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定製化了嗎?

 結果和過程是一體的,兩者都不可偏廢,況且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要出結果的時候越應該謹慎努力。有一段時間受到了很多“心理安慰式”的哲學干擾,多次碰壁後更加堅信原來的自己纔是正確的。

那些無意取得結果的人就認爲過程是重要的,所謂的重要就是那個過程中可以放鬆地吃喝玩樂;那些死死盯住結果的人就認爲結果是重要的,所謂的重要就是倘若沒有拿到這個結果就一定要表現出無限的懊悔。這種思想的擁有者必定是懶惰無情的,因爲懶惰才深知自己的付出有限,纔不斷強調自己的每一份付出是多麼的珍貴,才更多考慮應該如何分配如何編織。最終要麼選定一個天真無邪與世無爭的過場造型告訴世界自己是多麼高潔而社會是多麼複雜,要麼選定一個仰望天空黯然神傷的退場造型告訴別人自己是多麼的不幸而社會是多麼的不公平。其實大家都是明白的。

要想取得好的過程和好的結果就要心和力用往一處,這樣在邁出第一步時就有信心走下去,遇到難題時纔會積極想辦法解決,出現錯誤後能樂觀及時地去補救,感到困惑後能冷靜回溯梳理重新安排,臨門一腳時不會想象萬一失敗後有多麼丟臉,身處絕境也堅定地認爲光明會很快到來,取得成功和讚譽後也知道這一切來之不易,即使還是失敗了也會告訴自己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這樣的過程還不足以驚心動魄嗎?這樣的結果還不足以刻骨銘心嗎?所以不僅要有心有力,更重要的是心力合一。

然而這樣的思考又有太多的漏洞,因爲心是變的,力也是變的。這種特質會讓我們經常落入懶惰的層次。但是,心和力之上必定還有一層認識,那就是我們應始終明確的認爲,我們所做的一切是爲自己負責,而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有了這樣的人格,就無所謂過程和結果,無所謂好與壞,完全是出於本心,怡然自得了。

我們不能要求別人都和自己想的一樣,那是失德而霸道的,但是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想法,這纔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否則就必然被社會定製化。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但社會要運轉就需要分化。我們需要有磚蓋房,有車載物,有牛耕田,有槍捕獵,但是物資是匱乏的,倘若沒有足夠的物資,就需要由人去作磚,作車,作牛,作槍,這就是被定製化,也就是常說的社會分工。但不要忘了還是有人一直作人的,他們就是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們一直在鼓勵別人去作磚,作車,作牛,作槍,而自己則可以用磚,用車,用牛,用槍。有趣的是,他們同樣告訴被定製化的人,利用別人是可恥的。我們並不是要推翻這樣的人,因爲現有條件下這種人必須存在,這種人的存在才使得那些磚、車、牛、槍有了價值,才使得社會能夠運轉。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讓自己的人性在定製化的過程中被泯滅,一旦有機會,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小社會小王國,來驅動自己的磚、車、牛、槍。這是一種繼承,歷史就是這樣的一種循環。

這種循環有被打破的可能嗎?那就是所有的人都把別人當人,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當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