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實施的一些吐槽

國內的實體企業,特別是生產製造企業,高端設備製造企業我不知道,在化工企業來說,上mes 的時候,信息主管部門都想花小錢辦大事情,一些想一次性簽訂所有的功能模塊,有多少上多少,有了個這個系統,想把廠裏其他小型系統都代替了,甚至還想都上齊了,以後做大數據分析。想法都很好,值得鼓勵,可是簽訂合同的時候,沒有認真考慮 廠裏面的實際情況,有多少部門會支持,有多少人願意去使用這個系統,人員素質怎麼樣,各方面人才配備是否到齊。

    好了,合同簽訂下來了,從需求調研,硬件設計、施工,軟件分析設計、維護。好不容易把系統做好了,完善了,需要的維護人員都很欠缺,現場生產數據上不來了,是網絡出故障了還是dcs出問題了,沒人會查找定位原因,查出dcs系統壞了,沒人會查,數據庫備份還原沒人做,報表需要修改,傻瓜式的報表開發工具沒人使,軟件需要調整配置,沒人精通。買了一頓硬件在手上,卻很難發揮出系統的真正作用。

    wKioL1STjtGxftXaAAJk8euUefo265.jpg

    光吐槽也是沒有用的,要找到問題原因才能會有解決辦法。其實真正找原因,各方面都是有責任的,作爲供應商的銷售人員,爲了拿下合同,可以適當的誇大,但是也不能不調研廠裏實際情況,只管大包大攬,給客戶過分的吹噓,描繪的前景太過於天花亂墜。讓客戶最後在實施過程中看到的和想到的大相徑庭,落差過大,造成了客戶對系統的不信任,對供應商實力的懷疑,造成項目實施後期難度相當大。作爲甲方,上信息系統和你去市場上買東西一樣,應該理解一分錢一分貨,你100w的項目想實施完成以後達到500w的項目效果,根本不現實,大公司一般簽訂的項目都不會少,在所有項目中,肯定有全盤統籌考慮,資源調配都會有所傾斜,不會捨棄利潤率高的項目去把精幹資源投入到一個不掙錢,範圍過大,明知是坑的項目。同樣的模塊,你出100w和人家出500w的,要是我肯定把資源投入到500w的項目上,就算是要做成樣板,500w的項目騰挪空間也比較大。而且作爲工程實施人員,也不傻,那些項目利潤率高,自然績效好,獎金就高。工作的積極性就不一樣的。甲方在考慮項目實施的時候,寧願做少做精,把人才隊伍建設起來,把流程和規章制度建立起來,然後真正的把系統作用發揮出來,讓大家前期工作量少一些,推進的阻力也會少一些。當一個模塊做好了以後,再選擇這家供應商簽訂後續合同,再推行其他模塊,有前面的基礎做鋪墊,有效果做樣板,推進就很快了。這樣也避免一次性投入的功能過多,項目一旦失敗,損失也大。後續再重新選擇供應商,廠裏的意見和阻力就不可避免的更大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