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一定就是好事嗎?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忙,早已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甚至被奉爲一種時髦。誰若說自己不忙,多半會被一種驚訝的表情盯着看,看你是哪路來的神仙,盯得你羞愧的低下頭。

給相識的人打個電話,問問近來怎麼樣,忙不忙,幾乎十有八九會滿懷熱情,甚至帶着一種炫耀的口吻告訴你,“忙啊,忙得不得了,忙死了”云云......搞得你都不好意思再多聊兩句,趕緊的結束通話。於是乎,忙,成爲一種時尚與榮耀;不忙,則是羞恥!

從上小學起,書本和老師就教育我們:勞動光榮,懶惰可恥;這個一日千里、日新月異的快速變化時代更是逼迫得我們不得不忙。可是,我們從沒有想一想,爲什麼?爲什麼而忙?忙得有意義嗎?收穫了什麼?我們一直好像是在被逼着、被推着忙!


3 年前,耶魯大學陳志武教授曾發問:“中國人爲什麼勤勞而不富有”,陳教授將邏輯歸結於兩點:一是制度性的轉型,像巨大的離心機將一些人沿着拋物線扔出了資 源分配的核心;二是金融市場的缺失,如果不將萬事萬物證券化,萬惡的資本主義以及邪惡的財富都會與你失之交臂——人賺錢只能從窮忙走向富忙,錢生錢才能把 一切資源估值變現,包括你的情感、忠誠、創意都會成爲向銀行透支的信用,讓國家和金融寡頭爲次貸危機買單。

有人說,我忙得充實;有人說, 忙併快樂着。似乎只要自己感到充實,感到快樂,就沒有瞎忙。以前我也覺得,只要忙得使自己感到充實,於是乎心裏就很蔚藉,就覺得沒有白忙。前幾天在網上看 到今目標的一篇文章叫“不知不覺的瞎忙”,頗受啓發。“忙,有時候像一杯醉人的毒藥,讓人沉溺其中無法自拔,我們習慣了被那些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事情塞滿 我們的每一天,卻懶得思考、規劃自己的生活”。多麼的形象!


忙,只有忙對了,纔是有效的忙;否則,只是瞎忙,不僅沒有成果反倒浪費時間與生命。瞎忙的根源就是沒有目標、沒有重點,結果忙的往往是無關緊要的事情,而重要的事情則一拖再拖,更糟糕的是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

希望我們都能明確目標,擺脫瞎忙,忙得卓有成效,忙得有成果,有收穫。而不僅僅只是忙得充實,因爲我們需要的是更真實的成果,而非沉浸一種虛的自我良好的感覺!

一天24小時,你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要停下來,享受美麗,你必須做正確的事情!問自己,在瞎忙嗎?忙對了嗎?因爲,只有真正忙對了,忙,纔是好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