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Java程序猿到產品經理

作爲一個程序猿,也許我是真的不太適合,思前想後,有一方面現實的壓力,也有一部分內心的掙扎,最後選擇change。我轉行做產品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其實在這段時間學習中,也對程序猿和產品經理這兩個崗位有了一些對比和認識。以下僅屬於我的個人觀點。

程序猿,顧名思義就是寫程序,對照着產品上的需求寫代碼邏輯。從簡單的增刪改查到複雜的線程哈希,在已有的系統架構下,加磚添瓦構架整個系統大廈。當然,寫代碼看似是一個簡單地活,但也有邏輯在裏面,如何在實現功能的基礎上讓代碼邏輯更加清楚,而且還要按照規範去構思。我覺得做個程序猿很容易,做一個不斷學習有想法的敢於挑戰的程序員很難。現在回想起來,我好像恰恰就敗在了有想法上和敢於挑戰了,很多時候不敢想不敢問,寫代碼有點畏手畏腳的。雖然不斷在學習,但是好像永遠停留在表面上,從不敢深入。其實自己也挺討厭自己這一點的。

產品經理,在沒有轉崗之前,我對它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只是覺得應該是站在需求的角度上去設計產品。但其實真正做了就會發現原來的想法是如此天真,產品經理不光是要設計好產品,還有一個更加偉大的角色就是去協調各部門去完成一個產品。如何設計好一個產品?首先需要明白你的需求是什麼,你的客戶是誰,你要做的這個產品給誰用;其次要想清楚你要做成的效果是什麼樣的,技術上能不能實現(關於這一點我覺得做過開發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大概操作流程如何設計;然後着手去畫原型,跟客戶去review需求,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審視你的作品,去完善你的作品;而後纔是站在你程序猿的角度去設計的產品文檔,儘可能詳盡說清楚你的每一個設計(可以是按鈕級別的);其次掌控開發、測試流程和效果;最後根據反饋的效果去完善你的產品。像qq,一個產品之所以被大家認可,不光是一個好的idea,還有與時俱進功能完善和用戶體驗上的優化。如何協調各部門?我不得不說這是一門學問,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是不太適合去幹產品的。

現在的我剛剛步入產品的大門,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也有太多的挑戰需要面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