發地處理,流水地作業,精細的分工,我們看到得到什麼好處?首先,整體的效率提得非常高,不同於一般的矩陣式組織,比如說,我們開發一個案子,我們叫李敬力的工程師,到下週一的時候,他立了一塊板,完全轉到另外不同的項目,每個都是生產線上不同的工位,接到一個客戶訂單,類似於什麼線的組織方式,有一條線上穿起來,這就是對員工資源利用率最高的方式,還有這種精細化分工的方式,是你員工培養的週期縮短了,一個非常棒的工程師,可能需要三四年,在我們公司,本科畢業,四個月就過了。比如我們的銷售,我們的銷售也是高度化專業分工,傾聽客戶的聲音,回來有一個合同管理部門專門處理合同,再後來,專門負責跟進執行,這種高精細的分工,使員工培養週期短了,進而使他的失敗概率降低了,要把一個人全面培養出來很難,但是我要你做一塊容易吧,還有員工的成就感加強了,我來這很快做貢獻,出成績了。還有,員工的流失,因此大大地減少了,尤其對各位在座的企業家有用的是,這種方式,一般人員的流失給你企業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小的。
    再談關於福利與激勵。其實外面很多傳言,說CVT是全行業福利最好的,不對不對,不能這麼談,有比我們福利好得多,那邊的法國員工,他的待遇是我們中國員工的數倍,他跟我們談到,在法國,我們一天工作五天,一天工作七小時,我說你其他時間幹什麼?其他時間我去罷工,爭取更短的工作時間,我的問題是?法國是否因此失去了競爭力呢?沒有,所以解決競爭力的根本原因不在於我們付給員工到底錢?不在於付多少成本,而在於我們怎麼付的,CVT給員工非常高的福利爲什麼?不是用來招人的,我們沒有用高福利招到任何一個人,郭玉清到我們公司,他看到那張表。福利和工資無關,行業上有很多誤區,比如說,我們善於把福利當成激勵措施,不是,我們所說的激勵措施,不管你做成什麼樣,都有,一條,我們爲所有的員工提供他父母的健康保證,過去三年中,超過十位的父母,他們的手術是我們做的,我們把員工的父母接過來,好處是什麼?不是讓員工感到高興和舒服,而是讓員工留在這有非常高的效率,反正我父母生病,我也去管,這個時間不能爲企業創造效率的,特別有一個朋友,今天也在做,他家人去世的時候,曾經請了三天假,據說這三天假,公司還扣他工資了,這樣怎麼能讓員工有效率呢?我們員工他只去了兩個小時,第二次呢?我把他送進去,結果去晚了,看到他母親推出來,我們個工程師天上海支持UC3的軟件,成長速度非常快,他幾乎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學習和對企業的創造上了,我們企業因此得到更多的東西。
    還有一個關於激勵,行業都在傳言,CVT這個公司,在那裏呆兩年能有一部汽車,是的,我們在們外停留很多汽車,爲什麼呢?爲了增強這個員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座的很多員工和總經理,都見過我們的同事,坐在你們面前的,可能畢業兩年,還是個孩子,一般人會發抖,我們想辦法讓員工覺得,和同齡人比,我做得比他們強,員工的成就感也就建立起來的。我們的方法不一定有效,我只是希望,我們每一個企業和我們一起研究,我們如何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如何做好積累優秀人才,如何把我們這個行業做好,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抓住市場的細分,抓住產業鏈的細分,加大資源的力度,我們實現雙贏和多贏得局面,擺脫我們競爭的困境,使我們的企業能夠健康地發展,最後,我們CVT真誠地祝願我們所有的中國企業都在液晶電視這個市場上做大做強,如果我們CVT能夠支撐到明年的時候,我們還有機會再見,希望在座的企業家還能夠在這個領域裏,謝謝大家,辛苦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